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馮恩昌:張克奇及他的鄉情散文

馮恩昌:張克奇及他的鄉情散文

張克奇及他的鄉情散文

作者 | 馮恩昌

張克奇在臨朐師範學校讀書時期,剛剛開始文學創作,就經常參加縣文聯舉辦的文學講習所。那時我擔任縣文聯主席,他聽課時我們常常見面。學校畢業後,他在縣城東苑國小、龍泉國小當教師,縣裡部分文學愛好者自發到我家聚會,交流創作經驗,他是骨幹之一。那個年代,他主要從事散文創作。在學校教學的日子裡,業餘創作一些短小精悍的散文,不斷地發表在省、市級報刊。人品與作品的影響,使他在縣文藝界初露頭角,名聲擴大,不斷成長起來,引起縣委宣傳文化部門的關注和重視,同我縣作家祝紅蕾一起調入宣傳部,他被安排在縣文聯,還兼任着宣傳部研究室的材料撰寫工作。

他後來擔任了縣文聯任副主席和作協主席,在大力開展文聯工作,培養我縣文學創作隊伍的同時,努力奮鬥開創自己的文學創作業績,提升自己的創作水準。近幾年來,協助文聯主席,在全縣成立各種文藝協會20多個,并長期開展了兢兢業業的工作,不少協會開創了新局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省、市表彰獎勵。本職工作之餘主持的作協工作,成效突出明顯,創辦了文學刊物——《臨朐文學》,已出刊十幾期,組織骨幹作者為縣鎮和企業采風30多次,撰寫文章800多篇,促進了全縣各項工作,受到上司表揚。幾年來,在培養創作隊伍方面,做出一定貢獻,推薦發展市級作協會員20多名,省級8名,中國作協2名,引導鼓勵出版文學書籍20餘本,撰寫序言和評論文章30餘篇,協同志願者協會積極開展文藝志願服務,活躍了全縣群衆文化活動。

馮恩昌:張克奇及他的鄉情散文

張克奇從事文學創作二十多年,前進是突飛猛進的,傾情付出了心血,充分發揮了天質才華,早在年輕時代的三四十歲,已在全國文壇享有名聲,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成為省裡的創作拔尖人才。由廣州出版社出版了20萬字的散文集《在黑夜裡醒着》,安徽出版社出版了23萬字的散文集《和一棵樹說了一下午的話》。他的鄉情散文,在《散文》《散文百家》登載多篇,被《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選載2篇,多次獲獎。他和祝紅蕾已兩次入選濰坊市簽約作家,市文聯、作協在我縣首次召開過她倆的簽約作家座談會,省《時代文學》主編親臨此會。去年底張克奇還被吸納為山東省作協簽約作家,是濰坊散文類唯一的一個。

去年年終,從山東作協傳來喜訊,張克奇的單篇散文《一個村莊與一條河流》獲得全國孫犁散文獎,為全省五位作家獲獎者之一,咱們濰坊唯一的一位。這是我縣文學史上散文創作獲得的最高獎。孫犁是大陸有名的散文、小說大家,孫犁文學獎已舉辦30屆了,散文類評選三年一次,我縣張克奇的散文終于獲獎,我作為他的文友,曾經的老文聯上司,為他的最高榮譽倍感高興,熱烈祝賀。他的這篇散文,以我縣的汶河,建高崖水庫,他的故鄉趙莊搬遷為背景寫的散文,篇幅8000多字,大寫了村民對家鄉的懷念留戀之情,和國家在水利建設中,給人們生活等各方面的扶持,以及家鄉新的變化。張克奇的這篇散文,他在寫作上下了很深的功夫,早先寫過初稿,在《山東文學》發表前又下功夫重寫了一遍,并進行了反複修改。做到了主題明确,文字清新,對事件寫得詳盡,對其中的故事能展得開,對讀者感染力很強。這篇散文采用的素材,落在了寫散文的高手裡,如果讓小說家掌握了,也許能寫出一部很好的長篇小說。

馮恩昌:張克奇及他的鄉情散文

張克奇的鄉情散文,寫作範圍很廣泛,有反映全縣自然面貌的山水篇,沂山、嵩山、老龍灣、石門坊,都發過不少有影響的名篇,故鄉趙莊一帶的親情,鄉史、村史、家史,遺留下的鄉情;全縣的建設典型、淌水崖水庫、牛寨、薰衣草景區、北黃谷、隐士等,都留下了生動詩意的筆迹。許多精短的散文,如《擊中我生命的那些碎片》《南山問路》《村口的月亮》等,都登上了檔次很高的報刊。至于,他的散文寫作手法,語言的生動樸實,獨具的鄉情特點,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說起來,張克奇從事文學創作也有幾十年了,在縣裡稱得上老作家了。寫作的作品夠多了,寫作經驗夠豐富了,在本縣文藝界也屬于上司層和作者群中的帶頭人物,并蘊藏着很好的創作潛力。我作為一個老文學作者,期盼他和縣裡其他骨幹作者和名家們,敞開胸懷,放遠目光,不要把文學創作視為個人的事情,要奮鬥不息,最大限度的發揮愛好和智慧天才,把全縣文學創作推向全國文學高峰。

馮恩昌:張克奇及他的鄉情散文

馮恩昌,1937年生于山東臨朐。曾任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散文學會理事、中國鄉土詩人協會常務理事,全國田園派著名詩人、作家,“農家小院派”代表,被譽為東方詩神。作品多次在國内外獲獎,曾獲亞太地區民間文藝最高獎“金飛鷹獎”終身成就榮譽稱号,被評為世界文化名人、國家一級藝術家稱号,馮惟敏傳說傳承人,已出版文學專著23部,《糖葫蘆》《故鄉蟬歌》,選入全國全日制中學閱讀課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