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岩中花樹(心學散文佳作)

璞瑅學宮

這二句話,本是王陽明誘導弟子要從更深一層次思考,用價值觀深悟“心外無物”的哲學道路,也是非常正确的管道。可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兩句話,卻給心學帶來了無止境的軒然大波,而且五百年來一直無休無止。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岩中花樹公案”。

岩中花樹(心學散文佳作)

那顆樹,那顆生長在大明帝國的樹,那顆樹紮根在南鎮岩中的樹,你是白鴿喜歡的橄榄,還是鳳凰愛栖的梧桐,抑或是傳遞佛音的菩提,很是汗顔,我真的不知道。

那樹花,那樹飄香在大明中葉的花,那樹馥郁在南鎮岩中的花,你是否攜帶者國色牡丹的雍容華貴,你是否搖逸者臨波仙子的妖冶清幽,你是否如同曼殊沙華的那般珍稀,還是很汗顔地說:我不知道。

那顆花樹,那簇樹花,樹因花顯,花因樹名,花與樹共舞在靈性的岩石,見證了一場震驚中外的問答。可樹再盛花再妍、花再香樹再茂,也無法诠釋“心外無物”在日後的五百年間,遇到的曲曲折折和是是非非。你雖然生長在岩石之中,汲取着山川精華,沐浴着風霜雨露,承受着日月呵護,卻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顯得無能為力,無法為“心外無物”:蕩清質疑,澄清非難,洗去蒙冤,平息争論。

也許天意注定,那顆花樹就要陪伴陽明心學走過五百年的坎坎坷坷,也許是宿命難違,那顆花樹笃定要飽覽心外無物的五個世紀的風花雪月,共起伏,工浮沉,細數歲月年華。

曾經有那麼一天,風和日麗的一天,古鎮南鎮迎來三個白馬素袍的儒雅之人,為首的就是滿腹經綸的巨儒王陽明,二個門生模樣的是他的愛徒,或者說心學的追随人,一個叫徐愛,一個叫王艮,後來都是心學的傳教和推廣人。

旅途的勞頓讓他們三人都感到有些口渴,于是一起下馬,走進了一家茶館。剛入座,閱人無數的店家就為他們沏上了三杯茶,清新馥郁的花香,讓王陽明笑道:“呵呵,店家好眼光,但不知您是怎麼知道我們喜愛碧螺春的?”“包丁解牛,手熟,茶生沏茶,眼尖,雕蟲小技爾。”店家繼續笑道:“這沒有什麼難的,又不是王陽明格竹,硬是感悟出‘心外無理’來!”

店家的一句話,使得正在品茗的王陽明陷入沉思,将目光移向了窗外的鳳尾竹:“都說竹子剛毅、挺直,可這鳳尾竹卻如此陰柔飄逸,心外無理,心外無理……”

王陽明本來也是一個朱熹理學的追随者,因為理學也是傳承者儒家的精華,是當時的正統國學,但後來王陽明發現,朱熹曾經憑着自己的意願,去篡改了儒家經典《大學》,使得理學漏洞百出,為驗證朱熹的格物緻理、格物窮理,他曾經七日格竹,不但沒有格出什麼理來,還累病了王陽明,讓他發現:格竹無法将竹子的道理上升到人生的道理,不是竹子能夠告訴人什麼,而實人本身就有自己的想法,進而王陽明發現了心學的基石:“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學……”

“莫非我沏的茶不合您的口味,客官!”店家小心翼翼地問,打斷了王陽明的沉思。緩過神來王陽明趕緊答非所問:“我是在想找個南鎮是否有風景優美的地方?”

“哈哈,有呀有,鎮南就有一個峽谷,岩石上長着以可靈性的花樹,此時正花綻蕊吐,滿谷花香!”店家的一句話,賽比眼前的碧螺春還要解渴,瞬間就勾走了三個人的魂,立刻出門上馬,策馬揚鞭,興緻匆地向南山石岩而出。

這一去,本來就是一次郊遊,去愉悅一下身心,卻萬萬沒有想到:一是激起千層浪,波光潋滟了500多年,再也沒有平息過的波濤,一直蕩滌着心學基石,使得這塊“心即理”的基石一直在曆史的長河中,沉浮、飄搖。

