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月銷量未達預期,漲價、疫情難阻新能源逆勢增長

4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釋出了3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2022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57.9萬輛,同比下降10.5%,環比增長25.6%。1-3月累計零售491.5萬輛,同比下降4.5%,同比減少23萬輛,總體走勢低于預期。

3月銷量未達預期,漲價、疫情難阻新能源逆勢增長

疫情反彈對豪華品牌影響顯著

汽車市場本該“春風得意”的三月,卻因為月中後期的一波疫情反彈,蒙上了一層陰霾。其中對主流豪華品牌的影響較大,3月豪華車零售23萬輛,同比下降14%,環比增長43%。進入3月,豪華車環比同比大幅走強,但自3月第三周前後,主流品牌産地及主銷地的疫情管控,産銷量直線下降,對整體資料的影響也較為明顯。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介紹稱:“3月中旬開始,從長春到上海,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生産和生活的靜止狀态,這給部分廠家帶來極其嚴重影響。尤其是合資、豪華車的生産遭遇巨大損失,包括奧迪、寶馬、奔馳等豪華車品牌都出現了嚴重損失,産量嚴重低于預期。”

自主品牌占比大增

3月自主品牌零售75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增長37%。3月自主品牌國内零售份額為48.2%,同比增長11.5個百分點;1-3月累計份額48%,相對于2021年同期增長9.7個百分點。

究其原因,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居功至偉,其中以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廣汽埃安為代表,其新能源車型就占據了自主品牌約25%銷量。同時,自主品牌的傳統燃油車的表現同樣不可小觑,品牌形象的提升、口碑的積累以及産品的更新,促使更多的消費者選擇自主品牌,選車時更為理性。

3月銷量未達預期,漲價、疫情難阻新能源逆勢增長

與之相對的,主流合資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同比下降,其中德系品牌最為嚴重,雖然南北大衆的傳統燃油車也依舊能戰,在新能源轉型上也表明了決心,但在新能源方面與自主品牌在産品力上仍不占優勢,品牌溢價幅度較大,加之疫情影響減産嚴重,本月占比下降了7個百分點。

乘聯會崔東樹表示:“從全球汽車行業對比資料看,全球汽車晶片短缺的現象,對中國車企的發展不僅沒有帶來太大損失,反而在全球車企共同的困境中,由于中國自主車企的強力自救和工信部的協調而獲得了超強的市場成績;在锂價暴漲的背景之下,中國自主品牌迎難而上,獲得了銷量超強增長的良好表現。”

漲價、疫情難阻新能源車型強勁勢頭

3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4.5 萬輛,同比增長137.6%,環比增長63.1%,。1-3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 107.0萬輛,同比增長146.6%。

3月的新能源市場環境複雜,受成本大幅上漲影響,各廠家産品加價的消息絡繹不絕,由于大都設定了緩沖期,為節省成本,消費者的購車熱情被激發,形成一波強勢增長。雖也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彼時管控措施相對溫和,在漲價潮的刺激下,影響并不明顯。

3月銷量未達預期,漲價、疫情難阻新能源逆勢增長

同時,新能源車型銷售多以訂單模式為主,車企手中均握有大量的未傳遞訂單,是以對整體銷量影響不大。另一方面,油價的大幅上漲也對新能源車型的增長起到促進作用,兼顧油電優勢的插電混動車型增長明顯,分流了一部分傳統燃油車的購車需求。

市場環境風雲突變,今年3月份受外界因素影響尤甚,但整體表現依舊堅挺,且釋放出一些積極信号:晶片短缺的影響相對減弱,自主品牌儲蓄的發力,以及新能源車型的良好勢頭都會在掃清陰霾之後帶來更強的增長空間。展望4月,情況恐依舊不太樂觀,車市零售預計大幅低于3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