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今天在熱榜看到了一則有意思的提問,講述一位母親吃醋奶奶的故事:“寶寶三個月,每天和奶奶,咿呀聊天,媽媽熱情地逗他卻被無視,作為媽媽比較難過,這是為什麼?”這一問題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家衆說紛纭,各有各的見解,但沒有人可以取代母親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沒有人。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手繪:寶寶的思考

博媽家小肥肥,從出生起24小時自己帶,奶奶平常也會幫忙,換尿不濕、洗衣服等,第1次當媽媽不知該如何把寶寶逗笑?基本都來自靈魂創作,怎麼開心怎麼來,隻要寶寶回應媽媽,都會主動去嘗試,奶奶喜歡用長輩方式來逗寶寶,比如:唱些有節奏感的歌,撥浪鼓搖搖搖,寶寶回應奶奶效果顯著,還會咿咿呀呀和奶奶對話,博媽也學着這些方式和寶寶交流,醜萌醜萌的兒子笑起來,如溫暖的陽光照進我的心房,老母親的少女心一下就被俘虜了。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手繪:媽媽帶寶寶逛公園

産假過後,家裡爺爺、奶奶、爸爸一起帶孩子,晚上博媽自己帶寶寶,有段時間發現寶寶特别喜歡爺爺,做什麼都粘着爺爺,作為媽媽的我心裡比較難過,吃上了爺爺的醋。上班期間他們會拍寶寶視訊,照片發過來。讓博媽以解相思之苦,相信很多産假後的媽媽都有這波操作,恨不得馬上見到寶貝,就像奶奶說的那樣:“不是孩子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孩子”。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手繪:寶寶在海洋球玩兒

這個階段的寶寶喜歡聽聲音,雖然他現在看起東西來朦朦胧胧,但還是喜歡看熟悉的臉龐,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去幫助寶寶,随着寶寶逐漸長大,我們要讓寶寶厘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讓他辨識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用心陪伴寶寶,可以陪他唱兒歌,講故事,玩玩具,抱出去逛公園,曬太陽等,切記不能一邊說陪着他,一邊玩着手機。作為家長的你中招了嗎?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手繪:爸爸帶寶寶蕩秋千

博媽有話說的心裡話:

家長們時間空閑,盡量多些高品質的陪伴,寶寶成長很快,不經意間長大了,高品質的陪伴會給寶寶帶去知識,關愛以及成長後面對失敗的勇氣,因為他是在愛裡成長的孩子!寶寶心如明鏡,誰對他好,他怎麼可能不喜歡你呢?

本期博媽有話說,分享的内容到此結束了,我們下期不見不散哦!

生活寄語:你要相信,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會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寄語來源于網絡)

為何孩子和奶奶親,無視親生母親?“解藥”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