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其實是一場修行

讀書,其實是一場修行

01

中國人對讀書,一向抱有實用主義的态度。

宋真宗趙恒同學就寫過一首著名的《勵學篇》,說“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反正,書裡啥都有。書讀好了,要啥有啥。

是以,“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既然書裡要啥有啥,那你就好好讀書吧!

這樣的勸學,比荀子的勸學簡單粗暴,直截了當。

02

其實讀書這個詞有不止一個含義,可以指閱讀,也可以指上學或學習。

前者的功利性較少,後者則承載着一定的功利性目的,因為後者往往和世俗的名利與前途連接配接起來。

兩者有時候一樣,有時候不一樣。

比如在宋真宗的眼裡,看四書五經算是讀書,但看《西廂記》估計不算,看《紅樓夢》也不算。

而我們在茶餘飯後、工作間歇,捧起一本《紅樓夢》來讀,那是實打實的讀書了,如果讀四書五經,當然也算。

03

從閱讀的意義上講,讀書是“無用”的。

至少,“用處”不大。

書中既不會有千鐘粟,也不會有黃金屋,我們讀的書,不會變成現實的名和利,不會換來做飯的柴和米。

甚至,有時候還會起反作用。

因為一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這邊用的多了,另一邊用的就少了。

想做社交達人,呼朋喚友多組織幾個飯局,肯定比悶在家裡讀書強;想在仕途上快速進步,往上司家多跑跑也肯定比悶在家裡讀書強。

在現實的世界裡,書卷氣,絕對不如銅臭味,更不如權柄香。

讀書,其實是一場修行

04

讀書是自己的,和世俗的利益無關,和别人的眼光無關。

獲得《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冠軍的快遞小哥雷海為,在緊張的送外賣之餘,他把所有的碎片化時間都用在了背詩上。

在商家等餐的時候、在路上等紅燈的時候、甚至騎車在路上的時候,他都在吟詠古人的詩句。

讀詩和送外賣,本身風馬牛不相及,但在雷海為身上,卻完美地統一起來。

雷海為說:“每當吟誦起古人那些優美的詩句,我心裡總是無比舒暢。”

他喜歡上讀詩的時候,還沒有《中國詩詞大會》這檔節目,他多年如一日地讀和背,隻因為他愛,隻因為他高興。

這樣的讀書,才是真讀書。

05

真正的讀書,其實更像是一場修行,一場自我内心的修煉。

讀書帶給我們的,是和作者跨越時空交流時的那種愉悅,是和先哲聖賢名人高士思維碰撞出火花後的滿足。

讀書,可以讓我們在這個紛擾的世間,尋找到安放心靈的一方天地。

讀書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物質上的富足,但可以讓我們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無比豐盈。

明珠絮語,以教師和家長的雙重視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長的教育困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