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兒子背叛婚姻,沒有錯”:男人的背叛,往往源于父母三觀不正

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

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我兒子背叛婚姻,沒有錯”:男人的背叛,往往源于父母三觀不正

《伊索寓言》:“天生要做壞事的人,如果找不到漂亮的借口,就會明目張膽地去作惡。”

沒有誰生來就是壞人,壞人都是在後天慢慢形成的。

更具體一點來說,壞人的邏輯、認知、三觀和思維方式,并非與生俱來,而是身邊有壞人,或者在壞人陪伴的環境中長大,漸漸被熏陶成了壞人。

壞人分兩種:一種是狹義的壞人,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為非作歹的人;另一種是披着好人外衣的壞人,外表看起來是好人,但骨子裡壞,三觀不正,跟他們相處了就會發現他們不說好人,而且就算你跟他們撇清了關系,他們也沒有輕易放過你。

結合婚姻來講,有些婆婆就屬于這樣的壞人,她把自己的孩子教壞了,卻不認為自己的孩子有錯。孩子犯了錯,她會把過錯歸咎于别人。這樣的人對于好人來說,是無法忍受的。

下面這個女人的婆婆就是上面那種人,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故事。

“我兒子背叛婚姻,沒有錯”:男人的背叛,往往源于父母三觀不正

東林老師,您好:

有人說,男人背叛婚姻,是因為男人不自覺;有人說,男人背叛婚姻,是因為男人天生是壞人。而在我看來,男人的背叛,跟父母三觀不正有直接關系。

我前夫背叛婚姻,就是因為我婆婆三觀不正。

因為我們是相親認識的,沒過多久就決定結婚了,是以很多準備工作我來不及做,隻是祈禱自己的婚姻别出問題。

為了確定婚姻順利,我努力扮演好妻子,好兒媳,好嫂子,用扶貧的方式為婆家人付出,為他們花錢,滿足了他們的各種要求。可即便這樣,我還是遭到了背叛。

如果隻是我前夫背叛了婚姻,婆家其他人不摻和,我可能會願賭服輸,認為自己遇人不淑,畢竟我婚前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

而事實卻是,我前夫背叛婚姻以後,我婆婆迫不及待跳出來跟我說:“我兒子背叛婚姻,沒有錯!肯定是你有問題,你不是好妻子,否則他如果對你滿意,不可能背叛婚姻。是以,你沒資格指責他!”

我對天發誓,在此之前我什麼也沒做,隻是在思考要不要離婚。可她卻自認為能預判我的預判,先下手為強,認為隻要堵住我的嘴,我就無話可說了。

我不是容易動搖的人,也不是容易被說服的人。如果她說的話合情合理,我會認真思考;但她的話很明顯不合理,是在護犢子,是在替她兒子狡辯,是三觀不正的表現。

我氣不過她憑空貶低我,反問她:“我有什麼問題?跟你兒子結婚以後,我幾乎是給婆家當牛做馬,這樣也不對嗎?就因為我立志要做賢妻良母,就導緻他背叛婚姻了?你憑空捏造這種謊話,就不怕閃了舌頭嗎?”

她開始耍無賴:“反正就是你不對,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要多,天底下的男人背叛婚姻,都是因為家裡沒有好妻子!”

她自作聰明認為這樣就可以讓我不敢離婚,結果卻弄巧成拙,給我離婚的念頭增添了一個有力的支點。隻是男人背叛的話,我會猶豫;但加上“婆婆三觀不正”這個事實,我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必須離婚。

我本以為離婚可以讓我解脫,誰曾想,離婚之後又被婆家人惡心了一次。

小姑子打電話給我,開門見山:“我沒有生活費了,快給我轉兩萬!”

我說我離婚了,扶貧結束了。但是,我們的對話卻沒有是以結束,她說:“我知道你離婚了,正因為我知道,是以才問你要錢。因為你跟我哥的離婚财産配置設定不均,對我哥不公平,我媽讓我問你要錢,說你欠我們家的錢必須還回來!”

又是婆婆,她真的是陰魂不散!我都已經離婚了,她竟然還不放過我!

她認為兒子背叛婚姻沒有錯,等于變相縱容;我明明隻拿走了屬于我的财産,她卻認為她兒子吃虧了,慫恿她女兒問我要錢。種種問題都表明:我前夫和小姑子的錯誤行為,都源于婆婆三觀不正,在我看來是鐵定的事實。您覺得呢?

“我兒子背叛婚姻,沒有錯”:男人的背叛,往往源于父母三觀不正

東林夕亭情感建議:

教育學中講“兒童道德發展階段”時,提到一個名詞叫“習俗水準”,包括兩個階段:一是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階段;二是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以上兩個階段是父母在育兒過程中不可忽略的重點,否則孩子不會成為好孩子,還不能遵守秩序,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從教與學的角度來說,如果父母三觀不正,作為受教育的孩子就很難被正面管教,這會比忽略上面兩個重點的情況更嚴重。

那個女人的婆家人,就可以用這種思路去解釋,正如她所說:她前夫和小姑子的錯誤行為,都跟婆婆三觀不正有直接關系。孩子都已經長大了,她婆婆還在用自己不正确的三觀影響他們,不難想象,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她錯誤影響了多少次。

換言之,所有常人認為不該做的事,在她婆婆看來都是該做的事。用這種“颠倒黑白”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好人才怪!

婚姻中所有跟“人”有關的錯誤,都有源頭,要麼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的問題,要麼可以追溯到父母的問題。這就要求父母要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深遠影響,孩子自己在長大之後,也要懂得檢驗自己的三觀,這樣才能確定你做了父母以後,不會把孩子教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