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品輕卡模型之一,1:24 上汽躍進超越C300輕卡模型實拍

中國不斷的城市化發展,産生了大量的城配運輸需求,也使得許多商用車品牌都根據法規和市場的實際需求,不斷推出輕卡産品,以加入城配運輸市場的競争。但論資排輩,上汽躍進品牌絕對是,能作為中國輕型卡車的先鋒,畢竟躍進品牌的前身南京汽車制造廠,是國内最早生産輕型卡車的企業之一,滿打滿算,其輕卡生産曆史已經超過了60年。

雖然在21世紀之初,躍進因為技術平台的原因,在輕卡車型市場上落了下風,但随後借助先前與依維柯的合作,再與菲亞特簽訂技術合作協定,使得躍進在技術層面上回到了國内先進水準,并借此推出了躍進的新輕卡系列“超越C300”。本次文章的重點,就是這款在2013年推出實車的躍進超越C300輕卡模型。

外觀

雖然躍進超越C300的大部分技術均源自意大利的兩個老牌汽車制造商,但基于國内輕卡的環境,駕駛室技術仍與競品一樣,借鑒了輕卡标杆五十鈴的技術,在大體輪廓上仍有一定的相似度。不過在細節的設計上,這款躍進超越C300設計更為簡約,沒有太多花哨的設計,相比競品更為耐看。

導流罩的設計,層次較多,能夠更好地将氣流引導至車身之外,以降低風阻與油耗。車頂兩側各布置了一顆示廓燈,不過模型上隻使用了塑膠件還原,并用銀色油漆進行噴塗,效果一般。車頂中央則還原了天線的設計。考慮到天線零件在模型上按比例縮放後尺寸過小的問題,躍進超越C300的天線并沒有完全按比例縮放,而是适當的增粗,并使用了軟塑膠材質,保證這些零件的耐久性。

受益于傾角較大的駕駛室A柱設計,前擋風玻璃不需要太大的弧度就能覆寫駕駛室正面适當的面積,保證了駕駛室前方視野的廣闊,避免在城市駕駛時因視野盲區而導緻交通事故。

模型所參照的實車駕駛室寬度約為1.8米,是以兩幅雨刮也足夠清潔擋風玻璃。

前臉的設計并不複雜,前面罩上使用鏽刻片還原了“YUEJIN”的辨別,中部格栅部分則是一個六邊倒梯形的結構,除此之外再無其他層次設計,降低了生産的成本,也能使備件更換時降低費用。

前保險杠上則根據霧燈與中部進氣口結構,使用線條進行了結構分隔,并且分隔的線條也是源自車燈的輪廓,将結構距離較遠的前保險杠與前臉連接配接起來,視覺效果尚可。

車燈的設計是前臉的一個亮點,類回旋镖的車燈輪廓設計與前臉一緻較為耐看,車燈内內建了遠近光燈、轉向燈與日間行車燈,同時近光燈還使用了透鏡聚光,保證了夜間行駛的安全。

駕駛室側面的設計并沒有完全照搬五十鈴輕卡的設計,而是有所修改。車窗下沿更為順暢,輪拱上方增加一條導流槽的設計,适當引導氣流離開,車門把手也設計為梯形,上邊與車窗下沿平行。

後視鏡下方使用鏽刻片辨別出車系的名稱“超越”,車門下方裝配了側轉向燈,使用了橙色半透明塑膠件進行還原,轉向燈下方還有鏽蝕片辨別的車型号“C300” ,還原效果較好。

駕駛室一側還還原了小拉手的結構,這個結構能夠幫助司乘人員在檢修車輛時輕松扣上駕駛室,在模型上也被還原算是細心之作。

後視鏡使用了分體式設計,能夠增加外擴的距離,更好地獲得後方的視野。在這款車型推出的年代,國内輕卡開始出現超寬箱的設計,以增加載貨量,制造商紛紛開始使用原本隻會出現在中重卡上面的分體式後視鏡,以迎合市場的需求。

模型上的後視鏡與車頂天線一緻,使用了軟塑膠的材質,避免在把玩的時候出現損壞瑕疵。但如果擺放不慎,軟塑膠過度形變之後會使後視鏡結構怪異。同時這款躍進超越并沒有配備前照地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車輛前部的視野盲區。

