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寫道:“親人間的了解之是以很難,關鍵原因在于,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坐标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體系。”
與人交往,貴在懂得換位思考。如果你不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事情,就無法了解對方的感受,難以與對方達成共鳴。
可是,懂得換位思考、為他人着想的人本就少,能做到的更是少,更别提認為自己生養了子女、沒有自己就沒子女、可以對子女予取予求的父母了。
記得在電視劇《都挺好》裡,有這麼一句經典台詞:“父母一生都在等我們一句謝謝,而我們一生都在等父母一句對不起,但我們彼此都等不到。”

之是以等不到父母的一句“對不起”,隻是因為他們認為,天底下無不是的父母,更沒有父母跟兒女道歉、跟兒女低頭的道理。讓他們道歉,讓他們妥協,是挑戰了父母的權威,讓他們無法接受。
道理講不通,動不動就上演道德綁架,囔囔着要告你,罵你翅膀長硬了想飛了,想要你完全按照他們的規劃經營自己的一生,遇到這樣的父母,的确很讓人感到苦惱。
更讓人感到苦惱的是,當自己結婚了之後,父母與另一半産生了沖突,自己到底幫誰,才能保住自己的幸福。
如果你耳根子軟,不會選擇,就很有可能會毀了自己的幸福。
“你要麼拒絕奶奶、大伯、二伯、小叔的無理要求,要求4家輪流為奶奶養老,要麼你跟奶奶過,照顧奶奶,我媽我帶走。反正,指望我媽辭職照顧奶奶,做你們的美夢去吧!你要是敢為了兄弟欺負我媽,我跟你沒完。”
聽了女兒的話,顧叔叔覺得自己當爸的尊嚴遭到了侵犯,吼了過去:“你個不孝女,怎麼跟你老子說話的?你媽是兒媳婦,孝敬你奶奶,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輪得到你管?再說了,不是不給她錢……”
顧叔叔的話還沒說完,就被他女兒打斷了:“你們打的什麼如意算盤,當我看不懂?一年3萬塊錢,一個月不到3000,還包括奶奶的贍養費,就想要我媽放棄月薪5000的工作,伺候癱瘓在床的奶奶,想得美。”
接着,顧叔叔的女兒挂斷了電話,顧叔叔的老婆跟女兒在一起,拒絕回來,讓顧叔叔在家裡隻能生悶氣,跟人吐槽老婆不賢惠、女兒不孝敬。
01.我媽癱瘓了,需要人伺候,這是家裡的頭等大事;
前段時間,顧叔叔82歲高齡的媽媽突發腦溢血,被送進了醫院搶救。雖然在醫生的全力挽救下,保住了生命,但是半身不遂,失去了自理能力,離不開人照顧。
顧叔叔的父母生了4個兒子,均已成家立業,顧叔叔排行老三,上面有兩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弟弟,經濟條件隻比弟弟好一點兒,在他們四兄弟中,經濟條件最好的是大哥,在沿海城市生活,買了兩套房子。
本來,7年前,顧叔叔的爸爸去世了之後,老媽一個人在老家生活,由也住在老家的二哥定時去探望,其他兒子負責給贍養費。
顧叔叔和妻子在15年前就離開了老家,帶着7歲的女兒一起在外生活,賺錢供女兒讀書。
由于婆婆對待自己還不錯,伺候了月子,照顧了女兒幾年,顧叔叔的妻子對待婆婆也算孝敬,不僅該給的贍養費都給了,而且經常打電話問候婆婆,給婆婆買些實用的東西寄回去。
顧叔叔的媽媽生病住院了之後,顧叔叔和妻子請了假,回到了老家,4兄弟齊聚一堂。母親被搶救回來了之後,4兄弟開始商量如何安置母親。
02.大哥是妻管嚴,二嫂要帶孫子,弟弟的兒子還未娶妻,隻有我老婆負擔最小;
“給錢我沒意見,可是,不能去我家。你們知道的,你們大嫂是個母老虎,在家裡說一不二的,我不敢反駁。她一直嫌棄咱媽邋遢,不願意與媽住在一座屋檐下,更别提伺候媽了。”
