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妙品 | 容顏自好氣益壯:他是吳門書派承上啟下的代表人物,筆法爽利
明代黃姬水行草書《讀升庵太史過射陂客部詩卷》,紙本,24.5×374.8cm,上海博物館藏。
【釋文】
讀升庵太史過射陂客部詩
楚豔江潭詞,漢嘉河梁篇。
魏晉及唐唱,異貌同敷妍。
風雅豈殊緻,寓目裏本宣。
咨伊匠心苦,玄賞空千年。
靈蛇自謂握,臘鼠眾所憐。
寥寥六漠内,誰聽伯平弦。
司禋江左秀, 弱冠即懷鉛。
漱澗播芳蕤,文囿鬱孤騫。
楊公秘室英,謫居滇南天。
綜博拟平子,紬書并馬 遷。
千裡為定文,寧謝陳思賢。
張華歎左賦,桓潭稱雄玄。
一時騰紙價,可諒百代傳。
欣餘奉光誦,迴諷心泠然。寄言騖藝者,歧陌慎所前。
金陵答張仲□:
工者慨不作,失志賢人。
楚謠與漢賦,周雅踵前塗。
世代造以易,妍媿各自區。
茲道 詎雲邈,天心假人敷。
吐述匪性靈,雕飾終累蕪。
陽阿空談唱,巴響已塞衢。
豈直歎寡和,還傷識曲無。
之子蘊玄賞,藝陌搴芳腴。
謂餘秉孤律,就問荊南徒。
惠好日益密,亮情締中孚。
别來幾何時,高林忽嗚枯。
良訊欣再奉,勞結傷轉紆。
念子精屢越,目向寒雲盱。
冰雪滿脩路,留滞歲復徂。
願以羈旅身,假翼歸風俱。
但媿琅玕贈,報爾無瑤瑜。
臘月四日雪中登雞嗚寺、千佛閣循西麓步至覆舟岡上作
秣陵暮序三日雪,淮河流澌冰夜結。
嚴風吹山木欲折,鳥雀不飛狐兔絕。
羈人一室袁生眠,門前無路廚無煙。
容顏自好氣益壯,開戶四望驚皎然。
興來著屐上青峽,便有高朋載芳醇。
陰此素積石亂懸,自覺禪關更幽阻。
酒酣大叫孤峰頭,寒光慘洌不可留。
玄雲緜密晦八極,萬有莫辨大塊浮。
湖昏溆黑狀千詭,奔沙駭浪魂欲褫。
火洲日壑何處求,峨嵋陰山隻尺是。
初疑虛空三昧鴿,王家珠林銀琉璃。
又疑
仙人白玉十二城,玄霜絳雪上藥成。
嗚呼
雪 中凍人今比屋,千載空傳詠黃竹。
款署:丁巳首夏,常石兄來遊白下,以素紙索書。漫錄一二請正。懷歸滞客,情悰作惡,筆劄不能工也。姬水。
黃姬水(1509-1574),初名道中,字緻甫,後更名姬水,字志淳,又字淳父,長洲(今屬江蘇蘇州)人。幼敏,嘗随其父五嶽山人省曾出入,有文名。少曾侍奉文徵明。著有《貧士傳》《白下集》《高素齋集》。
《列朝詩集》載:“五嶽(姬水之父)拙于書,命淳父學書于祝京兆(祝允明),遂傳其筆法。”
王世貞《藝苑卮言》雲:“(黃姬水)正書初宗虞永興(虞世南),行書本主王履吉(王寵),而晚節加率。”可見黃姬水的書法除了直接師承文徵明、祝允明外,還着力于虞世南、王寵二家。
黃姬水的書法存世不多,大多為行草墨迹。作品行草相雜,蕭散跌宕,有晉人風韻,既不似祝允明的狂放,也不似王寵的棗木闆氣,但可以窺見其從祝、王再上追晉唐的軌迹。
黃姬水詩軸,用筆勁挺,爽利之氣躍然紙上。但這種爽利,也使得線條稍顯直白,《續書史會要》評其書“筆法雖古,短于風韻”,可謂一語中的。
明代黃姬水行草書《讀升庵太史過射陂客部詩卷》超清局部

明代黃姬水行草書《讀升庵太史過射陂客部詩卷》超清欣賞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