駕駛室後部則并沒有過多地特别設計,一如既往地駕駛室後部外擴,保證了駕駛室内部的空間。空濾進氣結構安裝在駕駛室右後部,節省了對後部上裝區域的占用。

内飾

考慮到成本的原因,輕卡的内飾設計比較簡便,但在這款模型上依然做到了功能優先。車門内飾襯闆上,車窗下沿的門把手,扶手,還有儲物格,以及獨立設計的杯架,都展現了躍進超越C300的便利功能。但較為可惜的是,車門内飾襯闆上并沒有任何分色。

内飾的還原狀況尚可,将實車的内飾、中控台各分區的細節還原了,儀表台使用貼紙進行細節表達,方向盤使用了非常經典的兩幅式設計,中間使用噴塗的方式還原了躍進的品牌商标,換擋杆也還原了實車真實的形狀,但尺寸較大,有一點點失真。

駕駛室内使用了3座的設計,在短途運輸時能夠增加載客量,友善貨物的搬運。

副駕駛區域看進去,能夠看到發動機拱包并沒有占用換擋杆前面的區間,友善司乘人員從另一側進入駕駛室座位。中控台對相應區域做出了适當的分色處理。

底盤

作為上汽目前的主力輕卡産品,躍進超越C300都能選配多種動力配置,包括上柴、雲内、南京依維柯、濰柴、全柴等多款國内知名動力系統,功率段從102馬力至180馬力不等。但模型上并沒有對發動機型号或輸出進行标示,是以筆者無法确定模型所參照的實車裝配了哪一款動力系統。

輕卡模型的發動機與實車一樣普遍偏小,是以相比于往常筆者評測、介紹的重卡模型的發動機尺寸差别較大,不過這款躍進超越C300的發動機還原狀況尚可,基本結構還原到位。

從底部看,變速箱結構使用了銀色的噴塗,表明了其實車采用鋁合金材質外殼的狀況,進而降低實車的自重。實車可選上汽齒與萬裡揚的5檔或6檔變速箱。

底盤中部空間較大,自營車主能夠在底盤兩側安裝一些運輸所需的結構,滿足相應的需求。

底盤左側安裝了一個黑色塗裝的油箱,實車上油箱采用了複合材料材質,容量130升,能夠滿足城市配送的運輸需求了。同時使用複合材料,相比于鐵質材質油箱,能降低自重。

底盤右側則隻安裝了蓄電池盒結構,剩餘的空間在不違反交規的情況下足以安裝一個儲物箱,存放物品。

大梁的末端安裝了防追尾鑽入的護杠,能夠避免車輛被追尾時後車鑽入大梁下方的風險,模型上的護杠與大梁一體成型,不易損壞變形。備胎則安裝在後橋與護杠之間的區域,将這部分區域的空間完整地利用起來。

上裝

上裝使用的是封閉貨箱結構,有兩處箱門,分别布置在車輛右側與後方。右側的箱門為單門設計,後方為對開雙門設計。

箱門沒有采用真實合頁的設計,是以沒有辦法完全打開,如果要存放小物品到箱體内,在存取時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車箱内容積尚可,實車的車箱容積能夠輕易做到18立方米,模型的車箱記憶體放幾萬元現金并不成問題。

車箱後門下方,使用了鏽刻片将車輛辨別完整地表達出來,左邊标示了“上汽集團”與“躍進”的标示,右邊則是車型的辨別,在國内同比例的輕卡模型裡面,這是絕無僅有的設計。

車尾燈并沒有使用通用配件,是以模型上也沒有還原類似的設計。這款尾燈的視覺效果看起來類似一個X型,夜晚能夠的識别度較高。

後記

筆者認為,這款躍進超越C300模型,其做工符合目前模型産品周邊市場對于做工與品質的要求,能與競品一較高下,應合上汽躍進對超越系列車型在産品力上的追求,也滿足上汽躍進寄望超越系列能夠“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想法,使躍進能重新成為行業領頭羊。

可惜的是,現在這款模型已經停産,被全新的超越模型取代,如果你還想要擁有它,幸運的話,在鹹魚這樣的二手市場能發現它的身影!

文:_GKCL1_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