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對人客氣有禮貌必然是一種美德,但太過客氣和禮貌卻難以與人建立真正深厚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是通過客氣、禮貌維持的,而通過實實在在的麻煩、你來我往而建立的。

我們必須要承認人際關系很複雜,不同處境不同身份的人需要被差別對待,這也是人性所需。那些對任何人都客氣、有禮貌的人,本質上是因為對人性的不了解,且自身存有一些他們不自知的弱點。

但生活中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那些所謂的“老好人”。他們善良、客氣,可總讓人覺得不好相處,與這類人相處得越深,個體就越容易産生疲憊感。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覺得不舒服,但介于對方的禮貌又不好意思拒絕對方,導緻被動的我們往往有苦說不出。

其實這類人是典型的“被動型攻擊人格(Passive aggressive personality)”。

被動型攻擊人格是一種通過典型性靜默,即表面上的無動于衷、客氣、疏離來表達敵意不滿的消極人格。

與具有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相處,關系越深入,消耗的能量越大,因為根本就不知道哪一個行為讓其不滿,連協商的餘地都沒有。

例如,熱戀中的兩個人,一方明明對另一方的某個行為不滿意,但就是不明說,一個人躲在一邊生悶氣,用自己不開心的那個狀态,表達自己的不滿。導緻另一方不斷的不斷的反思調整自己的行為。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在關系裡即想做一個好人,讓他人覺得自己好相處,但同時又期待自己的需求能夠得到相應的滿足,那其實是一種很擰巴的狀态。

有點類似操縱,兩人的關系一旦進入這一模式,一方就會被另一方無形且持續的操縱,被操縱的一方會陷入自我懷疑的狀态。

前期或許被操縱的那一方會遷就對方的訴求,但越往後越覺得壓抑、委屈,直至無法忍受,徹底爆發。最終的結果往往會是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即沒有成為别人眼中好相處的人,自己的需求也沒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是“被動型攻擊者”,隻是我們自己意識不到。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心理學者Kendra Cherry曾在某心理自助網站上分享過個人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陷入被動攻擊的行為模式,我們可以通過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當我們對别人不滿時,是否通常處在“悶悶不樂”的狀态?

對經常會和你發生沖突的人,你是否避之不見?

當你對别人感到生氣時,你是否會停止和對方說話?

你是否用推遲做事,來懲罰别人?

如果上述問題,得到了半數以上的肯定回答,那麼你大概已經習慣了被動型攻擊行為模式。被動型攻擊行為模式雖然并不什麼病入膏肓的大疾,但也并不健康,且效率效果低下,身在其中的人常常會覺得心力交瘁。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但大部分人具有被動型攻擊人格的人本質其實都不壞,他們會形成這種性格模式大機率是因為原生家庭。

美國猶他大學神經心理研究協會的Dr. LornaBenjamin,曾提出造成被動型攻擊人格的成因,他認為家中長子極容易成為出現這種狀況的人。

當家庭裡出現其他更小的孩子時,長子通常會被寄予承擔責任的期望,甚至期望他能承擔超過能力範圍的事情。

年幼的孩童由于不敢違背父母的意願,但長期以往又會對父母産生仇恨,隻能用靜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幼年形成的思維行為模式會伴随我們一生,即便成年以後,我們有了獨立謀生的能力,不再在那一段關系中處于弱勢,但特定的情景依舊有可能喚醒我們早期的經驗,導緻我們常常采用童年時處于弱勢時的應對方法。

這自然會産生諸多沖突,作為一個成年人,若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型攻擊人格”,而你不想是以讓自己的社會生活不順利,就要學會及時地覺察自己的狀态,當你即将用沉默表達不滿時,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非如此不可,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法緩解沖突?

其實作為一個成年人随和固然重要,但會表達憤怒更重要。

能夠表達憤怒的人,會讓他人明确了解到你的忌諱點在什麼地方,在與你交往的過程中才不至于讓他人無從下手。

心理學家:太有禮貌,太過客氣,其實是一種“危險”人格

且正面表達憤怒可能會讓關系陷入一時的氣氛緊張,但長期看它有助于關系的維系,不會讓關系積攢太多負面情緒,能及時正面化解情緒和沖突。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萬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