大哥之是以過得最好,也是因為得到了老婆、嶽父嶽母的幫助。大嫂子在家裡說一不二,無人敢勉強她。
顧叔叔的二哥接着發話了,說自己家也無法讓老媽住過去:“我家也不行,我老婆沒空,你們知道的,我孫子才出生不到一個月,我老婆在伺候我兒媳婦坐月子,抽不開身。”
接着,顧叔叔的弟弟也表示不行,理由是他們負擔本就大,根本承受不起:“媽失去了自理能力,要是她過去了,我老婆就得辭職,我兒子在讀大學,我老婆要辭職了,我們家得喝西北風了,更别提攢錢給孩子娶媳婦了。”
三個兄弟都不行,那就隻有顧叔叔了,實際上,大家說了這麼多,也把希望寄托在了顧叔叔的身上,認為隻有顧叔叔的妻子最适合去照顧老媽。
顧叔叔膝下隻有一女,已經畢業了,顧叔叔與妻子并無太大的經濟負擔,大可以讓顧叔叔的妻子放棄工作,專職伺候老媽。
03.一年給3萬,還不夠嗎?為什麼老婆和女兒都不體諒我呢?
三兄弟為了讓顧叔叔答應他們的安排,提出每人每年給1萬塊錢:“以前,我們每人給媽5000塊錢一年,現在翻倍,多了的錢就當作是給你媳婦的辛苦費了。”
顧叔叔是一個很看重親情的人,也很孝敬,自然不可能不管自己的老媽,也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便去找妻子說了這件事情。
“我3兄弟一年給你1萬,請你伺候媽。”顧叔叔的妻子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聽了丈夫的要求後,雖然不太樂意,但是又不好拒絕丈夫,就答應了。
顧叔叔本來以為,事情都解決了,沒想到的是,妻子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女兒。不同于懦弱無能了一輩子的老媽,女兒很快就看透了爸爸和叔叔伯伯等人的意圖,感到氣不打一處來。
“你在外面工作,一個月可以賺5000,一天隻用上十個小時的班,工作有定量,加班另算錢。你要伺候我奶奶,不僅一天24小時全年無休,還一個月隻有3000。不對,這錢包括了奶奶的贍養費,是不是?做他們的美夢去吧!”
女兒當機立斷,給顧叔叔的妻子買了票,把老媽叫了過去,然後,要求顧叔叔拒絕兄弟們的要求,否則絕不放老媽回去,讓顧叔叔一個人過去吧!
見顧叔叔依然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女兒更加生氣了,質問顧叔叔是否想一個人度過餘生,别忘了誰給他養老。在女兒的威脅下,顧叔叔不得不妥協了,打電話給哥哥弟弟,要求重新商量方案。
“大哥二哥弟弟都在罵我,罵我沒本事,連自己的女兒都管不住,哎!我的确沒本事,被女兒罵,當的什麼老子?”
顧叔叔的哥哥弟弟們依然不肯輪流養老,跟侄女吵了起來,目前雙方依然處于僵持中。
04.配偶累死累活伺候你父母,你啥也不用付出就能撈到好名聲,還讓原生家庭受益,誰樂意?
心理學家武志紅在《中國式的情與愛》寫道:婚姻裡的種種不可愛,是因為初心不是出于“我愛你”,而是來自“你給我”——不是婚姻有錯,而是向婚姻要的太多。
婚姻要求讓雙方都受益,都從婚姻裡得到自己想要的,才能對婚姻感到滿意,願意留下來。如果配偶累死累活伺候你父母,你啥也不用付出就能撈到好名聲,還讓原生家庭受益,誰樂意?
難道,她嫁給你,就是為了用自己的一生給你及你的家人做嫁衣的嗎?
好,是互相的,若是你對她不好,她也沒道理對你好。無論是誰,都無法忍受自己的好得不到半點兒回應,對方反而覺得自己好欺負。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顧叔叔的要求過分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