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1972年,Pong街機釋出,這是一款使用內建電路TTL的投币街機。

1973年,Pong街機來到日本。太東認為這款售價奇高的遊戲沒什麼市場,放棄獨家代理Pong街機的機會,轉而與世嘉共同代理。結果早已知道,Pong引發了日本企業争相進入街機遊戲市場。Pong的成功,震撼太東上下員工。內建電路在當時是最新科技的象征,沒想到可以應用于投币街機。科根讓研發部門馬上開始研發,要做出類似的産品,這個重擔落在西角友宏身上。

太東勞模西角友宏

和岩谷徹沒2年就鼓搗出Pac-Man出來不同,西角友宏面對的困難要大很多。在他之前,日本沒有使用內建電路的街機,西角需要從零開始研究。通信工學科班出身,外加豐富的開發開發經驗,使得西角迅速深入到Pong的開發原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終于找到自己畢生的事業:真正站在科技前沿的遊戲裝置。

通過半年時間對內建電路的反複摸索,西角全然掌握Pong的工作原理,可他并不想做個山寨機。跟科根交流後,科根支援他制作一款全新的遊戲:Soccer,足球。

1973年,太東Soccer釋出。Soccer同樣是采取內建電路設計的街機,采取綠色背景模拟比賽場地。Soccer釋出後被Midway進口到美國,獲得很好的市場回報。Soccer是日本第一款原創的,基于內建電路的街機遊戲。

圖為太東的Soccer街機遊戲。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Soccer街機之後,西角又繼續開發第二款基于內建電路的遊戲:Davis Cup,戴維斯杯。戴維斯杯支援雙打,支援4名玩家同時遊戲。Davis Cup釋出後,成為太東遊戲廳的台柱子。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在科根鼎立支援下,西角友宏沒有停下産品開發的腳步。天才制作人,搭配上資本和信任,爆發出的力量是無窮的。

1974年,西角開始研究如何把遊戲角色從簡單的矩形變成角色圖形。他在TV Basketball:視訊籃球賽 遊戲中實作遊戲角色,于當年4月在歐洲釋出。TV Basketball釋出後被Midway獲得美國地區的代理權,并成為當年Midway銷售數量最多的遊戲。

圖為TV Basketball中的球員。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1974年11月,西角研發出Speed Race:極速賽車。這款遊戲同樣由Midway在北美發行,太東的出口額蒸蒸日上。而世嘉則一直沒找到跟西角友宏和岩田徹這樣的天才工程師,隻能做代工廠和貿易商。

Speed Race創造性地引入滾動圖形,讓車沿着路線移動時,路線會産生寬窄變化。随着分數的增加,競争對手的車輛會變多,車輛的速度也會加快,産生緊急刺激的競賽感。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Speed Race配備賽車方向盤和儀表盤,帶有加速器、換檔裝置、速度計和轉速計。玩家可以選擇單人遊戲或兩人遊戲中,每個玩家都要超過對方的分數。遊戲可選擇難度,讓玩家可以在“初學者”和“進階玩家”之間進行選擇,這在當時又是一項創新。

Speed Race的北美版本被Midway更名為Wheels釋出,出售超過10,000台,成為1975年北美最暢銷的街機遊戲。

圖為太東的Speed Race。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西角友宏十分高産,1975年他又主持開發:Western Gun ,西部槍戰。改編于世嘉的Gun Fight:槍戰。

射擊遊戲一直是熱門題材,西部槍戰創新性地開創了雙人對戰模式,而且略帶暴力。遊戲中角色都有個人形象,在場景裡有仙人掌、松樹和火車。場景中的道具可以掩護玩家,也可以被破壞掉。玩家的子彈也是有限的,每人隻有6顆。遊戲還采取雙搖杆射擊,一個用于移動角色,另外一個使用者改變射擊方向。子彈還能在畫面邊緣進行反射,擊中對手。

圖為Western Gun街機遊戲。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西部槍戰同樣授權給Midway在美國發行,Midway照慣例将其更名為:Gun Fight,槍戰。Midway在制作Gun Fight時,創造性地采取微處理器作為街機的處理核心。這啟發了西角,他也開始嘗試使用微處理器開發遊戲。整個1970年代,太東和Midway是非常密切的合作夥伴,雙方在産品上互相授權,技術上互相分享。

1973年到1976年短短4年,太東一躍成為日本第一的街機公司。科根的慧眼識英才和不遺餘力的支援,西角友宏的天縱奇才,中西昭雄的營運,打造了太東奇迹。1974年9月,科根帶着太東核心員工前往美國參加AMOA展。西角友宏也被點名前往,展會上布什内爾偷偷地把西角拉在一邊,開出天價薪酬挖西角去雅達利從事産品開發。

西角拒絕了,布什内爾挖人失敗。

Gun Fight釋出後在美國大獲全勝,賣出8600台。1975年在北美排名第三,1976北美排名第二。Gun Fight的成功打響日本街機遊戲進攻美國市場的号角,而美國市場家庭遊戲機市場正在酣戰之中。

1976年3月,西角又研發出Interceptor:空中攔截。這款遊戲是通過僞3D方式來縮放目标,使得玩家有一種虛拟的3D感。

圖為Interceptor街機遊戲。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Space Invaders:太空侵略者

