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5歲之後,進階打勞工蔣凡何去何從?

35歲之後,進階打勞工蔣凡何去何從?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伯虎财經,作者|唐伯虎

35歲之後,進階打勞工蔣凡何去何從?複旦畢業,早期創業者,28歲實作财務自由,傳說中的阿裡“太子”……

這些标簽貼在掌舵淘寶5年之久的蔣凡身上,注定了他離開淘寶的時候必然引起外界的注目。

“太子”轉崗

最近,蔣凡卸任淘寶、天貓、迅犀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正式告别傾注了7年精力的淘系。

事實上,變動早在去年底就開始了。阿裡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于2021年12月初釋出了一封内部信,宣布公司更新“多元化治理”體系。

所謂的“多元化治理”,其實是把原來分散的業務闆塊大刀闊斧地做了整合,包括将淘系平台(包括淘寶、天貓和阿裡媽媽)、B2C零售、淘菜菜、淘特和國内貿易(CBU)等業務整合到“中國數字商業”闆塊中,由戴珊負責;将全球速賣通、國際貿易(ICBU)等業務歸整到“海外數字商業”闆塊,由蔣凡負責。

這是繼2015年的“大中台”以後,阿裡巴巴在組織架構上的又一次重要調整。

對于牽涉其中的重要人物,大家當然也十分關注。彼時,外界的焦點主要在戴珊——這位跟随馬雲創業的老将,在過去5年中負責的業務包括阿裡巴巴國際站、速賣通以及淘特和數字農業等等。

大淘系在阿裡内部是最強勢的業務闆塊。今年2月阿裡釋出的2022年财年第三季度财報中,“中國零售商業”營收貢獻比例高達69%。

戴珊執掌大淘寶,在外界看來是她成為阿裡“新二号人物”的信号,也是以讓她收獲了前所未有的熱度。

相較而言,一度被傳為“阿裡太子”的蔣凡出走淘系、轉戰海外多少帶上了點失意的色彩。

在此之前,蔣凡的人生經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其大學畢業于複旦大學計算機系,曾在谷歌中國工作,還在2010年創辦了移動開發者服務平台友盟。

2013年,阿裡巴巴以8000萬美元收購友盟後,蔣凡進入阿裡巴巴工作。這一年,他才28歲。

尋常年輕人還在為職業道路迷茫的時候,他已經完成了入職大廠、創業、财富自由幾個跨越,堪稱“天選之子”。

蔣凡在淘寶的工作經曆也有很多閃光點。他從2014年開始在淘寶工作,主導搭建了千人千面的“猜你喜歡”推薦系統、成功布局淘寶直播。

此次履新前,蔣凡同時掌管淘寶、天貓,以及阿裡媽媽,把淘寶月活使用者從2017年的4.48億增長到了高峰期接近8.5億(加上天貓超9億)。

他握住的是最靠近阿裡“心髒”的業務。也是以,調任相對稚嫩的海外數字商業闆塊的消息傳來,蔣凡被邊緣化的聲音不絕于耳。

然而,把調動單純視為“流放”,真的合理嗎?

進入瓶頸期

大淘寶依然穩站國内電商平台第一梯隊,蔣凡的工作其實沒有重大失誤。

不過,淘系電商這兩年的處境不複從前也是現實,且目前來看蔣凡在内部管理方面還是不夠強勢。

從國内電商行業的市占比來看,盡管阿裡在國内電商中仍然穩坐TOP1的位置,但相比巅峰時期的75%,阿裡的市占率已經連續5年出現下滑。

可能有人會說,這幾年京東、拼多多、蘇甯易購等多個平台迎頭趕上,瓜分市場是很正常的,跟蔣凡有什麼關系?

說說京東和拼多多,前者有物流和品質背書,後者的平價是很大的亮點。我們可以看到,拼多多的市占比在2019年為6.1%,到2021年增長到15%。

實際上,這些平台是在“二選一”被嚴令禁止之後,才改變了一直以來被淘寶牢牢壓制的局面。

另外,抖音、快手等後起之秀的直播模式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讓它們在電商市場得以分到一杯羹,并且至今仍然處在上升期。

相比之下,阿裡如今52%的市占率雖然還是獨占鳌頭,但下滑趨勢難以逆轉。作為淘系電商曾經的掌舵人,我們很難說這種現象跟蔣凡毫無幹系。

更何況,大淘寶也确實有一些被诟病已久的問題。

以商家營運為例,在淘系平台的流量配置設定機制下,中小商家幾乎是“夾縫中求生存”。門檻較高的天貓,将很多中小商家拒之門外,而淘寶雖沒有門檻,卻将大部分流量分給了天貓(天貓的品牌客戶投放實力往往更強)。

對于實力不夠強悍的商家,需要付出更高的營運成本才可以在淘系平台占據立足之地。

是以一些獨幕喜劇牌或者新興潮牌在淘寶、天貓很難出圈,也隻能轉戰其他平台。品牌尚未成熟的工廠可能選擇拼多多,潮牌可能進駐得物,各自找尋它們的目标消費者,有個性化需求的使用者也随之出走。

于是我們可以看到,淘寶的月活使用者雖然還是最多的,但後起之秀們也在加速發展。

淘寶的瓶頸也是蔣凡的瓶頸。我們重溫一下蔣凡過往的工作經曆,不難發現他是技術出身,創業後做了多年管理工作。

但是他對細節上的軟功能不甚在意。比如,2020年微信宣布支援修改微信号後,使用者們向淘寶喊話希望能修改會員ID,然而淘寶卻選擇用置頂博文“不改”硬剛。

再比如,此前消費者在淘寶的退貨退款操作,200元以上的訂單在商家未發貨前需要商家手工稽核。

然而,如今電商平台均已搭建了直播、社群等“基礎設施”,平台之間的競争轉向了拼商家和使用者的留存率和轉化率,這就要求平台強營運、重體驗。

從這個意義上了解,蔣凡繼續留在大淘寶多少有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相較而言,海外市場對于阿裡來說方興未艾,正需要蔣凡這樣具備開拓性的前鋒。

對蔣凡來說,是好事嗎?

