天天看點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作者:寶寶回家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日本人在甲午戰争裡的搞的戰報和史料,看似細節滿滿,實際上春秋筆法和諱敗為勝一大堆。特别是在對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的戰績上,搞出了讓人無語的“雙标”。

我會以後出個視訊細述一下,這裡先簡簡單單地預熱一下吧!

這個事情要從平壤之戰開始說起。

日軍一開始是琢磨着拿馬玉昆開涮,讓他當日軍的經驗包,是以在平壤之戰裡,馬玉昆最先被日軍集火進攻。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很顯然,日軍對馬玉昆的定位是,一開始想讓他輔助日軍走“欲揚先抑”模式,沒想到,馬玉昆挺厲害的,而日軍後來直接全方位進行對乃木希典等人的“造神”,對馬玉昆的閃光點都不提了。

而且日軍很喜歡大肆吐槽清軍噶人頭的行為。。。

而在平壤之戰裡,左寶貴真的很英勇,日本人估計是覺得左寶貴有了“武士道”精神。。。

是以,平壤之戰實際上捧紅了大破葉志超的立見尚文。

然而,立見尚文後來被依克唐阿的遊擊戰拖得死去活來,其實,日軍對戰依克唐阿的八旗軍,硬碰硬戰鬥,如賽馬集之戰傷亡也就四十多人這樣——不過,八旗軍在該戰鬥裡傷亡也就十幾人這樣。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本來,立見尚文的戰損很小,但是由于他被依克唐阿拖着,接連好多天在冰天雪地裡亂跑,凍死凍傷估計超過一千人了,其中,僅在12月2日,一天之内日軍就出現了455例凍傷,其中166人喪失行動能力。眼見非戰鬥減員越來越多,立見尚文惱火了,然後,他得知,聶士成又襲擊了日軍的辎重部隊,他無語了,算了,未免凍死凍傷太多日軍,他想先撤軍算事。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豈料,人算不如天算,其後,聶士成帶了三百親兵突襲連山關,又斃傷日軍幾十人——這是日軍資料,問題是,遇上聶士成的一千多日軍崩潰了,按照日軍那個頑強程度,其真實傷亡怎麼看都應該過百啊!

聶士成和依克唐阿随後又突襲日軍,收複了草河口,又斃傷日軍幾十人——當然是日軍的資料,不過,似乎這個資料嚴重縮水,因為幾千日軍一下子溜了。

讓日軍大學營惱火無比的是,聶士成之前在成歡之戰裡被日軍吊打的,結果在摩天嶺之戰裡居然和依克唐阿一起接連在摩天嶺,賽馬集,連山關和草河口一口氣四次錘了被奉為“戰神”的立見尚文。而且,立見尚文全程被牽着鼻子走,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結果,立見尚文雖然被“寬恕”,負責直接指揮的山縣有朋就慘了,直接被拉去大學營面壁思過。

于是,日本人幹脆通過尬吹依克唐阿來貶低聶士成,馬玉昆等人不懂兵法,又說依克唐阿隻不過是不敢正面對抗[妙啊]但是,又在賽馬集之戰的紀錄裡諱敗為勝。。。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江湖人稱 肉彈戰神,旅順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而比起立見尚文,乃木希典更像“武士道”标準下的所謂“戰神”。

而且,乃木希典可是呆闆戰術的堅定執行者。

雖說乃木希典和馬玉昆過招沒有能“開無雙”,但是若遇上宋慶。。。

宋慶的毅軍軍紀看來是晚清裡的翹楚了,而且有勇無謀的他似乎合乎日本人的“胃口”。。。

加上,日軍大學營對戰績要求“百戰百勝”,是以,造成日軍分别傷亡四百多人(日方資料)的船橋裡,缸瓦寨和大平山之戰,日方戰報那是完全是開啟尬吹武士道模式,對馬玉昆(大平山之戰)和劉盛休(缸瓦寨之戰)根本就不願意提了,看來,這兩次戰役是真的把日軍打疼了。而且日軍在缸瓦寨之戰和大平山之戰裡因為寒冷而凍死凍傷幾千人,估摸着讓乃木希典等人難堪了。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從日軍的甲午戰争資料來看,日本人對于乃木希典特别偏愛。

其實,明明是乃木希典指揮的仗呆闆造成了日軍的大量傷亡,結果卻是立見尚文那個傷亡四十多人的賽馬集之戰被日軍戰報各種嘲諷。而桂太郎打的缸瓦寨之戰也不好看,至于牛莊之戰,打的算是馬馬虎虎吧!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特别是,桂太郎和乃木希典各打了缸瓦寨之戰和大平山之戰,造成日軍傷亡各四百多人,凍死凍傷累計三千人以上,而造成清軍傷亡約一千,這戰損比,比立見尚文對戰依克唐阿時難看多了,居然全程被尬吹,也是離譜。

