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獨木難成舟,獨樹難成林,衆人拾柴火焰高。确實,我們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無論到了什麼年紀,都離不開社交。
是以正常來說的話,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會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社交圈子的。但是也有的人生活中沒朋友,親情又很淡薄。
村上春樹說過沒有人喜歡孤獨,隻是不願失望罷了。是以說如果一個人生活中沒朋友,親情又很淡薄,多半是這3種原因。

1.生性涼薄,做人很自私
這世間的人形形色色的,有的人重感情,有的人輕離别,有的人惜利益。
有一種人生來性情就很涼薄,他們并不那麼看重情感,自身也不那麼需要感情。
因為過于涼薄,缺乏共情心理,你和這種人交流相處會覺得在他們身上少了人情味,感覺無論如何走不進他們的心理。
這種人通常對于自己身邊的朋友、親人也沒有很深的依戀。因為能讓這種人會主動聯系,格外牽挂的人少之又少,就很少有能和他們長期保持聯系的朋友、親戚。
對于這個世界,這種人往往就是作為冷眼旁觀者,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說白了,這種人很自私,他們身上既沒有愛的能力,也沒有經營任何感情的耐心。
而且無論什麼時候,這種人最關心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利益。這種人隻想占到别人的便宜,不願意吃一丁點虧。久而久之,身邊也就沒有什麼人,願意和他們保持來往。
2.看透人性,不想逢場作戲
張愛玲說過這樣一句話:
裝扮得很像樣的人,在像樣的地方出現,看見同類,也被看見,這就是社交。
事實上,有的人沒有朋友很早就看透了這個問題的本質。
社交場上,酒肉朋友再多,也隻是濫竽充數,親戚間的噓寒問暖,不過是假情假意。
魯迅先生說過: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深以為然,是以說很多人并不是不想出去社交,也不是沒有與人相處的能力。
而是他們已經經曆了太多,看透了人性裡面的卑鄙與肮髒,沒有逢場作戲的興趣。
3.性格孤僻,不喜歡交際
都說性格決定一個人的命運,這話雖然不完全正确,但确實有它的道理。詩人海子性格從小就很孤僻、不愛說話,不太喜歡結交朋友,更喜歡與書為伴。
其實生活中,我們有的人沒朋友,親情又很淡薄,原因亦是如此。他們性格孤僻,不喜歡交際。這種人往往都是很善良的。
他們親情淡薄不是他們真的不在乎親人,而是他們不是那麼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以及不喜歡輕易流露出來自己的感情。
魯迅先生有句話說得很好: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
這種人沒有朋友,不是真的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願意做他們朋友的人。反而這種人是很有自己的思想和追求,通常活得很透徹,因為他們早就明白以及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倘若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這種人甯願選擇暫時耐住寂寞,一個人孤獨地走下去。
哲學家叔本華有言:大衆皆苦。生活是很不容易的,我們每個人都自顧不暇,為了生存早已疲于奔波。是以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确實并不需要太複雜了。有時候身邊沒有一個朋友,親情也很淡薄,于某些人而言,恰恰是一種怡然自得的相處方式。
因為如果說這種人并非生性涼薄,做人很自私導緻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對自己的親人也比較淡薄,那麼這種人可能隻是經曆過生命的很多無常和痛苦,他們之是以舍棄親情以及友情,隻是為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或者他們隻是想要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總之生活終歸還是我們自己的,最後能陪伴我們的隻有我們自己。一個人生活中沒朋友,親情又很淡薄,可能他們早就明白了這些道理,讓自己盡早适應這樣的生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