1977年,西角友宏開始秘密開發一款新遊戲。他自己動手組裝一台微處理器,以這台微處理器為基礎,他獨立完成設計和遊戲程式設計,為它制作美術和音效。

比起岩谷徹需要團隊合作制作吃豆人,西角的太空侵略者可謂是“一人機”。

西角将太空侵略者的創作歸于他的一個夢境:日本的學童們,在聖誕節前夕等待聖誕老人出現在空中。可空中出現的不是聖誕老人,而是一排排外星人。聰明的孩子們用汽車電池、火花塞和輪毂蓋拼成雷射爆破器。雷射爆破器在孩子們的控制下,左右移動,把外星人炸開花拯救地球。

西角對此遊戲反複打磨:48 個外星人,分成6排,每排8個,在螢幕上水準移動。一旦入侵者觸摸到螢幕的一側,外星人就會下降一排,使他們更靠近螢幕底部的玩家坦克。雷射爆破器要與外星人交火,通過從左向右移動來躲避他們的射擊,最終殺死螢幕上的所有外星人。你殺死的外星人越多,他們下降的速度就越快。随着每一波的推進,玩家用來掩護的綠色屏障最終會化為烏有,讓你更加脆弱。殺死所有入侵者後,您将繼續進行下一波,随着您的前進,遊戲變得越來越困難。

西角友宏強悍的硬體能力,在太空侵略者中發揮得淋漓盡緻。他使用Intel 8080微處理器做運算單元,使用位圖幀緩沖區在CRT顯示器上顯示光栅圖形,并使用由單聲道聲音模拟電路組合德州儀器SN76477聲音晶片來播放音樂和音效。他還從Midway開發的Gun Fight中借鑒桶形移位器電路技術,使得動畫更為流暢。桶形移位器電路允許 8080 CPU 以比僅使用其自己的本機指令更快的速度移動圖形幀緩沖區中的圖檔。

在對遊戲進行程式設計時,Nishikado 發現當螢幕上的外星人較少時,處理器能夠較快地渲染外星人動畫圖形的每一幀。由于外星人的位置在每一幀之後都會自動更新,随着越來越多的外星人會被摧毀,外星人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在螢幕上移動。他沒有修改這個設定,反而認為這個可以作為遊戲機制:這就是開始所說的,用外星人移動替代傳統計時器設計。

圖為太空侵略者遊戲畫面。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太東在1978年4月1日釋出太空侵略者,1978 年7月進入量産。同街機版本一起釋出的還有TT Space Invaders。

圖為TT版太空侵略者。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封神之作

太空侵略者帶來電子遊戲藝術史上多個第一。

第一個互動風格遊戲。

第一個使用高分記錄的遊戲。

第一個可以儲存玩家分數的遊戲。

第一個玩家擊退成群怪物的遊戲。

第一個使用背景音軌并且變奏的遊戲。

第一個從現實世界轉向虛拟世界的遊戲。

傳奇遊戲制作人馬裡奧之父宮本茂說,太空侵略者是一款改變電子遊戲藝術的遊戲。在玩太空侵略者之前,宮本茂從未對遊戲産生過興趣。1977年從金澤美術工藝大學工業設計系畢業的宮本茂,完全是因為太空侵略者而想投身遊戲行業。

不知是确有其事還是恭維。

西角完成太空侵略者的開發後,科根認為它可能不會成功。因為太空侵略者的遊戲時間,要短過使用計時器的街機遊戲。玩家玩的時間短,這在消費市場是劣勢。科根對市場的判斷遠不如對人的判斷,在日本推出後幾個月,太空侵略者很快就成了超級巨星。

1978年4月到12月,太東就在日本安裝超過了100,000台太空侵略者,收入達6.7億美元。截止1979年6月,太東在日本制造約200,000台太空侵略者。這些機器每天都可以賺到10,000日元。太空侵略者海外授權給Midway,到1979年底,太空侵略者全球銷量達到750,000台。

1978年到1980年間,太空侵略者街機業的頂流玩家,成績僅次于吃豆人。1982年它總收入突破39億美元,太東的年利潤在當年達到5億美元。

1980年,太空侵略者在雅達利2600上線。首年就售出200萬個。在吃豆人出現之前,它是雅達利2600上最暢銷的遊戲,累積賣出625盒遊戲卡。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太空侵略者和吃豆人一樣,都是電子遊戲藝術史上封神的作品。關于它的贊譽和傳說,還有非常多。

今天你打開太東的官方網站,看到仍然是布滿太空侵略者的元素。

太東後記

卡普空CAPCOM創世辻本憲三說,“我失業後,太東的總裁科根先生聯系到我。他說會投資我在遊戲行業想做的任何事情,我很感激。科根先生去世後,每次我去洛杉矶,都會去他的墓地看望他。在他的投資下,我1983年創立了CAPCOM。”

1984年2月,米哈伊洛·科根在洛杉矶出差期間,心髒病突發去世。按照猶太人的儀式,科根安葬在洛杉矶。(一說安葬在以色列)

圖中左二為科根。

No.21 電子遊戲藝術簡史——太東:神作太空侵略者

太東公司由他兒子亞伯拉罕接任董事長,中西昭雄擔任總裁。

1986年3月,太東被京瓷收購。

2005年9月,太東并入史克威爾艾尼克斯。

故事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