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印發《綿陽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計劃到2025年,建立充電樁5.3萬個,滿足約7.38萬台汽車充電需求,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争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

據統計,截止到2021 年 6 月,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達 815502 台(不含機車),其中小汽車 773303 台、營運車 36931 台、其他車輛 5268 台。全市新能源小汽車共 4995 台,占小汽車總量的 0.65%,近 5 年新能源小汽車年均增速達 86.92%。
從全市小汽車、新能源小汽車保有量對比來看,近 5 年小汽車總量逐年增加、 但年均增速放緩;
新能源小汽車增速高于燃油小汽車,但新能源小汽車的絕對數量遠低于燃油車。新能源小汽車快速增長期即将到來,充電需求将出現爆發式增長。
在充電基礎設施現狀方面,截止到2021 年 6 月,全市已建成公共充電站 177 座、2435 個樁。其中,普通公共樁 2187 個、高速城際公共樁 20 個、景區公共樁 228 個。
“從調研來看,在規劃建設中,還存在投資主體比較單一,老舊小區電力容量不足,部分充電樁布局不夠合理,油車占位的問題較為普遍等問題。”綿陽市發改委能源管理科科長楊增富介紹。
通過需求預測,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将達到73855台,預計共需充電樁55818個、換電站44座,新增用電功率54.84萬千瓦。
這次印發的《規劃》通過預測發展需求,立足建構充電服務網,制定總體、區域和階段性三大目标,分類别分區域,對中心城區進行重點規劃,對縣(市、區)進行指導性宏觀規劃。
《規劃》明确:
充電基礎設施配置以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為中心
堅持便捷、經濟、可行等要求
充分考慮各類車輛的用車習慣及充電樁建設條件
專用充電樁與公共充電樁融合發展、互為補充
快充慢充有機結合
建成充分滿足市内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的
車樁相随、适度超前、高效智能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
“将着力建構城區、城鎮、景區公共充電和家庭自用充電及各類專用充電的服務網;
做好配套電網建設與供電服務,加大配套電網建設投入,明确配套接入要求;
加強安全管理,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運作檢查,消除隐患,保障充電安全等方面作為重點任務。”楊增富介紹。
而在劃分階段目标方面:
2021-2022 年,建立各類充電樁約 1.6 萬個,滿足約 1.5 萬台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2023-2024 年,建立各類充電樁約 2.1萬個,滿足約 5 萬台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2025 年,建立各類充電樁約1.5 萬個,滿足約共計7.38 萬台新能源汽車的充電需求。
到2025年,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争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
預計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約15.4億元,将有效帶動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和充電基礎設施水準快速提升;
5年累計充電量将達到9.5億千瓦時,預計代替燃油3.45億升,減碳77.89萬噸。
綿陽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
記者:王海波 唐雲峰
責編:王躍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