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有着酸奶界“愛馬仕”之稱的卡士酸奶酵母超标60倍被查一事引發熱議。
4月6日晚間,上海市場監管局的公告顯示,卡士酸奶因旗下一款酸奶“餐後一小時”酵母超标60倍被查處。
消息一出,消費者直呼塌房,多個有關卡士酸奶的話題登上熱搜榜,其中有關卡士酸奶一款産品酵母超标60倍的話題更是獲得了上百萬的閱讀量。
钛媒體APP發現,目前,在天貓等線上平台搜尋卡士“餐後一小時”酸奶,均顯示已下架相關産品。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稱,酵母數是評價食品衛生品質的訓示性名額,酵母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污染或者是産品存儲、運輸條件控制不當等。
事件發生後,卡士官方并未發聲明回應,隻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酵母超标可能是出廠後儲運或終端溫度不達标所緻,并強調該批次産品留樣經第三方檢測,符合國家标準。
乳業分析師宋亮分析,酵母超标更多會引起酸奶品質、口感的變化,對身體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但丁香醫生醫學總監魏玮醫生則提醒稱,超标這麼多則意味着生産線質控或運輸有問題,可能有其他污染風險。
進擊高端市場的野心
卡士熱銷的多個産品線在同類産品中售價排在前位。盒馬APP上顯示,此次引起争議的“餐後一小時”産品規格為250g*3/組,一組售價為41.5元,一瓶的單價為13.8元,而君樂寶純享300g裝的售價是9.8元,伊利暢輕和蒙牛冠益乳同樣規格兩瓶加起來售價分别為13.8元和11.8元。
檢視卡士酸奶的其他産品,原态酪乳、鮮酪乳、斷糖日記、007家庭裝等售價分别在29.6元、19.9元、36.8元、35.8元。
較高産品定價的背後,是卡士酸奶進擊高端市場的野心。卡士酸奶從1999年成立之初就選擇深圳的高端酒樓、夜場作為銷售管道,在廣東一度成為廣東佐餐奶的代名詞,在當地餐飲市場的市場佔有率達到80%。
2003年,創始人王維嘉将管道轉向各大區域超市、便利店、小賣部、學校周邊等門店貨架。2015年,超市管道占比達到50%,成為最重要的管道,
資料顯示,2021年,卡士酸奶銷售額超32億元,增長達25%。在産品方面,王維嘉曾宣稱,“用最好的原材料,做世界上最好的酸奶”。
2012年,卡士酸奶釋出價格領頭的大單品“原态酪乳”時,王維嘉曾透露,因為其“處女座”的工匠精神,産品研發周期就耗時三年,卡士采購鮮奶的價格在全國都是最貴的。
2016年11月,在此次事件中被抽檢不合格的“餐後一小時”産品問世,此後上新節奏明顯加快。2018年,卡士酸奶推出“雙倍蛋白”發酵乳,6月,新口味“奇亞籽”上市,同年10月,又釋出主打“型體管理”需求的“YO KEEP酸奶”。2021年,新添“斷糖日記”、“007”家庭裝。
值得注意的是,卡士酸奶創始人王維嘉曾宣稱很早就斥巨資自建全程冷鍊,“卡士從創立之初就建立了專業的冷鍊物流公司,每一台車都是帶制冷機的專業冷藏車。”
盡管早已自建冷鍊物流,但卡士酸奶酵母超标并非首次發生。
據報道,卡士早在2015年就出現過類似情況,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釋出的15年食品抽檢資訊公告(第十六期)中顯示:卡士酸奶的卡士-鮮酪乳(玉米果粒),被抽檢出了酵母超标的情況。
當時,卡士酸奶做出的回應是已經停止該産品生産線并且對該生産線的各個環節以及供應商進行了全面排查,并且表示此次被抽檢到的産品并不是他們的主打産品,在他們的銷售中隻占了很小的比重。
危機下的蛋糕争奪戰
2016年到2021年,卡士酸奶先後推出了“餐後一小時”、“雙倍蛋白”發酵乳、“奇亞籽”、主打“型體管理”需求的“YO KEEP酸奶”,而在去年7月,卡士酸奶打破了一貫的專注發酵奶理念,宣布進軍低溫鮮奶業務,并在今年的全國客戶年會上,宣布未來三年将是卡士引領全國低溫酸奶發展的黃金時間。
但如今,急于從區域性品牌走向全國市場的卡士酸奶,問題重演,不可避免的再次引發了重塑消費者信任的危機。而且,還在面臨着市場蛋糕争奪等更嚴峻的挑戰。
從乳品企業的發展大趨勢來看,低溫酸奶受限于冷鍊物流的發展水準,難以向三線城鎮和農村擴充,是以常溫酸奶打破區域限制,實作全民化酸奶消費成為很多乳品企業新的增長點。
而高端低溫酸奶的市場也開始供大于求。資料顯示, 2021年低溫酸奶全行業銷售份額呈現7.6%的下滑态勢,高端市場的紅利期也正在收窄。
與此同時,中國的高端低溫酸奶市場正在開啟一場蛋糕争奪戰。
緣于低溫酸奶50%以上的高毛利率,在低溫酸奶這一賽道上,出現了衆多競争對手和新銳品牌搶占市場佔有率,且深受資本寵愛。
樂純、優諾、明治等均主打低糖、健康的酸奶品牌,近年來得到紅杉中國、IDG資本、真格基金、可口可樂等知名機構和企業的關注;
2019年,估值達60億美元的元氣森林下場成立了酸奶品牌“北海牧場”;
2021年7月,線下酸奶品牌Blueglass獲得2億元B輪融資;
今年3月,“簡愛酸奶”完成了最新C輪投資,而“簡愛”創始人的蒙牛系背景也不容小觑。
2014年,36歲的内蒙小夥夏海通與團隊拿着3000萬元,在廣州成立了樸誠乳業。2015年,樸誠乳業瞄準高端市場,推出了“簡愛酸奶”,德宏資本、QY Capital、行知資本、廣州金控基金、璞瑞資本等機構紛紛押注。
而創始人夏海通,此前在蒙牛工作了15年,一路從基層做到了大區總經理,并曾長期擔任蒙牛低溫事業部總經理。
2021年在“618”競賽中,簡愛在天貓、京東、盒馬的GMV同比增長100%,在麥德龍GMV同比增長180%。
乳業巨頭也掉轉槍口,來勢洶洶。2020年到2021年,來自蒙牛、伊利、光明、新希望等老牌乳企,紛紛主打“零糖”、“零添加”、益生菌等健康概念,推出低溫酸奶新品,甚至打起了“價格戰”。國金證券草根調研資料顯示,君樂寶純享折扣價約在6折至7折,伊利暢輕促銷力度為5折至7.5折。
伴随着強敵環伺和新銳品牌林立,正處于蛋糕争奪戰之下的卡士酸奶如今又增加了如何重新赢得消費者信任的難題,未來想要持續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或許将并不輕松。
(钛媒體編輯柳大方綜合《财經天下》、鳌頭财經、新華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