很難讓人不感覺日本大學營那是明顯“偏心眼”了。。。

總之,日軍的戰報,看來槽點也不少,隻不過由于日軍打赢了甲午戰争,是以後來關于甲午戰争的很多傷亡資料研究,就經常以日軍的單方面資料為準。

而立見尚文這個“戰神”,由于在整個摩天嶺之戰裡持續吃癟——雖然他覺得憋屈,但是,他偏偏是把日本在甲午戰争裡為數不多的敗仗給包了一大半。

而乃木希典,雖然在面對馬玉昆時的大平山之戰裡表現拉胯一點——特别是第一次大平山之戰,馬玉昆五個小時打退日軍的一個大隊而收複大平山,讓他有點“觸黴頭”。但是,最起碼他乃木希典在第二次大平山之戰裡,是打赢了,雖說傷亡是四百比五百,沒有“開無雙”,但是,那是取勝了。而桂太郎,在缸瓦寨之戰裡雖然險象環生,但起碼他打赢了——宋慶關鍵時刻見死不救,讓劉盛休差點完蛋。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這就叫同人不同命。立見尚文至今知名度還是不如乃木希典,估計他氣煞了,是以,他在摩天嶺之戰後就氣急敗壞地吟詩一首:《鳳凰城中偶作》,詩曰“留守鳳城四閱月,每聞捷報劍空鳴。難忍功名争競念,夢魂一夜屠清京。”

這句台詞就是日劇《坂上之雲》的核心寓意吧!

不過,立見尚文後來又“挽尊一把”。

在日俄戰争裡,立見尚文算是露臉了。

1905年1月25日到28日,在日俄戰争的沈陽會戰前夕的黑溝台會戰裡,立見尚文将率第八師團殘餘部隊約一萬人,在第五師團的援助下,全體以刺刀進行突擊,殺的十萬俄軍倒着叫烏拉。他一舉解除了十萬俄軍對其和秋山好古(就是那個在土城子之戰裡被徐邦道打了一頓的家夥)率領的騎兵第一旅一部的包圍,而且反敗為勝。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這就是《坂上之雲》的主角原型

結果,立見尚文被野津道貫吹捧成“東洋一用兵家”。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日本軍國主義之父

而那位山縣有朋,不知道是不是在摩天嶺戰役裡“坑”了立見尚文一把,那是一輩子躲開立見尚文走路,直到立見尚文老得一命嗚呼後才敢到其靈堂裡露個臉。

然而,立見尚文到底知名度受損,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大河劇《坂上之雲》,立見尚文的“事迹”就幾乎被抹去,搞的乃木希典比他厲害一樣。。。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日本人設計這句台詞是什麼意思,不言而喻!

可能你會奇怪了,乃木希典的戰績比立見尚文差遠了,為什麼在日本成了“軍神”呢?

還是那句話,他最符合日本的所謂“武士道”——是以我以前反複就說了,日本的“明治維新”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實不過是另一種“洋務運動”而已,日本的封建殘留多了去了!

乃木希典所做的最大“戰績”,實際上是——切腹自殺。

其實,乃木希典熱衷于“切腹”不是一兩天了,他早就想着“切腹鹵大腸”了。

原來,乃木希典指揮“肉彈沖鋒”,在旅順攻打戰中讓上萬日軍非死即殘,乃木希典覺得要“切腹鹵大腸”才能挽尊。問題是,乃木希典追求儀式感,他向明治天皇請辭。

明治天皇當然不許——乃木希典“切腹”要這麼玩,那天皇若同意了豈不是尴尬?

不過,乃木希典這麼搞,明治天皇覺得他很忠誠,就任命他為學習院院長,負責教導皇孫裕仁即後來的昭和天皇。

待到1912年明治天皇大葬,乃木希典終于如願以償的“切腹鹵大腸”,其妻乃木靜子也以短刀割頸自殺。

日本人一看,哎呀,乃木希典這麼玩不就是楠木正成的“七生報國”嗎?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為何對 立見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雙标?

楠木正成

但凡封建君主國家(日本封建殘餘太多),那是必然對這種對君主忠心到底的行為大肆鼓吹,而乃木希典的這招比“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主動啊,呦西,大大滴嘉獎!

于是,乃木希典在日本的地位“水漲船高”,算是徹徹底底超越立見尚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