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晚清和民國的幾位篆刻大家,包括徐三庚、趙之謙、王福庵,他們都有精彩有元朱文印作品,其實他們也都是元朱文名家(吳昌碩、黃牧甫不專攻元朱文,吳讓之是典型的徽派),我們還要思考一下,他們其實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浙派出身(實際上,我們可以在這方印裡看到王福庵印風)。

是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論是浙派的切刀還是徽派的沖刀,都同樣可以創作出精彩的元朱文印作。是以,在讀過奚岡的“龍尾山房”之後,我們有必要再讀一方早期浙派印人的印作,就是這方陳豫鐘的“盧小凫印”。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陳豫鐘“盧小凫印”)

我們說過,“元朱文印”的特征主要有三點:1、入印文字是小篆;2、朱文細線;3、文字粘連印邊。那麼,我們可以肯定,陳豫鐘這方“盧小凫印”是标準的“元朱文印”。

這方印的邊款值得一提,現存的三面邊款,其實出自三個人,并且不包括作者陳豫鐘本人,第一面邊款,署名是“爽泉”,這是高垲的字,高垲是陳豫鐘好友,浙江仁和人,書法家、篆刻家;第二面邊款,署名是“桑連理館”,這是陳鴻壽(字曼生)的齋号,陳鴻壽也名列“西泠八家”,後面會有文章再次說到;第三面邊款,署名是“祥伯”,這是郭麟,同時代詩人,亦刻印,但印名不顯。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邊款裡的三位名人)

由此算來,這方印至少與五位名人相關。印主盧小凫(他當然也是名人)、作者陳豫鐘,相關補款友人三人。由此看來,這方印除了藝術價值外,甚至還有文物價值。

我們在這裡更多讨論它的藝術價值。

“盧小凫印”這方印最直覺的章法特點是“對角呼應”,這一點稍加留意就能看出:右上角的“盧”字與左下角的“凫”字明顯字形繁複,右下角的“印”與左上角的“小”字明顯字形簡單,由此構成了“對角呼應”的章法特征,當然,這種“對角呼應”首先利用的就是字形的疏密(這一點被稍晚一點的趙之謙稱之為“不壞之寶”)。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對角呼應的章法特征)

但其實這個對角呼應來得并不簡單,作者至少進行了如下調整(就是作者的創作思路)才實理了這個“對角呼應”:

1、印文字序改成了“回文字序”。因為如果不用回文字序,就無法實作“對角呼應”;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回文字序的調整)

2、篆法的調整。“盧”字的末橫篆作弧形,給“印”字留出更多的空間;“印”字由通常的上下結構改作左右結構,進而适應相對較小的空間,如果仍作上下結構,篆法就會顯得較為局促、憋屈。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篆法調整對章法的影響)

不管是回文字序,還是篆法調整,最終都是為了實作印面的“對角呼應”大章法格局,這也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基礎創作手段。

這方印的線質也值得一提,這是切刀完成的“線質”。這方印的線條品質澀感明顯,有蓄力感,這種線質是後世王福庵鐵線篆的前身。這種線質模拟的是書法中經常提到的“錐畫沙”和“屋漏痕”,線上條行進的過程中,有筆與紙磨擦産生的滞澀感,并由此線上條内部蘊含出由時序遞進而産生的力量,這種力量使線條更有彈性,也更具力量。

讀印:陳豫鐘“盧小凫印”,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斷續的線條和若有若無邊框)

還有就是由于殘泐而産生的滄桑感。這方印中,有些線條甚至直接刻斷,比如“盧”字中心的“田(由)”部的下弧,再比如“印”字“爪”部的中筆等,配以斷斷續續、殘缺不全、若有若無的邊框,結合柔美婉轉的小篆書風,共同營造出了古意盎然卻又清麗妩媚的印面氣息。

(【布丁讀印】之118,部分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