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再來讀一方陳鴻壽的印,就是這方“問梅消息”,這是典型的浙派朱文四字印,缪篆,基本均分印面,它仍然是“有個性的漢印”風格——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陳鴻壽“問梅消息”)

我早年臨摹過陳鴻壽的這方“問梅消息”,但當時并不懂篆刻,就是純粹地覺得它“好看”而且“文學意味”強烈,感覺很美。既有“詢問”的動感,又有“梅花”香味帶來的“感覺”之美,甚至還帶有“噓寒問暖”的人音真情之美。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蠟梅花開)

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正在背王維的詩,而“問梅消息”這四個字,正是濃縮自王維的《雜詩三首》中的一首,王維的那首詩是: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詩思很妙,一個久在異鄉的遊子(不一定是王維本人),在他鄉遇到故鄉舊友,激起了自然而然的鄉思,于是急欲了解故鄉風、人事的心情聚焦在對“梅花著花未?”的詢問之中。

化成“問梅消息”這樣的一方印之後,意境更妙。我們知道,文人篆刻的作用往往不是實用,而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這方印的印主是王錫,畫家,原名恕,字心如,号新樹。他最擅長的也是畫梅,試想,如果這方印用于梅花之畫,人文情感必然大增。

也看一下邊款: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問梅消息”的邊款)

邊款中寫道:心如工畫梅,刻以為贈,餘将南行即以志别。乙醜六月十又一日曼生。

有陳豫鐘的隸書補款:予自甲辰年與曼生交,迄今二十餘年,兩心相印終無間,言篆刻予雖與之能同,其一種英邁之氣為餘所不及,若以工緻而論餘固無多讓焉。心如出此見示,漫記數語于上。秋堂。

顯然,陳豫鐘是佩服陳鴻壽的“英邁之氣”的,“二陳”既是密友,又互相佩服。

打眼一看,這方印最大的章法特征很明顯,就是對角呼應,因為這四個字在字形上存在天然對角呼應特征:“問”和“息”是上下結構(其實“問”是半包圍結構),而“梅”和“消”是左右結構,但這并不代表作者可以什麼都不做。

實際上,他做了很多調整:

1、“問”與“息”強調橫畫,加強對角呼應。為實作這一點,作者進行了篆法調整,比如“問”和“息”都誇大了頭部,進而使下部的“口”和“心”盡可能地表達出更多的橫勢。最為突出的是“息”字的“心”部,它被壓扁了,表達出更為突出的“橫”勢。如圖: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被壓扁加強橫勢的“口”與“心”)

2、“梅”和“消”強調豎畫,加強對角呼應。為了實作這一點,作者特意刻斷了“消”字“肉”部的中部兩筆,以削減它可能帶來的橫勢,又将“梅”字的“每”部刻成縱向稍長的菱形,同樣削減它可能帶來的“橫”勢。如圖: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經過處理的“肖”和“每”)

3、壓擠窄了“問”和“息”,使它們相應占據更小的印面面積,并形成對角呼應;拉寬了“梅”和“消”,使左右結構的兩個字占據更大的印面面積,也形成對角呼應。如圖:

讀印:陳鴻壽“問梅消息”,名家的篆刻作品好在哪兒?

(占地面積的對角呼應)

實際上,“問”和“息”左右變窄,強化了橫向線條的排疊視覺效果,而拉寬的“梅”和“消”也使縱向線條更加突出。

此外還有兩點值得一提:

意象之美值得一提:“消”字故意刻斷的部分或故意刻成一端粗一端細的點狀線條,也從某種程度上象征了蠟梅的花骨朵,而印面本應挺直的縱橫線條甚至做了彎曲處理,似乎也象征了梅花樹的老幹虬枝。

邊框的殘破也值得一提:這方印的邊框有兩處特别明顯的殘破,一是“問”字的右部,一是“息”字的下部,這其實也是對角氣息的呼應,同時也是為了減弱“問”字右“門”框和“息”字“心”底的過分粗壯和密實。

(【布丁讀印】之121,部分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