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作者:宝宝回家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日本人在甲午战争里的搞的战报和史料,看似细节满满,实际上春秋笔法和讳败为胜一大堆。特别是在对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的战绩上,搞出了让人无语的“双标”。

我会以后出个视频细述一下,这里先简简单单地预热一下吧!

这个事情要从平壤之战开始说起。

日军一开始是琢磨着拿马玉昆开涮,让他当日军的经验包,所以在平壤之战里,马玉昆最先被日军集火进攻。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很显然,日军对马玉昆的定位是,一开始想让他辅助日军走“欲扬先抑”模式,没想到,马玉昆挺厉害的,而日军后来直接全方位进行对乃木希典等人的“造神”,对马玉昆的闪光点都不提了。

而且日军很喜欢大肆吐槽清军噶人头的行为。。。

而在平壤之战里,左宝贵真的很英勇,日本人估计是觉得左宝贵有了“武士道”精神。。。

因此,平壤之战实际上捧红了大破叶志超的立见尚文。

然而,立见尚文后来被依克唐阿的游击战拖得死去活来,其实,日军对战依克唐阿的八旗军,硬碰硬战斗,如赛马集之战伤亡也就四十多人这样——不过,八旗军在该战斗里伤亡也就十几人这样。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本来,立见尚文的战损很小,但是由于他被依克唐阿拖着,接连好多天在冰天雪地里乱跑,冻死冻伤估计超过一千人了,其中,仅在12月2日,一天之内日军就出现了455例冻伤,其中166人丧失行动能力。眼见非战斗减员越来越多,立见尚文恼火了,然后,他得知,聂士成又袭击了日军的辎重部队,他无语了,算了,未免冻死冻伤太多日军,他想先撤军算事。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岂料,人算不如天算,其后,聂士成带了三百亲兵突袭连山关,又毙伤日军几十人——这是日军数据,问题是,遇上聂士成的一千多日军崩溃了,按照日军那个顽强程度,其真实伤亡怎么看都应该过百啊!

聂士成和依克唐阿随后又突袭日军,收复了草河口,又毙伤日军几十人——当然是日军的数据,不过,似乎这个数据严重缩水,因为几千日军一下子溜了。

让日军大本营恼火无比的是,聂士成之前在成欢之战里被日军吊打的,结果在摩天岭之战里居然和依克唐阿一起接连在摩天岭,赛马集,连山关和草河口一口气四次锤了被奉为“战神”的立见尚文。而且,立见尚文全程被牵着鼻子走,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结果,立见尚文虽然被“宽恕”,负责直接指挥的山县有朋就惨了,直接被拉去大本营面壁思过。

于是,日本人干脆通过尬吹依克唐阿来贬低聂士成,马玉昆等人不懂兵法,又说依克唐阿只不过是不敢正面对抗[妙啊]但是,又在赛马集之战的纪录里讳败为胜。。。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江湖人称 肉弹战神,旅顺大屠杀的罪魁祸首

而比起立见尚文,乃木希典更像“武士道”标准下的所谓“战神”。

而且,乃木希典可是呆板战术的坚定执行者。

虽说乃木希典和马玉昆过招没有能“开无双”,但是若遇上宋庆。。。

宋庆的毅军军纪看来是晚清里的翘楚了,而且有勇无谋的他似乎合乎日本人的“胃口”。。。

加上,日军大本营对战绩要求“百战百胜”,所以,造成日军分别伤亡四百多人(日方资料)的船桥里,缸瓦寨和大平山之战,日方战报那是完全是开启尬吹武士道模式,对马玉昆(大平山之战)和刘盛休(缸瓦寨之战)根本就不愿意提了,看来,这两次战役是真的把日军打疼了。而且日军在缸瓦寨之战和大平山之战里因为寒冷而冻死冻伤几千人,估摸着让乃木希典等人难堪了。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从日军的甲午战争资料来看,日本人对于乃木希典特别偏爱。

其实,明明是乃木希典指挥的仗呆板造成了日军的大量伤亡,结果却是立见尚文那个伤亡四十多人的赛马集之战被日军战报各种嘲讽。而桂太郎打的缸瓦寨之战也不好看,至于牛庄之战,打的算是马马虎虎吧!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特别是,桂太郎和乃木希典各打了缸瓦寨之战和大平山之战,造成日军伤亡各四百多人,冻死冻伤累计三千人以上,而造成清军伤亡约一千,这战损比,比立见尚文对战依克唐阿时难看多了,居然全程被尬吹,也是离谱。

