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都是瘋狂“辟謠”,在造車這件事上,vivo要成為第二個小米?

跨界造車的科技公司太多,以至于外界對他們宣布造車已經見怪不怪,反而更關心沒有官宣造車的科技巨頭們了。

目前手機廠商裡,蘋果、三星、華為、小米均已宣布進軍智能汽車行業,手機廠商跨界造車不僅成為潮流,還沒有官宣造車的廠商甚至會被不斷逼問造車事宜,還是不是傳出造車傳聞。

除了獨立不久的榮耀,國産五大手機廠商裡,隻有 OPPO 和 vivo 沒有官宣進軍造車行業。

去年底,一則 "OPPO、vivo 将聯合造車,由‘ OV 教父‘’段永平帶隊 " 的傳聞徹底引燃了業界對兩家公司的猜測。不過 OV 很快便否認了這則傳聞。

前不久,OPPO 創始人陳永明還表示," 現階段還沒有發現造車的必要性 "。但另一方面,OPPO 又公開了多項智能汽車專利,被業内認為 " 半隻腳 " 已經踏入造車。

相比之下,除了回應 " 聯合造車 " 傳聞,vivo 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在造車這件事上一直保持緘默。

直到不久前,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公開了一項名為 " 自動駕駛方法、車載裝置、移動裝置和車載電子裝置 " 的專利,公開号為 CN114261398A。專利涉及的方法包括:在車載電子裝置和移動終端之間處于連接配接狀态的情況下,接收移動終端發送的第一資訊;根據該第一資訊,控制車載電子裝置進行自動駕駛;其中,該第一資訊包含以下至少一項:第一駕駛環境資訊,第一駕駛資訊。

這項專利在去年 9 月便申請了,直到今年 4 月 1 日才正式公開。

這也是 vivo 公布的第一項包含 " 自動駕駛 " 的專利,由此引發了業内對 vivo 下場造車的猜測。

都是瘋狂“辟謠”,在造車這件事上,vivo要成為第二個小米?

不過,據時代财經報道,vivo 投資管理總經理朱貴堂在 4 月 23 日回應了此次造車傳聞,稱到目前為止,公司還是希望專注做手機及周邊生态鍊産品。朱貴堂還表示,想把精力盡量地聚焦在能做好的事情上,這是從能力的角度出發。

事實上,如果細看這項專利,就會發現雖然描述中有 " 自動駕駛 " 字樣,但其實與車機關系更為密切。準确來說,就是用移動裝置(比如手機、智能手表)控制車機,進而讓車機控制自動駕駛,但專利本身隻涉及前者通訊環節,不涉及自動駕駛。專利摘要也注明了該專利技術屬于通信技術領域。

是以,硬要說和造車有關,确實也有些過于牽強。

值得一提的是,從專利公布,造車猜測開始發酵,再到 vivo 回應,中間隔了二十多天,而非早前 " 聯合造車傳聞 " 時的快速辟謠。

間隔如此長的時間後才回應,或許其中也有宣傳造勢的意味。

此外,小米的例子也證明了,手機廠商的 " 辟謠 " 有時候并不那麼靈敏。

在去年 3 月 31 日官宣造車前,小米也曾多次被傳出造車消息,但小米一直予以否認。

在官宣造車的 4 個月前,小米集團總辦副主任徐潔雲還在微網誌稱:" 掌握一個原則就行:但凡說小米要造車的,都是假新聞。 "

都是瘋狂“辟謠”,在造車這件事上,vivo要成為第二個小米?

同日,小米品牌安全微網誌也轉發小米集團公關部副總經理王化辟謠回應:小米沒有造車計劃,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

都是瘋狂“辟謠”,在造車這件事上,vivo要成為第二個小米?

後來我們都知道,僅僅 4 個月後,雷軍就宣布 " 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

另一方面,巧合的是,在小米官宣造車前,也和 vivo 一樣,在造車領域并沒有太多積累。公布的與造車相關的專利也都基本集中在車機上,而非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等造車核心技術上。

是以,vivo 造車雖然現在看起來似乎看不到緣由,但小米的例子證明,哪家手機廠商宣布造車都不會是一件奇怪的事。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劉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