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一篇報道《封控區志願者寫信遙祝兒子生日快樂:“爸爸當完‘大白’就回家!”》在朋友圈中傳播,這篇報道的主人公,崇川市場監管突擊隊隊員蔣林為中沙社群中南世紀花城一期和世倫橋社群世濠花園的兩幢疫情封控樓志願者,無法回家。而當日,正是他兒子蔣衛10歲生日。蔣林以“生日快樂,我的男孩!爸爸當完‘大白’就回家”為題,寫了一篇富有真摯情感的家書,讓人淚目。

爸爸你的背影真帥
在蔣衛10歲生日那天,蔣林被調往觀音山,支援當地疫情防控工作。在第一次沒有爸爸的生日晚宴上,目前在市實驗國小三(4)班學習的蔣衛心中,爸爸仍舊是一個“英雄”。在這位十歲的孩子心中,可能無法完全了解爸爸逆行向前的初衷和緣由,但為了讓爸爸放心,也為了向爸爸訴說自己對他的想念,寫一封回信,成為那晚蔣衛最重要的事。
蔣衛在信中寫道:“10歲生日當天收到您寫給我的信後,我第一時間和媽媽一起分享了您的這封信,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讀着讀着,媽媽的眼角卻泛起了淚花。我猜:她肯定是被你的信感動到了。放心吧!我現在是家裡的小男子漢,我會替您擦幹她的淚水,會替您給她愛的抱抱……”
在信中,蔣衛将自己對爸爸的思念,以及在家中挺身而出,為媽媽分憂一一叙述,雖然文字青澀,但是情感真摯。
在回信的最後,蔣衛除了告訴爸爸自己還有一些願望等爸爸回來再告訴他外,還說:“你(爸爸)穿着‘大白’挨家挨戶送物資的背影很帥哦。”
親愛的,兒子長大了
蔣衛的媽媽衛林靈是實驗國小的一名數學教師,自從4月1日我市部分中國小開展線上教學活動以來,居家的衛林靈工作量隻增未減。孩子爸爸堅守在抗疫一線,孩子媽媽又何嘗不是堅守在教學一線呢?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也作為一名妻子,衛林靈在居家工作時,也獨自擔起了家庭重任。雖然和丈夫相别已有近十日,雖然兒子的十歲生日宴,丈夫無法參加,但衛林靈卻從這次特别的十歲成長禮中,除了看到兒子的甜蜜,更欣慰孩子的成長。
她在信中寫道:“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謝你為兒子诠釋了行動者的意義,那個‘責任與擔當’的種子已在他心中悄悄生根、發芽。”她告訴自己的夫妻,兒子開始懂事了,開始了解媽媽了。雖然4月17日她和兒子沒有外出,僅僅利用家裡的十來個氣球幫兒子布置了一個簡單的“生日宴”。但衛林靈能感受到兒子的高興和滿足。是以她在信中說:“我們的兒子是不是長大了。”
期待你們一邊看花,一邊歸來
“為什麼呀?”這是蔣衛的班主任周偉麗對這個孩子的印象之一。周偉麗說:“三年的相處,這個孩子性格活潑,純真呆萌。因為孩子爸爸媽媽對他要求比較高,是以有時候爸爸媽媽的要求他有點不了解時,就會來問我,而問題的最後,總要加上‘為什麼呀’這四個字。”
在周老師的介紹中,蔣衛是一個喜歡恐龍和奧特曼,有英雄情結的孩子。她記得蔣衛的座位附近有一位男孩名叫宣宇辰,因為兩個孩子夢想相近,但有英雄情結的蔣衛,總會主動去幫助宣宇辰,一來二去,兩個人就成為了好朋友。
你們在前方和病毒做鬥争,我們在後方不讓你們操心一分。“陌上花已開,可緩緩歸矣。”随着書信的到來,必是春暖花開。在後方的家人們,期望你們能一邊看花,一邊歸來。
信件原文
親愛的爸爸:
您好!
10歲生日當天收到您寫給我的信後,我第一時間和媽媽一起分享了您的這封信,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讀着讀着,媽媽的眼角卻泛起了淚花。我猜:她肯定是被你的信感動到了。放心吧!我現在是家裡的小男子漢,我會替您擦幹她的淚水,會替您給她愛的抱抱……
雖然我還并不太了解您信中提到的“成長路上的養分”、“人生征途寶貴的财富”是什麼,但媽媽告訴我,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您要履行好一名人民公仆的責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對于您不能回家陪我過十歲生日,我和媽媽都能了解你,也非常支援你。從我記事起,您一直是我的榜樣,危難時候挺身而出的你、關鍵時刻從不掉隊的你,我想這就是男子漢的責任與擔當吧。
爸爸,我在媽媽手機裡看到您忙碌的身影,有時是清晨,有時是深夜……您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很多叔叔阿姨爺爺奶奶都在和您并肩作戰,我想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像您這樣的行動者,才有了人們期盼的歲月靜好。對了,偷偷告訴你,你穿着“大白”挨家挨戶送物資的背影很帥哦!
爸爸,請您放心,我會認真參加線上學習,争取每次送出的作業能被評為模範作業。另外,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會做到不外出、不串門、不聚集,不給國家添麻煩!
爸爸,你知道我許了什麼願望嗎?等您回來後,我再告訴您!
永遠愛您的兒子
2022年4月18日
親愛的蔣先生:
展信悅!
雖然你的信不是寫給我的,但我還是“自作多情”的給你回了這封信。
十歲,人生路上一個新的起點,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我想,兒子的十歲成長禮,除了有分享蛋糕的甜蜜,更應該有銘刻精神的成長。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謝你為兒子诠釋了行動者的意義,那個“責任與擔當”的種子已在他心中悄悄生根、發芽。
感謝你們機關的暖心之舉,讓特别的生日禮物定格在了4月17日,也許這時候讀你的信,兒子還不能識得其中滋味,長大後的他再讀你這封信應該已是文中人。
感謝我們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一份默契、一份平淡、一份了解,讓兒子知道了什麼是簡單的生活、平凡的幸福。
兒子特别的“幸運”,他的十歲生日正好是在周末,如果換成工作日,你不在家,我又忙于線上教學,還真會“怠慢”了他。還好,這段時間兒子特别懂事、特别能了解我,他明白我每天清晨螢幕前的守候,明白我為什麼每天以飽滿的狀态和高漲的熱情進行線上教學,明白我為什麼與他的老師們激烈讨論,明白我為什麼與那些不認識的叔叔阿姨們打那麼長時間的電話……
生日當天,沒有外出,僅僅利用家裡的十來個氣球簡單的幫他布置了“生日宴”,但他也很高興,也很滿足。你說,我們的兒子是不是真的長大了?
你平凡的另一半
2022年4月18日
文|記者 沈樑
END
來源:南通釋出 編輯:王婷 實習編輯:季佳芊
歡迎廣大網友積極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