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安汽車正式釋出了全新數字純電品牌“長安深藍”,這個象征着科技感與探索感的品牌名稱,會帶給長安怎樣的變化呢?
>

創領未來,新能源産品站C位
從去年8月釋出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阿維塔開始,長安汽車在電氣化與電動化的動作上似乎不太明顯,可能國人總喜歡“厚積薄發”,産品方面,2022年長安汽車預計推出36款新産品,自主品牌新品占19款,9款為全新産品,10款為改款煥新産品。19款産品中,新能源産品占據8款。
一次性推出衆多産品,可見長安汽車新品力度不小,可“腹瀉式更新”的背後并非以量取勝,目前,阿維塔規劃的整車産品有4款,正式覆寫中高端主要細分市場。此外即将量産的阿維塔11,這款對标特斯拉Model Y的高端智能純電轎跑,基本整合了長安各方面的優勢,一直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長安深藍”推出的C385EV、C673EV、UNI-KPHEV、UNI-VPHEV、歐尚Z6-PHEV共計5款新品,則是為了滿足主流人群綠色出行需求的家用轎跑,對标的也正是特斯拉Model 3;
>
還有LUMIN品牌是準備在小型車市場大放光彩,從入門到高端,長安汽車實作了新能源汽車産品的全方位、各領域的準确覆寫,正在一步一步完善産品版圖。
>
伴随着未來這些新品上市,這些車型預計将為長安汽車猛增一波銷量。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中,長安汽車銷量表現不俗,65.15萬輛的銷量資料還算亮眼,不過考慮到受到第一季度疫情以及晶片短缺等問題,如果能一直保持這個資料勢頭,再加上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助力,長安汽車在剩下的3個季度完成245萬輛的産銷目标,也不是不可能。
>
對技術人才創新的渴望不減
面對密集的電氣化布局,市場也并不隻有贊美之音。“汽車品牌是要靠技術支撐而不是靠品牌推新去掩蓋技術劣勢”,這是一句難聽卻現實的話語,在新能源車型高歌猛進的同時,如果掌握不了核心技術,在消費者心中你也隻是個普通車企而已。停産燃油車的勇氣,是擁有了足夠多的技術累積與技術底蘊才敢放手一搏的。
長安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已經累計獲得了20多項省部級獎項,掌握400多項關鍵技術,申請超過800個核心專利,包括:全球首發新一代超集電驅和高頻脈沖加熱技術;深度內建“電機、減速器、電機控制器”等功能的“七合一”電驅系統……可面對風口下新能源汽車,長安汽車已經把銷量目标釋出到了2025年,甚至更遠的2030年,面對宏大的未來願景,長安汽車對技術與人才的渴望依舊不減。
>
2025年長安汽車将會在新能源、智能化、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等領域投入超過800億,研發人員更是高達2萬餘人,其中新能源領域将超過5000人,研發人員将占1/4的比重。在技術層面不受制于人,不依賴第三方企業,才有更強的實力來抵禦來自市場與上遊供應鍊的風險。
面對全球市場這塊“大蛋糕”,長安汽車也将進入全球化發展的“快車道”,2025年會建立起自己第一個海外制造基地,待國際環境好轉之時,也會在歐洲與北美建立兩個總部,實作全球主流汽車市場的全面導入。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國内市場新能源車的平均滲透率為五分之一,也就說賣出去的汽車中,燃油車還是占大頭。可在燃油車依舊是銷量大戶的前提下,長城汽車用定下的銷量目标與産業布局,标志着自己正式向電動化全面轉型的決心,這一動作無疑是有魄力與遠見的。
>
無論怎麼說,我們還是很樂意見到國産車的進步,站在160周年的新起點之上,長安汽車正在向世界級中國品牌,持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