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專業隊,打球是這樣的:發球反手擰反手反手反手正手結束

業餘打球,更多是這樣的:發球搓球搓球搓球搓球正手拉起來結束。一闆過的球占比還是很大的。
那麼就有了一種觀念,認為業餘球友多練練一闆過的暴力拉球,比訓練連續性的“成本效益”要高。
真是這樣嗎?
國球彙君認為,這個觀念是一個僞命題。
道理很簡單,如果連基本的低品質拉球都做不到穩定,又何談高品質的穩定性?
如果上來就咣咣練習暴沖下旋球,實戰當中也就真成了“一闆定乾坤”,雖然會有拉上台的好球,但可能拉10個球才上台2、3個,如果從穩定多闆數拉球練起,結果肯定會大相徑庭。
是以,适合業餘球友練球的順序應該且一定是:先在比較慢的速度下進行定點練習,尤其是練新技術時,絕對不能發力!首先就是要求穩,而且不是兩三闆的穩定,得是二三十闆的穩定才行!
很多業餘球友經常打兩三闆就老想發力,結果比賽中失誤連連,不但浪費了寶貴的練球時間,打比賽還赢不了球。這是因為兩三闆的拉球,是建立不起來肌肉記憶的,再加上賽場上來球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當然很容易失誤。
等有了二三十闆的穩定性後,依舊不要練發力,練什麼?練移動。
練移動擊球的時候,就開始貼合實戰了,前後移動、左右移動,都是在鍛煉我們打球的節奏感、手腳配合,以及應變各種位置來球的能力。
移動擊球之後,才到了練發力的環節,到了這個階段,你會驚喜地發現,發力變得容易多了,不管是加摩擦還是加撞擊,都要比一開始就練發力要順暢得多!能練到這個環節的人,一定夠得上“業餘高手”這個稱呼了。
暴沖需謹慎,回頭要趁早,各位小夥伴們趕緊拿多球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