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請出場,鎮館之寶丨小口尖底瓶:6000多歲“芭蕾舞者”用途仍是謎

大河報·豫視訊記者 闾斌 通訊員 趙婷

1921年,在三門峽市渑池縣仰韶村,瑞典人安特生發掘了震驚中外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村文化遺址。撥開塵封的泥土,絢爛的史前陶器也是以得以再現。2011年,渑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拔地而起。館内,一件件仰韶彩陶記錄着時代的風貌,暗含着追根溯源的“密碼”。其中,仰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陶制容器——小口尖底瓶,也成為該博物館最珍貴的“鎮館之寶”。4月初,大河報·豫視訊記者再次走進渑池,了解這件“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請出場,鎮館之寶丨小口尖底瓶:6000多歲“芭蕾舞者”用途仍是謎

6000多年前的小口尖底瓶“優雅”亮相

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館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在館内,共展示了6件小口尖底瓶。它們分别是不同時期的器物,最早的一件屬仰韶文化早期半坡時期,最晚的一件則為龍山早期。這其中,又以出土品質較好的仰韶中期渑池班村遺址出土的小口尖底瓶最為珍貴。

從業人員介紹,該件小口尖底瓶通高71厘米,口徑4厘米,腹徑21.5厘米,雙唇形口,器物規格小,是仰韶文化中期的小口尖底瓶,距今已有6000多年。

因疫情原因無法進入館内,在從業人員引導下,記者通過網絡實實在在看到了它的全貌。該尖底瓶外表輪廓呈流線型,線條簡潔流暢,起伏自如。小底鼓腹如同身着舞裙用腳尖站立的芭蕾舞者,一襲舞衣,立起足尖,優美高雅,視覺上盡顯流暢挺拔,給人以飽滿的美感。

請出場,鎮館之寶丨小口尖底瓶:6000多歲“芭蕾舞者”用途仍是謎

“這件小口尖底瓶是1993年在渑池縣班村遺址出土。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性器物、典型器物,它與彩陶一樣被視為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渑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暨仰韶村考古遺址公園管理中心主任張斌介紹說,小口尖底瓶生産年代大約在距今6500年之前,最晚在廟底溝二期文化中還能找到,其延續的時間長達1700年。随着青銅時代的到來,小口尖底瓶才離我們漸漸遠去。

請出場,鎮館之寶丨小口尖底瓶:6000多歲“芭蕾舞者”用途仍是謎

小口尖底瓶用來幹什麼?專家衆說紛纭

那麼,孑孑獨立、姿态翩然的小口尖底瓶,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張斌告訴大河報·豫視訊記者,直到如今,相關謎底并未被完全揭開,關于小口尖底瓶的用途,說法衆多。

其中,專家稱其為汲水器的說法,較為流傳,表示瓶鼓腹能增加水的容量,尖底則緩解了水對底部的壓力。另一說法,則稱其為炊煮器。持有此說法的人較少,因為細長型尖底瓶的上半部很難導熱。又一說法,稱其為祭祀器,最貼近器物的用途,因為中國自古以來的祭祀首選的都是酒器,在華夏傳統文化中,酒是溝通天、地、神、人的媒介。

近年來,随着實驗考古學的興起和科技的進步,對小口尖底瓶的用途又有了新的研究。

202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劉莉教授和中國西安西北大學崔銀枝教授對仰韶村遺址第四次出土的8個尖底瓶的殘留物,進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對陶器非損傷性、多學科綜合分析的方法,獲得了古代釀造谷芽酒和曲酒技術的證據。是以有專家也認為,小口尖底瓶最大的功能或與釀酒有關,是作為酒器使用的,或為釀酒器具。

專家們認為,在廟底溝文化時期,農業生産大發展,粟、黍、稻等糧食有了大量剩餘,為酒的釀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化糧為釀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口尖底瓶則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性器物。

“小口尖底瓶的生産延續了上千年,出現了不同的造型。但不管是哪種用途,它都蘊含了古代先民的智慧,也推動着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向前奔湧。”張斌說。

請出場,鎮館之寶丨小口尖底瓶:6000多歲“芭蕾舞者”用途仍是謎

近年來,随着實驗考古學的興起和科技的進步,對小口尖底瓶的用途又有了新的研究。

202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劉莉教授和中國西安西北大學崔銀枝教授對仰韶村遺址第四次出土的8個尖底瓶的殘留物,進行了初步分析,采用對陶器非損傷性、多學科綜合分析的方法,獲得了古代釀造谷芽酒和曲酒技術的證據。是以有專家也認為,小口尖底瓶最大的功能或與釀酒有關,是作為酒器使用的,或為釀酒器具。

專家們認為,在廟底溝文化時期,農業生産大發展,粟、黍、稻等糧食有了大量剩餘,為酒的釀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化糧為釀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口尖底瓶則是那個時代的代表性器物。

“小口尖底瓶的生産延續了上千年,出現了不同的造型。但不管是哪種用途,它都蘊含了古人先民的智慧,也推動着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向前奔湧。”張斌說。

(渑池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供圖)

請出場,鎮館之寶丨小口尖底瓶:6000多歲“芭蕾舞者”用途仍是謎

來源:大河報·豫視訊 編輯: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