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信銀行原行長朱小黃:要大量閱讀,還要将書本讀“活”|世界讀書日

在許多人眼中,金融高管是理性而自持的,很難與具有浪漫色彩的文藝愛好者畫上“等号”,但事實并非如此。

4月23日,恰逢“世界讀書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有幸采訪到中信銀行原行長朱小黃先生,聆聽他對讀書的一些看法及感悟,以及贈予年輕人的一些讀書建議。

與讀書的“不解之緣”

當談及緣何對文學類書籍有特别的熱愛,朱小黃用“偶然與必然”的關系來形容。

中信銀行原行長朱小黃:要大量閱讀,還要将書本讀“活”|世界讀書日

朱小黃認為,對每個人來講,閱讀都沒有什麼特殊性,都在每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元素,積累着屬于自己的人生經曆和讀書感悟,這是必然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對我們這一代人而言,在我們小的時候,是非常缺乏讀書機會的,待到後來,難免會對讀書有一種如饑似渴、如獲至寶之感,這是偶然性的一面”。

他回憶道,在文革時期,對多數年輕人而言,讀書是非常珍貴的事情,“那時候對我們來說,如果聽說誰家藏些書,會想盡各種辦法去借來悄悄地看,對閱讀是向往的”。

他還分享了一件往事:“那時縣裡的圖書館被砸,一群十來歲的小孩子跑去‘撿漏’,有的人會翻找顯微鏡、放大鏡這種好玩的東西,我跑去屋裡,在雜七雜八的垃圾堆裡翻找有沒有自己感興趣的書,最後翻出了兩本,即便如今也能清晰地記得書名,一本是蘇聯小說《少年鼓手》,另一本是蘇聯科學家寫的關于米丘林生物嫁接技術的書。現在,我不僅對文學類作品感興趣,對生物類型的書也感興趣。”

他表示,後來恢複聯考,考上大學後讀書機會相對多些,更是常年“泡”在讀書館,“那時,我閱讀了很多世界名著、文學及哲學類的書籍,當然也包括一些專業類書籍,再往後正式步入工作後,每當下班閑暇之時,特别喜歡逛當時北京的一些書店,滿足對讀書的渴求”。

要将書本讀“活”

在閱讀中,朱小黃對書籍往往會有一番别樣的感悟與深思。在他眼中,很多書籍不僅僅是關于文字的故事及記錄者,而是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與藝術美感。

他認為,就文學作品來講,不能局限是對人物及故事的描寫刻畫,而要能夠折射出當時社會發展的曆史脈絡,及當時人與自然、社會等的關系。“偉人的著作有其特殊的魅力。就像《共産黨宣言》,它那如同剝絲抽繭般從商品、交換、生産、勞動到剩餘價值的層層分析,這種邏輯美感與邏輯力量真的讓人十分驚歎與震撼,年輕人真該去認真讀一讀”。

在他眼中,讀書的意義是自我更新,并做到與時俱進。不僅要大量的閱讀,還要在讀書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将書本讀“活”。同時,他還分享了關于讀書的小“妙招”。

“就我個人經驗來講,思考與寫作是閱讀的一種重要載體,如果能帶着問題去讀,在讀的過程中帶着問題思考,閱讀各種資料進行寫作記錄,這樣讀下去效果會事半功倍。”朱小黃表示。

同時,對于目前網際網路上所流行的視訊類知識形态,他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并不反對這種形式,不過它們屬于碎片化的知識形态,對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講,還是需要通過讀書這種相對傳統的方式去更為“系統”地擷取知識,并建構自身的知識系統架構。

“當下多數年輕人是忙碌的,但如果從年輕時養成讀書及筆記的習慣将能夠受益終生。”朱小黃表示,年輕人現在受環境影響,與過去相比可能多少會有些浮躁,也容易被其他事情所牽引注意力,“自律及摒棄幹擾是成長中的重要課題,讀書是能夠很好解決此類問題的方式。”

為“金融小白”薦書:《風險社會》《遠離冰山》

推薦理由:對金融從業者來講,從事金融不僅要與方方面面的企業打交道,還會遇到各種的問題與觀念,要熟悉金融的原理其實就是兩個重點:首先是貨币銀行學,其次是金融風險管理的原理。

《貨币銀行學》是應讀的書籍。盡管風險管理方面有很多書,但是《風險社會》和《遠離冰山》都值得一讀。因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原理是承擔風險,不承擔風險的決策很容易會錯誤。

特别是在《遠離冰山》的書目介紹中,這樣寫道:“商業銀行戰略、風險管理、财務管理、市場策劃,都必然兼顧明天的命運。由于人性的弱點,這在實際經濟生活中常被人們表面重視而實際忽視,因為對每一個具體的經營交易行為而言,都是短視、盲目而無法遠望的。隻有在每一個具體的交易行為都能遵守為明天而設定的規則和價值取向時,才能確定商業銀行整體明天的穩健,才能保持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避開未來道路上可能存在的危險的冰山。”

記者 馬嘉昕

編輯 姚惠

責任編輯 孫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