今年4月,擔任京東集團總裁僅半年多的徐雷,接任劉強東的京東集團CEO職務,正式走到台前。

徐雷曾經曆過二次入職京東,早期還在一些營銷方向上,例如618的布局等等無法獲得董事會的了解,但最終用市場反應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2020年7月,陳磊接棒黃峥,擔任拼多多CEO,把拼多多從燒錢換規模的路線轉道向農業研發和利潤率的提升。

這些曾經同為電商平台的“二當家”們雖各有風格,但總體的職業路徑是很穩步上升的。

蔣凡是個例外,曾經被視為“阿裡太子”,如今即将派駐海外。對他而言,掌管海外業務是好事嗎?

首先,全球市場的體量确實是誘惑力極強的一塊蛋糕。根據eMarketer,2021年全球電商銷售額為4.938萬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增長到5.542萬億美元,而到2025年可能會實作7.391萬億美元。

沒有人會拒絕以萬億美元為增長機關的市場,阿裡更是如此。

不過,現實情況是,全球電商行業玩家衆多、格局複雜。從行業生态來看,有第三方平台如亞馬遜、ebay等,阿裡的速賣通也算一個;有自營類平台如SHEIN、JOY BUY等;營銷類服務商有Facebook、YouTube、Tik Tok等等。

阿裡在“海外數字商業闆塊”布局了多個平台,包括速賣通、阿裡巴巴國際站、以及Lazada、Trendyol及Daraz等衆多子公司,其在海外市場年度活躍買家在2021年也出現了突破3億。

但從營收來看,阿裡的海外業務無論是在内部還是行業内,都不算突出。

2022年财年第三季度的阿裡财報(也就是2021年第四季度)顯示,阿裡總營收為2425.8億元,其國際業務營收雖同比增長18%,但隻有164.49億元。

另外,從行業内橫向對比,亞馬遜同期收入超千億美元,是電商市場妥妥的“巨無霸”;ebay同期營收為26.13億美元(折合人民币166.53億元)。

造成阿裡在海外“不上不下”的原因,固然有對于海外市場不夠熟悉的因素,但管理權分散也是重要一點。

比如,戴珊分管速賣通和阿裡巴巴國際站,曾任螞蟻金服CEO的彭蕾負責Lazada等業務,幾個“兄弟”平台各自為政,很難發揮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是平台發展戰略的問題。阿裡這些年對海外電商的投入很多,包括投資入股了Lazada、Trendyol等多個平台,但是回報始終不夠理想。

以原本在東南亞地區獨占鳌頭的Lazada為例,阿裡在2016~2018年多次對其增資,投資額超過40億美元,對其寄予厚望,但控股後阿裡對當地市場打法不夠熟練,Lazada的通路量從2018年開始逐漸被Shopee反超,頹勢顯露。

海外市場形勢更為複雜,阿裡面對殘酷的鬥争,着實需要一個年富力強、富有開拓精神的高管來統籌“海外數字商業”這個闆塊。

蔣凡曾經被張勇誇贊過“始終保持創業者的沖勁,在整個淘系無線化更新過程中起到了核心驅動作用”,确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對于蔣凡而言,他在淘系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期。

何況,2020年其出軌事件爆光對阿裡造成了不良影響後,蔣凡被取消了阿裡合夥人身份、職級降一級,在2年後到新崗位出征海外市場,一個是無奈——阿裡在國内已經是電商“頂流”,蔣凡并沒有更好的選擇,除非重新創業。

不過,從他2013年在尚未通知投資人的情況下獨立決定賣掉友盟,能看出蔣凡對于自己的定位并不是堅定不移的創業者,再次創業需要更多毅力。

在阿裡體系内部去到海外市場,則不失為“戴罪立功”的機會。畢竟整合後的“海外數字商業”闆塊在全球市場已經有了較大的規模優勢,很有希望再上一層樓。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外市場複雜的形勢下,如果蔣凡無法讓海外闆塊獲得長足發展,他也很難回到阿裡的中心位了。

蔣凡在淘寶負責人的位置上坐了5年,彭蕾負責Lazada也已經4年。一旦業務開拓失利,蔣凡可能也會在海外數字商業負責人這個位置經曆5~7年的沉澱期。

到那時,1985年出生的蔣凡已經接近45歲,不再年輕了。

參考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蔣凡真的會離開阿裡“權力中心”嗎?

钛媒體:阿裡組織大調整:蔣凡調任海外業務,戴珊接管國内淘寶天貓

連線Insight:阿裡海外市場久攻不下,蔣凡能不能打赢新戰役?

三易生活:終于來了,淘寶測試會員名修改,4月下旬前将擴大覆寫人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