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的文明史,到底有幾千年?

0.時常看有營銷号帶節奏,說外國學者認為中國曆史隻有三千年之類,然後就吹一波祖先無敵之類的暴論?然而真實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咱們還是從學術角度來分析一下:

1.“中國曆史三千年”這個觀念,來源于一個已經過時的學術範式。考古學出現之後,考古學家在研究了埃及和兩河文明的考古學材料之後,提出了一個古代社會是否進入文明的十二條标準:

大型城市中心

通過農業的剩餘生産力支援的手工工匠、商人、官吏和祭司

直接生産者将生産剩餘貢獻給神祇或祭司酋長

紀念性建築

擺脫體力勞動的統治階級

記錄資訊的系統(文字)

較為精确的實踐性科學的發展

紀念性藝術

作為奢侈品和作為工業物質的原材料的穩定進口

農民、手工工匠和統治者共同構成一個社會

社會的穩定性通過神廟和墓葬儀式的完善予以表達

國家組織居于主導地位,并且恒定不變

中國的文明史,到底有幾千年?

然後西方的考古學家們開始用這個标準來套世界其它古文明的情況,到衡量中國的時候,發現要到商代才符合上述标準,是以就把商代定位中華文明的開始,距離現在差不多3000年上下。

2.然而這個标準有個大BUG。如果我們要研究全人類各個古文明進入文明社會的标準,就要把所有古文明的考古材料都納入視野之後再總結規律。拿埃及和兩河的材料定出的标準,顯然不适合中國、美洲。

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定一個社會是否進入文明可以用一個評分體系标準來說明,隻要達到60分就可以。假定這個名額體系有10項二級名額,有些古文明是10項都得6分,加到一起60分進入文明;其它古文明可能有的能得10分,有的隻能得2分,但隻要加起來夠60分就可以。

中國的文明史,到底有幾千年?

3.是以,認識到這個學術範式的問題之後,中國古代社會是否進入文明就需要從我們自己的考古學材料中來總結标準。目前大陸學者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是這樣的

我們認為給文明建立标準,是一個比較老的研究方法。而我們需要探讨的是,這個考古學文化背後的社會是否形成了國家的形态?我們并不急于提出文明——國家形成的标準。這些标準應該是在研究史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普遍意義的特征。而不是颠倒過來,拿着一個産生于國外材料中的标準清單去比照。——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院長 趙輝

4.目前,根據現有的考古學材料,大陸學者大概有二裡頭文化進入文明說,良渚文化進入文明說等多種觀念,上限可以到距今六七千年,下限也有三千八百五十年左右的估計,都比商代的年代拓展出去一截。随着考古學材料的更新,理論研究的深入,未來這個問題會讨論得更加清晰而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