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電視劇裡姚子衿是朱瞻基的外祖母從小標明的太孫妃,但是,姚子衿沒能成功地當上太孫妃,太孫妃的位置被胡善祥搶了去。曆史上姚子衿的原型是皇後孫氏,從小被朱瞻基的外祖母選中定為太孫妃,十來歲被送入宮中養在朱瞻基母親身邊,是以小時候孫氏就有不少機會可以見到皇太孫朱瞻基,很可能孫氏小時候就跟朱瞻基是要好的玩伴,可以說是青梅竹馬了。可是後來,皇太孫朱瞻基大婚,正妻不是孫氏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時的“司天”官太讨厭了,“司天”就是負責觀察天象的官上奏說:“星氣見奎婁,當在濟河間求之”意思是說這帶有祥瑞的星氣出自山東,應該在山東尋找,是以後來下诏選妃,最後冊立濟甯胡氏為正妃,而孫氏隻能為嫔。朱瞻基的外祖母對此事非常的不滿,但也無濟于事!

朱瞻基即位之後,胡氏被冊封為皇後,孫氏為貴妃,但是朱瞻基對孫氏的寵愛遠遠勝過胡氏,這一方面是因為孫氏從小入宮他們是青梅竹馬的玩伴,另一個原因是胡皇後隻生下了兩個女兒膝下無子,而孫貴妃生下了一個女兒之後,在宣德二年十一月又生下了朱瞻基的長子朱祁鎮也是後來明朝的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母憑子貴,生了皇子之後朱瞻基對孫氏更加的寵愛了,以胡皇後無子為由逼胡皇後上表讓位。
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廢黜胡皇後,退居長安宮,賜号“靜慈仙師”。三月初一,冊立孫貴妃為皇後。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後憐憫胡廢後,經常召居清甯宮。内廷朝宴,張太後命胡廢後位居孫皇後之上,孫皇後亦為此感到不快。可見,張太後是不怎麼喜歡孫氏的,相反更加喜歡胡氏。朱瞻基晚年的時候對于自己無故廢後之事也是非常的後悔,他說:“此朕少年事”,言外之意就是:我當時太年輕了做事有些欠考慮!
曆史上孫氏與朱瞻基的感情一直不錯,深受寵愛,在感情之外,孫氏也是一位“事業咖”留下了不少的政績。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日(1435年1月31日),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同年二月初九日,張太後立皇太子朱祁鎮為皇帝,張太後被尊為太皇太後,孫皇後被尊為皇太後。
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發生,明英宗親征瓦剌被俘。危急關頭,孫太後命英宗的二弟郕王朱祁钰監國,保衛北京。同時,孫太後主持籌措了一批珍寶,贖回皇帝。随後,面對朝堂的混亂和朝臣中“堅守北京還是南遷”的分歧,孫太後決定堅守北京,承認了新皇帝朱祁钰,并堅持以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維持了皇位嫡長子繼承的秩序。
天順六年九月,孫氏逝世,與丈夫宣宗合葬于景陵。回首孫氏的一生,她體驗過甜蜜的愛情,行過陰謀算計之事,也留下不少政績。這就是曆史上朱瞻基與姚子衿的愛情故事,或許沒有電視劇裡的引人入勝,但是讀懂曆史之後再去欣賞電視劇是不是了解得更加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