南山不高,卻因為靠近南鎮爾獨特,有着靜雅舒适的空間,有着清新優美的環境,成為人們休憩的好去處。山谷不寬,卻因為陡峭的山崖爾奇特,有着岩中遒勁的花樹,有着梢頭馥郁的樹花,成為了人們享受的絕佳之境。

裸露的根須,猶如一條條靈動的龍,飄遊在絕壁的石岩上,又似一簇飄帶舞動着,也許是一直砥砺着山雨谷風,其主杆盤旋曲折上升,成四十五度角斜出,蘑菇狀的樹冠雲般浮動,滴翠的葉面上舞動靈性的花朵,盛開的花朵撒下滿谷沁人心脾的馨香,聞香而來的蝴蝶與脫落的花瓣在風中徘徊,鳥歡的啼鳴似晨露在滴落着音符……

不愧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營造出了賞心悅目的風景,觀樹,賞花,聞香,品蝶舞,茗鳥唱,讓王陽明三人如飲千年窖藏的女兒紅,醉卧忘歸,一直在岩谷流連,徘徊。

性格内向的徐愛,若有所思地低頭默念着:“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學……”突然,又擡起頭來,他好像聞一聞花香,望一望花樹,又轉過頭來看一看王陽明,三番五次的同一個動作,引起了王艮的猜疑:“徐愛,你在幹什麼呀,一副正行也沒有?”

“這……”接着徐愛鼓起勇氣地對王陽明說:“先生,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回過頭來看了看徐愛,又朝他笑了笑,心裡暗暗地想:“嗯,他心裡在質疑‘心外無物’,我的就這個機會,引導引導他。”于是,王陽明就故意拉場了口氣說:“汝未來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顔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這二句話,本是王陽明誘導弟子要從更深一層次思考,用價值觀深悟“心外無物”的哲學道路,也是非常正确的管道。可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兩句話,卻給心學帶來了無止境的軒然大波,而且五百年來一直無休無止。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著名的“岩中花樹公案”。

記得我上中學時,辯證唯物主義的教材中就刻闆地告訴我們,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思想,不可取。然而,要想了解王陽明心學,遠非從表面膚淺釋義能夠诠釋到位的。其實,我們隻要細心回味一下就可以明白,徐愛質疑的是客觀的實體存在問題,或者說三維空間的存在。而王陽明是從意識形态的存在價值觀作答,他是在順水推舟,把問題從實體存在引進了更高層次的價值觀世界,是一種升華的回答,是一種抛磚引玉的誘導。

我們不妨來回眸一下,當徐愛看到花繁葉茂的花樹時,那顆花樹确實挺拔在陡峭的山崖岩石上,這時,花樹就走進了他的雙眸,進入了徐愛的心海,就産生了一個美麗的影像,花樹就成為了心中物。倘若沒有這次的邂逅,花樹就無法進入他的心海,就時王陽明說的:“同歸于寂”,心中不可能存在花樹,就沒有這個意識。當他們三人一同賞花時,花的姿态也好,花的香味也罷,赤裸裸地走進了心房,形成了一種意識,自然就會關注花樹,這就時王陽明說的“此花不在汝心之外”了。沒有被心觀照的物,其意義就時沒有在意識中呈現出來。用王陽明自己的話來解釋,那就時“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傳習錄》137條)。用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話來說:世界是人認識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沒有人的存在,世界也就失去了意義。

我們在回顧一下王陽明在曆史上的地位,他不僅是一個思想家何哲學家,還是一個軍事家,更重要的他還是一個文學家。文韬武略,明朝一哥,他的語言也好,文字也罷,無不充滿文采,正因為他才華橫流,讓好多人沒有看透文字背後的隐含。那個“寂”字不是“不在”,而是确确實實地“在”,隻是不動罷了。

再說,假如陽明心學攜帶着唯心色彩,那為什麼曆史上有那麼多風流人物折腰膜拜?遠的就不說了,就拿國父孫中山的“知難行易”來說,就是“知行合一”涵蓋,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更是在悉心拜讀了《王陽明全集》後,寫出了醒世之作——《心之力》。

如今,習近平主席把握準了國人的脈搏,明确地指出:“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終于為陽明心學撥開了雲霧,讓陽明心學再現光芒。

我想,“岩中花樹”定然會同“龍場悟道”一樣經典,永遠成為人們學習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