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在設計上的“劍走偏鋒”,好像誰都不願意“認輸”。先是全新奔馳S級大變,“囧”化車尾讓網友大呼“不适”,緊接着是奧迪Q6,設計難覓經典元素,更被直接PS成全新瑞虎8,而最近,在全新寶馬7系國内首發後,吐槽的聲音似乎更大了。

“這麼看,奔馳S級太美了;為什麼前臉比X5還厚;這不是紅旗嗎?”在相關文章的評論區,我們總能發現類似評價。的确,在全新S級“跑偏”之後,大家期待着全新7系,通過更加“正常”的視覺來拯救審美,而且很有可能在新格局中逆轉,但從“天使眼”到“咪咪眼”,觀衆對實車效果顯然并不買賬。
更令人擔心的是未來,在SUV導向,保時捷Panamera、瑪莎拉蒂Ghibli等小資豪華品牌的沖擊下,傳統豪華D級車的市場佔有率并不樂觀,2021年,奔馳S級、寶馬7系和奧迪A8的上險數分别為23456輛、22287輛和15646輛,除了BBA和雷克薩斯等少數,豪華品牌中有勇氣推出D級車的,已經不多了。
除了銷量,這些“社交圈頂部的鑽石”更代表了品牌形象和未來趨勢,可在全新7系的首發中,駕駛樂趣、操控性能等字眼,開始被“油改電”、科技豪華取代,粉絲們為下代的3系、5系,甚至是X3、X5捏了把汗,寶馬變了。
前後10年賣點變少,“油改電”是躲不過的硬傷
先不說設計上的争議,車載君相信大多數同學都還沒有get到美感,到底好不好?這個問題,可能要留給2年後的市場銷量來回答。
車内部分應該是全新7系的賣點集中輸出地,雙聯屏是意料之中、水晶氛圍燈點亮的效果相當夢幻、許多細節也運用了水晶材質,門闆上的座椅調節按鍵形狀,甚至有些像奔馳,後排腿部空間也有了全面提升。
但“科技、舒适、豪華”這樣的字眼,即便是放在D級車上,也很難和寶馬産生關聯。因為,之前它向來是在包容這些的基礎上,如何将運動與動感徹底诠釋,這麼看,全新7系其實隻完成了一半的目标。
更有代表性的是後排,最顯眼的當屬左、右門把手的5.5英寸觸控屏和可折疊的31.3英寸8k娛樂螢幕,大是真大,會不會硬塞式的配置雞肋?百萬級車主,真會在車上看電視嘛?回想起10年前,5系、7系的賣點同樣是後排乘客前面的一人一塊顯示屏,沒想到10年之後,全新7系的産品點依然,隻不過這次從錦上添花到喧賓奪主,還順帶把運動DNA給幹掉了。
争議最大的是i7,全新7系的代号為G70,采用CLAR油電平台打造,這也帶來了i7“油改電”的問題。實際上,CLAR是2015年上代7系首發的平台,但在當時寶馬對新能源車的熱度似乎并不高。如今,7系、i7一起上有“炒冷飯”嫌疑。
而且相比之下,奔馳S和EQS采用了MRA2和EVA兩個獨立的平台,奧迪則擁有MLB evo、J1Performance、MEB和PPE四個電氣化平台。回看全新7系,遮掉動力系統,燃油車與純電車幾乎相同的外觀、相同的内飾設計,顯然缺乏新意。
都2022了,這樣真的是變革和創新嗎?全新寶馬i7也被稱為“史上最貴油改電”。
3系、5系咋變,取消2.0T舍銷量?
這也說明了寶馬與奔馳、奧迪不同的新能源政策。英媒《Autocar》曾分析:将燃油車與新能源車拆分,對于豪華品牌來說意味着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容錯率,一方面,傳統燃油車可以堅持品牌DNA,逐漸引導消費者理念變化;另一方面,純電車型可以進行更大膽的嘗試,來改變體驗,将攻守相結合。
對于寶馬來說,沒有人會質疑全新7系的駕控能力,但如果兼顧傳統燃油和新能源的結果,是讓油車太跳躍、電車太中庸,這又何必呢?既然CLAR可以油電兼顧,設計師應該為7系和i7,提供兩種本該屬于它們的模樣。
論壇中,車迷最揪心的是3系和5系未來的變化,畢竟7系車主隻是少數派,目前除了Z4,寶馬旗下的所有縱置後驅車型都使用了CLAR平台,按照7系和i7的呈現,對下代主力車型來次“換臉”,結果可能就不是表面上的吐槽或争議了,銷量會有更直接的回報,在變革中迷失自己,還是結合自己應和時代,全系7系給出的答案似乎是前者。
再說說具體購買,全新7系共釋出了7種動力系統,除了歐洲的柴油版740d,還有3款汽油、2款插電和1款純電動力。其中,i7采用前、後雙電機,綜合功率544匹,峰值扭矩745N·m,搭配101.7kWh電池組,在WLTP工況下可以做到625km的續航能力,賬面資料一般,後續還會有售價更低的單電機版和加速更快的性能版。
燃油版車型全部采用輕混系統,且入門即3.0T,從這方面來說,全系7系的定位是有所更新的,參考現款3.0T車型的售價門檻超過了90萬,趕上零部件緊缺,科技感武裝到牙齒的新車,很大程度會照舊。
可此前,7系的銷售主力為搭載2.0T的730li版本,而根據X5和7系之前的市場表現來說,高端車型的抗價能力比較一般,一旦市場預冷,未來加大優惠力度和加推2.0T車型,也是可以預見的。
總結:
在設計“用力過猛”這件事上,全新寶馬7系也未能脫離怪圈,但現在的市場規律就是不怕“玩刺激的”,連内斂的雷克薩斯都開始轉變了,作為“前年老二”的寶馬7系,徹底放飛自我拼一次,也是合理的。
隻不過,在設計的争論背後,如今寶馬内在的颠覆更大,全新的“巴依爾”味道也需要重新熟悉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