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寶媽們的私信,提問寶寶在萌牙的時候有幾個症狀,容易出現哪一些現象以及如何寶寶煩躁時如何緩解他的不适感,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下:寶寶在萌牙階段出現的幾個不适症狀,家有幼齡寶寶的爸爸媽媽們趕緊收藏起來吧。

寶寶從母體出生的時候,口腔内是沒有牙齒的,正常的寶寶一般會在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的,但是個體存在差異,根據不同體質的寶寶,牙齒萌出的時間也存在較大差異,通常一周歲以内萌牙都屬正常現象。
寶寶萌牙期容易出現的症狀:
1、寶寶口水明顯增多萌牙過程會,會刺激牙龈神經,進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嬰幼兒不會有意識吞咽口水,就會表現出口水很多、老流口水的現象,有些寶寶口周的皮膚不斷受到口水的浸泡,可能會長出皮疹甚至粗糙皲裂。
2、啃咬東西
常見的表現就是嬰兒喜歡拿自己的手伸到嘴裡去啃,會用手指摳或抓撓牙龈部,特别喜歡啃東西,見到人就啃人,見到物就啃物,特别是可以碰到的玩具、嬰兒床的圍欄等物品,這是因為牙齒萌出時會對牙龈神經造成刺激,寶寶的牙龈會是以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癢、牙龈疼痛等。
3、心情煩躁
寶寶表現為經常哭鬧、煩躁和易怒,并且有時候會用手指去指口腔裡面的牙龈,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牙齒在牙龈準備萌出的時候,穿透牙龈而導緻牙龈暫時性地發生發炎,寶寶感覺到了疼痛,特别是當乳牙慢慢頂出牙龈時,疼痛可能會加劇,寶寶容易出現啼哭、煩躁不安等症狀。
4、胃口變差
有些寶寶會在萌牙的過程中飲食變差,在喂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拒絕一些常吃的輔食和奶粉,此時細心觀察寶寶牙龈,可能會發現嬰兒的牙龈上露白了,這個多半就是寶寶開始長牙了。
5、萌牙血腫
有的寶寶在萌牙的時候,會在牙龈部位可能有大小不一的腫包。這種小包醫學上被稱為“萌牙血腫”一般都是正常生理現象。随着奶牙萌出,腫包也就逐漸消退了,這時候是不需要人為幹預或治療。
6、睡眠品質下降
寶寶萌牙的時候會影響睡眠,特别是在萌出第一顆牙和磨牙時,疼痛會讓寶寶突然在夜間醒來,爸爸媽媽這時候不要急着哄他或喂食,要看看他自己能否自己安定下來,避免過度投喂增加寶寶腸胃負擔。
7、發燒腹瀉
有些寶寶因為體質較弱,容易在出牙時發燒或腹瀉。若孩子出現發燒症狀,此時隻要體溫未超過38℃并且精神、食欲都較好,新手爸爸媽媽們可以不用過于擔心,但寶寶拉肚子嚴重,請及時就醫,需求專業指導建議。
寶寶長牙過程是孩子人生的一個新的裡程碑,标志着他又進入一個新時期啦,但是幾乎每個寶寶在長牙期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适,使得新手爸媽們措手不及。這時候,家長們要多點耐心做好護理工作來幫助寶寶一起度過長牙期哦!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寶寶萌牙期間,爸爸媽媽們可以給孩子減緩不适感的幾個小技巧:如何減緩寶寶的不适感:
1、母乳喂養:堅持母乳喂養對寶寶的牙齒發育最為有利
2、冷敷:可用冷毛巾冰敷或讓寶寶嚼些清涼的東西,這樣不僅有助于舒緩發炎的牙龈,還能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3、适量使用磨牙産品:爸爸媽媽們可以買一些牙膠或磨牙棒之類的産品讓寶寶咬,注意控制時間,這樣可以緩解不适,還能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4、清洗按摩:新手爸媽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濕潤的紗布巾幫寶寶按摩牙龈,幫助寶寶緩解出牙時的不适,促進乳牙的萌出。
5、多點耐心:在寶寶“萌牙”的階段,非常需要父母的鼓勵和愛護,父母應該從擁抱、親吻開始,讓寶寶感到舒心。
那麼如何給剛長牙的寶寶清洗口腔?
乳牙萌出後,一定要注意乳牙的清潔,餐後給寶寶用清水漱口,并用牙刷給寶寶刷牙。
1、清潔用品:紗布、紗布巾、棉簽或海綿棒,也可以開始選擇合适的乳牙刷,刷頭要夠小,刷毛要夠軟。
2、清潔姿勢:媽媽坐在椅子上,把寶寶抱在腿上,讓寶寶的頭稍微往後仰,用幹淨的紗布蘸點清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龈和長出來的牙齒。
3、清潔時間:每次喂養完都要清潔口腔或者讓寶寶漱口,每天早晚清潔一定要非常認真仔細,尤其是晚上臨睡前的清潔。
寶寶長牙期遇到的不适常常會讓爸爸媽媽們感到擔心,但是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不适感,讓寶寶安全開心地度過長牙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