很难让人不感觉日本大本营那是明显“偏心眼”了。。。

总之,日军的战报,看来槽点也不少,只不过由于日军打赢了甲午战争,所以后来关于甲午战争的很多伤亡数据研究,就经常以日军的单方面数据为准。

而立见尚文这个“战神”,由于在整个摩天岭之战里持续吃瘪——虽然他觉得憋屈,但是,他偏偏是把日本在甲午战争里为数不多的败仗给包了一大半。

而乃木希典,虽然在面对马玉昆时的大平山之战里表现拉胯一点——特别是第一次大平山之战,马玉昆五个小时打退日军的一个大队而收复大平山,让他有点“触霉头”。但是,最起码他乃木希典在第二次大平山之战里,是打赢了,虽说伤亡是四百比五百,没有“开无双”,但是,那是取胜了。而桂太郎,在缸瓦寨之战里虽然险象环生,但起码他打赢了——宋庆关键时刻见死不救,让刘盛休差点完蛋。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这就叫同人不同命。立见尚文至今知名度还是不如乃木希典,估计他气煞了,所以,他在摩天岭之战后就气急败坏地吟诗一首:《凤凰城中偶作》,诗曰“留守凤城四阅月,每闻捷报剑空鸣。难忍功名争竞念,梦魂一夜屠清京。”

这句台词就是日剧《坂上之云》的核心寓意吧!

不过,立见尚文后来又“挽尊一把”。

在日俄战争里,立见尚文算是露脸了。

1905年1月25日到28日,在日俄战争的沈阳会战前夕的黑沟台会战里,立见尚文将率第八师团残余部队约一万人,在第五师团的援助下,全体以刺刀进行突击,杀的十万俄军倒着叫乌拉。他一举解除了十万俄军对其和秋山好古(就是那个在土城子之战里被徐邦道打了一顿的家伙)率领的骑兵第一旅一部的包围,而且反败为胜。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这就是《坂上之云》的主角原型

结果,立见尚文被野津道贯吹捧成“东洋一用兵家”。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日本军国主义之父

而那位山县有朋,不知道是不是在摩天岭战役里“坑”了立见尚文一把,那是一辈子躲开立见尚文走路,直到立见尚文老得一命呜呼后才敢到其灵堂里露个脸。

然而,立见尚文到底知名度受损,比如大名鼎鼎的日本大河剧《坂上之云》,立见尚文的“事迹”就几乎被抹去,搞的乃木希典比他厉害一样。。。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日本人设计这句台词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可能你会奇怪了,乃木希典的战绩比立见尚文差远了,为什么在日本成了“军神”呢?

还是那句话,他最符合日本的所谓“武士道”——所以我以前反复就说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被吹得神乎其神,其实不过是另一种“洋务运动”而已,日本的封建残留多了去了!

乃木希典所做的最大“战绩”,实际上是——切腹自杀。

其实,乃木希典热衷于“切腹”不是一两天了,他早就想着“切腹卤大肠”了。

原来,乃木希典指挥“肉弹冲锋”,在旅顺攻打战中让上万日军非死即残,乃木希典觉得要“切腹卤大肠”才能挽尊。问题是,乃木希典追求仪式感,他向明治天皇请辞。

明治天皇当然不许——乃木希典“切腹”要这么玩,那天皇若同意了岂不是尴尬?

不过,乃木希典这么搞,明治天皇觉得他很忠诚,就任命他为学习院院长,负责教导皇孙裕仁即后来的昭和天皇。

待到1912年明治天皇大葬,乃木希典终于如愿以偿的“切腹卤大肠”,其妻乃木静子也以短刀割颈自杀。

日本人一看,哎呀,乃木希典这么玩不就是楠木正成的“七生报国”吗?

偏心和造神:日本人为何对 立见尚文和乃木希典搞起了双标?

楠木正成

但凡封建君主国家(日本封建残余太多),那是必然对这种对君主忠心到底的行为大肆鼓吹,而乃木希典的这招比“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主动啊,呦西,大大滴嘉奖!

于是,乃木希典在日本的地位“水涨船高”,算是彻彻底底超越立见尚文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