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晚,《了不起的媽媽》已獨家上線騰訊視訊。這是一部網生代媽媽在全球内卷背景下的育兒實錄,這也是一部記錄那些在家庭教育、母子關系和個人發展之路上堅韌前行的女性成長史。
有網友評論說,特别了解這樣的媽媽,因為自己也是,也有人說,很佩服茉莉媽媽,培養孩子的大心髒,隻在意孩子是否做到了,努力了。
遍布海内外的教育樣本、沉浸式參與觀察、隻為從最多元的視角還原當下的教育難題。
制作團隊為什麼要拍攝這些媽媽的故事?
在對媽媽們的幕後觀察之中,關于教育、關于媽媽、關于孩子,我們又能收獲什麼新的思考?
《了不起的媽媽》總導演@姜又兮手記
和大家聊聊拍攝背後的故事
《了不起的媽媽》
總導演手記——姜又兮

這是一部關于網生代媽媽在内卷的當下,如何教育孩子,以及伴随教育過程的思考和自我成長的紀錄片。我們制作時秉持的理念就是:做一次切切實實的田野調查與人類學研究,隻是我們調查和拍攝的場域是一個個家庭: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大理,洛杉矶,新加坡,台北,調研的範圍更廣,深圳,香港,福建,河南,日本,泰國,芬蘭……。從中看到不同地區,因為經濟發展,文化和教育體系的差異,對媽媽的教育有不同的影響,而媽媽的教育則影響着和決定着這一代小孩的成長。
中國的基礎教育,在最近這些年的國際評價體系PISA裡,多次名列第一。這其中,教學體系是一方面,家庭,特别是媽媽們的功勞絕對是大大的。在絕大多數中國家庭裡,媽媽是管一切那個人,她們不止保障衣食,付出愛與關懷,還要研究教育政策,觀察孩子的特長,制定發展路線,學習各類教育理論,是陪伴孩子走到十八歲最忠實的支援者,陪伴者,策劃人,喝彩者,發動機。而且她們在這個競争的時代,往往還有自己的工作,事業,要利益社會,奉獻家庭,保持美麗,還要抽出時間做滋養自己提升自己的事情,讓自己更強大。這樣的中國女性,不論她做到或沒做到什麼,堅強的外表下有多少瑕疵或千瘡百孔、連滾帶爬,她們個頂個都非常了不起!我非常敬佩她們!
教育其實是一個極其敏感的話題,雞娃或佛系,全能型媽媽和放羊型媽媽,在多元的體系選擇中,到底走哪條路才是最優解?包括現在教改中到底該因材施教還是有教無類,任何一個話題都可能引起激烈的沖突。
當我們在這麼多家庭深深駐足,看過各種不同的選擇後,感覺這當中其實有兩個大的背景性決定因素,一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教育是不是内卷,競争是不是激烈,由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模式,階層躍遷的方式和難易程度決定的。是以東亞卷,美國一樣卷。在這個大的背景下,每個家庭,每位媽媽,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第二個大的背景,是中國人的文化傳統。中國人講梅花香自苦寒來,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以那種刻苦,堅毅,努力,是滲透在中國人的基因裡的。也許是中國這塊土地,曆史上的多災多難,那種免于饑餓的自驅力尚存吧。
說回到片子,我們選擇的十幾位媽媽們,是各自精彩和多元的:有魔都雞血媽媽,也有完全放手的仙氣媽媽,有放棄國際走公立路線的,也會看到走高端教育路線,卻因為疫情原因使教育難以為繼的,有頂級國際網際網路大廠的海歸媽媽,也有公務員媽媽,有台北街頭面館努力維生的大陸新娘媽媽,也有目标奧運培養花滑小孩的美國華人媽媽,有新加坡殘酷分流體系下的國小生和媽媽,也有灑脫地把孩子放在寄宿,各自精彩獨立的金融媽媽……教育,不止是升學的台階,它是生命曆程,是文化浸染,是用心影響心,可以包羅萬象。比如其中有一個故事,單親媽媽找到自己所愛,卻被叛逆的兒子強烈抵觸,她說,有時候你的天賦就隐藏在你的傷痛裡,如果這樣對兒子是傷害,那麼這傷害也是他必須經曆的成長。去他的心理學理論!最終新家庭很好地融合了。一位大理媽媽說,我永遠要把自己放在第一秩序,隻有我好了,我才會很自然地給到孩子們最好的……,而當學霸媽媽遇到學渣兒子,你會看到,一個真學霸的理性和修養在于,知道什麼是不可以去push的,她焦慮,但仍然可以控制自己不去push。
