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囟門=命門?寶寶囟門這個時候還沒閉合,就要注意了!

咱們都知道,寶寶的小頭頂上,有一塊軟和和的地方,沒有骨頭覆寫,長大了才長結實,這就是囟門啦。摸起來好脆弱,寶爸媽也挺上心。

不到1歲就閉合了,有問題嗎?

和補鈣有關系嘛?

平時洗頭、理發有什麼要注意的嗎?

因為長在頭頂,讓人不得不多操一份兒心,生怕出什麼差漏。

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囟門!

囟門=命門?寶寶囟門這個時候還沒閉合,就要注意了!

(圖檔來源:網絡)

囟門(xìn mén )是指嬰幼兒顱骨接合不緊所形成的骨間隙。

有前囟、後囟之分。前囟門位于前頂,呈菱形,約在出生後2歲以内閉合。

後囟門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約在出生後6-8周齡閉合。

注意:目前囟門在6個月前閉合,或超過2周歲還沒閉合,就需要到醫院檢查了。但是,這并不證明一定有問題,需要醫生結合頭圍變化,綜合判斷。

過早閉合

小頭畸形、腦發育不良,可使前囟門縮小近于閉合。出生時就可觀察到異常。

過晚閉合

一般指小兒的前囟門在1歲半~2歲仍尚未閉合,曾見過延遲至3歲仍未閉合的。過晚閉合與聰明無關,相反常常是疾病信号。

維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這個病較為常見,因維生素D的不足,引起鈣、磷代謝異常、全身骨質改變。頭顱變化很顯著,軟化的骨質,用手指輕壓時會稍内陷,松手又彈回,有手壓乒乓球的感覺,是以也叫“乒乓頭”。前囪門會過大或閉合延遲。

呆小病:因甲狀腺功能減退,導緻的呆小病,也會前囟門閉合延遲。

腦積水也會引起前囟門閉合延遲。

囟門到底是「摸得」

還是「摸不得」?

事實上,囟門沒有那麼“脆弱”,它是顱骨尚未閉合的縫處,其表面是頭皮,下面則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

而将手輕放在囟門上所感受到的跳動,是腦脊液壓力随着心髒搏動、血壓變化而變化,與脈搏一緻。

是以,囟門實際上比看起來要堅實得多。外層的保護膜足以應付一般的觸摸,是以家長對寶寶的日常照顧,比如冼頭、理發是不會傷及寶寶的囟門哒~

寶寶囟門竟是看病視窗?

各位家長可不要小看寶寶囟門~很多父母覺得囟門無非就是沒有長全而已,起不到什麼作用,也并沒有什麼卵用。

其實,寶寶的“囟門”并非一般的“視窗”,它實際是看病的視窗……

1

囟門凸起

囟門=命門?寶寶囟門這個時候還沒閉合,就要注意了!

(圖檔來源:網絡)

前囟門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間鼓了起來,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緊繃繃的感覺,同時伴有發燒、嘔吐,甚至出現抽風,說明寶寶的顱内壓力增高。

通常,顱内壓力增高是由于顱内感染所引起,寶寶可能是患了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此時應送醫做超音波檢查,看寶寶是否有突發性的意識障礙或顱内出血,再針對寶寶的狀況做處理。

2

囟門過度凹陷

囟門=命門?寶寶囟門這個時候還沒閉合,就要注意了!

(圖檔來源:網絡)

如果囟門過度凹陷,可能是由于進食不足或長期嘔吐、腹瀉所造成的脫水引起的。

當寶寶伴有嚴重腹瀉、嚴重喂食障礙,且有眼窩凹陷、皮膚幹、身體水份低、淚液、口水、排尿皆少,且嚴重脫水、前囟門呈蹋陷狀時,寶媽們就得小心留意。

但若孩子的活動力正常,前囟門有些微的凹陷是正常現象,媽咪不必過于擔心。

總而言之,在寶寶囟門出現異常情況時,千萬不要急躁,一定要先找原因,看看有沒有先天性的異常或其它障礙,再針對病症做處理,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日常生活中

家長該怎麼保護囟門?

不要給寶寶使用材質太硬的枕頭,如綠豆枕、砂枕,否則很容易引起寶寶頭部及囟門變形。

保護好寶寶的頭部,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銳硬角弄傷寶寶的頭部。如果寶寶不慎擦破了頭皮,應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秋冬季讓寶曬1-2小時太陽,不過最好在早晨或黃昏前後抱寶寶出門,烈日直射囟門的行為必須拒絕!

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可用寶寶專用洗發液而不宜用強堿肥皂,以免刺激頭皮誘發濕疹或加重濕疹。

清洗時手指應平置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不應強力按壓或強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

如果囟門處“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後潤濕浸透2-3小時,待這些污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發的生長方向擦掉即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