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作者:鳳凰衛視

城市裡的梅花鹿

一座城,一群鹿,盡職盡責的環保組織,充滿愛心的市民,他們共同構成了市民與鹿和諧共生的最美畫面。

天上掉下個鹿孩子

早上九點,林裕嵩夫婦來到距離小區隻有幾百米的山坡上,去看望他們特殊的孩子“鹿鹿”。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林裕嵩夫婦和他們的鹿孩子

林裕嵩夫婦是大連民間環保組織野境自然保護中心的從業人員,“鹿鹿”是他們四年前救助的一隻梅花鹿。

2020年6月,林裕嵩所在的環保組織接到求助,一頭剛出生的小梅花鹿遭遇意外,從一棟居民樓後面的山坡上滾落下來。林裕嵩他們趕到現場後,緊急将小鹿送往醫院進行檢查。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剛剛被救助回來的“鹿鹿”

小鹿的身體狀況還算不錯,但因為沒喝到母乳,脫水和貧血的問題嚴重。救助團隊起初嘗試用奶瓶給小鹿喂羊奶,可它卻不會吸奶嘴,等到第二天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鹿鹿”喝奶很困難

救助團隊又試着把羊奶滴在手上喂給小鹿,這才讓小鹿成功吃上了奶,最終脫離危險。

這隻重獲新生的小鹿,展現出了驚人的“幹飯”能力。一頓就要喝掉半斤羊奶,一天要吃十頓飯。一個多月後,小鹿食量大增,最多一天要喝掉十斤羊奶。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幹飯鹿”愉快的吃飯時間

林裕嵩(野境自然保護中心從業人員):“羊奶不是很好買,我們到處淘,組織了好多人到各個超市和各個營業點去買,隻要有羊奶,不管多少錢都趕緊給它買下來。”

随着小鹿逐漸長大,食物也從羊奶逐漸變為飼料和蔬菜。在救助團隊的精心喂養下,小鹿健康活潑地長大了。林裕嵩給它取名“鹿鹿”,有時候幹脆叫它“鹿兒”。因為林裕嵩和妻子覺得“鹿鹿”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鹿鹿”和林裕嵩

雖然感情越來越深,但夫妻倆明白,小鹿終究是要和鹿媽媽一起生活的,林裕嵩夫婦開始幫“鹿鹿”找媽媽。他們帶領“鹿鹿”來到蓮花山,試圖讓“鹿鹿”融入這裡的鹿群。面對鹿群,“鹿鹿”十分想和它們親近,但一些沒帶過崽的母鹿,對“鹿鹿”充滿了敵意,甚至會攻擊它。看到别的小鹿有父母寵愛,自己卻沒有找到媽媽,“鹿鹿”的情緒有些低落。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獨自低落的“鹿鹿”

但是山野的氣息,喚醒了“鹿鹿”血脈裡的靈動,讓它很快開心了起來,在樹林裡或者草地上狂跑。“鹿鹿”面對自然時的歡快,讓林裕嵩決定把它送回自然的懷抱。

鹿孩子的放歸之路

為了讓“鹿鹿”回歸自然,林裕嵩夫婦開始對“鹿鹿”進行野化訓練。他們經常帶“鹿鹿”到山上、公園、草地裡去,讓它多看看大自然的環境。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林裕嵩帶領“鹿鹿”野化訓練

在野外環境中的“鹿鹿”往往特别高興,肆意地奔跑。但不管跑多遠,隻要聽見林裕嵩的口哨聲,它就會飛奔回來

林裕嵩:“‘鹿鹿’從小就聽我吹口哨。是以我一吹口哨它就知道趕緊下山來跟我們走,它對我的口哨聲是記憶最深的。好多市民看我們馴鹿,都覺得很羨慕。說别人是遛狗,你遛鹿,太拉風了。”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遛鹿”被圍觀中

在養育了“鹿鹿“四個月後,林裕嵩夫婦準備将“鹿鹿”放歸。他們為“鹿鹿”精心挑選了新家,位于市區内的一個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這裡不僅有一大片人工湖,還有鹿群在附近生活。

因為擔心“鹿鹿”不能融群遭遇危險,放歸之前林裕嵩特意給它帶上了定位儀。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準備好回歸自然的“鹿鹿”

分别的時刻很快到來了,林裕嵩最後一次給“鹿鹿”拍照,又給它喂了一次奶。而鹿孩子似乎也知道自己即将和人類父母分别,顯得十分不舍。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林裕嵩和“鹿鹿”依依不舍

林裕嵩:“上山以後,它意識到可能是要被放歸了,對我寸步不離。它拿鼻子聞聞我,舔我。它不舔夠的話推不下去,它還要上我的肩膀。”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林裕嵩并不放心獨自放歸的“鹿鹿”,每天通過定位器關注它的動态。他發現最開始的五天,“鹿鹿”一直沒遠離當初被放歸的位置。離開了人類父母,又沒有母鹿帶領,面對陌生的野外環境,它似乎有些不安和恐懼。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獨自面對新環境的“鹿鹿”

為了安撫鹿孩子的情緒,林裕嵩夫婦倆也曾去看望過它。“鹿鹿”見到他們,總會用鞠躬的方式,試圖讓夫妻倆把它帶回家。這讓林裕嵩很是不忍,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遠離。因為若要回歸自然,回到鹿群,“鹿鹿”終究要自己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

兩年時間過去,曾經的小鹿變得高大健壯,并且已經成功地融入了鹿群。這是放歸後,林裕嵩第一次來看它,見到林裕嵩的“鹿鹿”,像小時候一樣,第一樣事就是站起來将兩個蹄子搭在他的肩上。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長大後的“鹿鹿”依舊向林裕嵩撒嬌

這一次,林裕嵩取下了“鹿鹿”身上的GPS項圈,這象征着它對人類父母的告别,它将徹底獨立生活。

充滿愛的“鹿之城”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出現在大連,并不是偶然。這裡出現野生梅花鹿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經過20年的繁衍壯大,目前生活在市區裡的野生梅花鹿已近四百頭。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雖然市區内的丘陵地形和林木植被為鹿群提供了生存的家園,但市區的環境并不足以支撐龐大鹿群的生存。之是以能夠有今天的種群數量,得益于當地環保組織以及市民對野生鹿的善意。

從十年前開始,就有市民自發地給這些梅花鹿補飼食物,如今這些愛鹿志願者已經形成了上百人的隊伍。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五月,山上還沒有長草,鹿群很難尋找到食物。如果再不進行人工補飼,在繁育期沒有食物的母鹿,情況将十分危急。于是,志願者們在梅花鹿活動比較頻繁的幾個地方專門設定了補飼點,每天定時投放豆渣和麥麸。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張媛(大連護鹿志願者):“不是說管夠它們吃,就是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下,我們每天來補給它們一點。淩晨4點半到5點我們就出發了,因為要在上班之前把所有的食物都補充上,去上班後心裡才會踏實一點。要不然就會有種‘哎呀,今天沒給孩子做飯’的感覺。”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張媛和其他補飼梅花鹿的志願者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就是盡量避免和梅花鹿過分親近,以免讓梅花鹿對人産生依賴。每天補飼時候的呼喚,就是她和梅花鹿之間最親密的交流。鹿兒們也用清脆的鹿鳴聲回應着張媛,這是屬于她和梅花鹿的默契。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這天,林裕嵩夫婦帶着“鹿鹿”最愛吃的零食紅棗去看望它,曾經的“鹿兒”還能認出他們嗎?

在城市裡遛梅花鹿引圍觀,他們卻親自把“鹿兒”送走

制片人:唐大麥

編導:王鼎堯

編輯:于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