調研過程中,我們常聽到年輕的媽媽們說,看了很多互相沖突的教育理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當媽媽了,有很多迷茫和焦慮。希望我們這部系列,給出一些參照,這裡面可能有讓你心有戚戚的,可資借鑒的,也可能有你不喜歡的,但我相信這套片子會給更多媽媽力量和笃定,讓你堅持做自己相信對的事。因為,看了這麼多之後,我相信,教育是極其個性的事,沒有最好的教育,大人要做的,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相信自己,也相信孩子,一切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想特别說一點的是,我們采訪了各家小朋友,這是讓我非常非常喜歡的部分(雖然因為篇幅用進來得不多),我發現對同一個事情,媽媽和小孩的看法可能完全不一樣,小孩的視角非常有意思,而且,很令我感動的是,很多時候,孩子比我們想象的,更愛媽媽!是的,人們總是在講媽媽為孩子付出,但孩子也包容了媽媽很多,孩子是了解和愛媽媽的,隻是他們有時候力不能及,做不到你希望的那樣。
十分強烈推薦的一個橋段,是每集最後的獨白,一定要看最後的獨白段!幾乎每位媽媽在這個部分都會淚目,她們對自己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對着鏡頭,說出一直沒有機會表達的愛和抱歉,心結和願望,小時候沒有被重視的痛,看到40+的媽媽,對自己的媽媽說出這樣的話,才知道,我們一直到老,都在渴望着媽媽的愛,媽媽的關切,媽媽的認可。錄這個環節時,幾乎每次導演也會随之淚目。中國人是這樣的民族啊,我們雖然極少直接表達,但親人之間那深切的聯結,愛和關切,是如此激蕩,令人動容。
願這部片,為您帶來開解,釋放,讓您感到愛和豐盈,感恩和媽媽們相遇,見證她們這一程的故事和風景!這個春天,無論身在何處,都願你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制作團隊簡介
姜又兮(總導演)
總導演姜又兮,原鳳凰衛視制作人。制作過大量有社會影響的各類型紀錄片。主要作品《鐵馬冰河—東北解放戰争全紀錄》、《生死對決—淮海戰役全紀錄》獲得紀學委十佳紀錄片獎,鳳凰衛視年度最佳紀錄片獎,《中國空軍秘檔》獲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最佳導演獎。《我的留美日記》也即将在騰訊上線。
孫照輝(導演)
孫照輝(筆名:阿避):曾任鳳凰衛視編導,主要作品《穿越風沙線》《尋找遠去的家園》《中國知青民間記憶之紅土地篇》《唐人街》(獲第九屆中國電視紀錄片學術獎)等。
周航(導演)
紀錄片導演,剪輯師。作品《移山—新生》,曾獲紐約電視節紀錄片最佳剪輯獎。
楊澤中(剪輯師)
導演,剪輯師。曾參與多部廣告項目的剪輯及特效工作,紀錄片《不老》入圍2021 First電影節最佳紀錄片單元。
李家亨(制片)
法國ESRA電影學院,編劇與導演碩士。曾參與項目:電視劇《殺八方》;法國“科西嘉和地中海偵探故事節”《藝術不死》等。
每周四21:00 騰訊視訊
《了不起的媽媽》
發現媽媽的力量 看見女性的智慧
想與一群熱愛紀錄片的夥伴
一起交流嗎?
歡迎添加紀同學微信 TXjilupian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