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心居》中的那些女性,馮曉琴精明愛算計,顧清俞清高拎不清,大伯母蘇望娣是個勢利眼,姑姑顧士蓮又老好人一個,唯有葛玥這個角色是讨喜的。

可就是這個讨喜的葛玥,卻又有着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面。她出身優渥,偏偏嫁了顧昕這個鳳凰男,不被婆婆待見也就罷了,老公還四處拈花惹草,跟相戀十年的前女友藕斷絲連,跟堂嫂的妹妹不清不楚。

這樣的一場婚姻,葛玥卻生了兩個孩子。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不離婚。

在懷二胎之前,葛玥就已經知道了顧昕和馮茜茜的事,可當她知道自己懷孕了,問顧昕要不要,顧昕說要之後,她就要了。她原本跟顧昕提出了離婚,可顧昕出事後,她又出賣自己的尊嚴“舍身救夫”,一心照顧他的家人等他回來。

在看劇的時候,我曾非常不解葛玥為什麼不跟顧昕離婚,她明知道老公背叛了自己,卻還忍受屈辱為他生二胎,她明明已經動了離婚的念頭,可又同情心泛濫要留下來照顧人家的父母。難道對她來說,離個婚真的那麼難嗎?還是說她離了顧昕真的沒法生活?

直到我看了《心居》原著,我才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之所在,她其實不是不想離,也不是離不了,而是她太自卑了,自卑到她覺得自己不配離婚,她覺得她的婚姻就該是那樣的。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而她這樣的自卑,卻幾乎充斥了她從小到大的整個人生曆程,這個女孩,真的太可憐了。

自卑。

在顧昕出事後,葛玥去看他,得知要被判三年,她對他說:

“那就等你三年,出來再離婚。這種時候離婚,我做不到。”

接着,她又說了一句:

“我真是個失敗的人,連離婚的時機也找不好。”

就是這句話,看似是一句很随意的自嘲,實則暴露了葛玥這麼多年來對自我的一貫評價。自卑的人,往往都是低自尊的,在葛玥的心裡,她就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什麼都做不好,也沒辦法得到别人對她的好。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在原著裡,葛玥跟顧昕結婚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身孕,而那個時候她跟顧昕相戀才不到一年,之前他們隻是普通的同僚,她連他的全名都不知道。

即便是他們相戀,顧昕也沒有好好追過她,一方面是因為顧昕原本對她就很随意,并不是真心喜歡她,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自身的性格,她太聽話太溫順了,顧昕随便向她招招手,她自己就靠近了過來。

事實上,葛玥也很清楚顧昕跟她在一起的意圖,可她為什麼還是接受他呢?因為她自己覺得她就是個不會被人喜歡的人,她相貌平平,身材瘦小,個性軟弱,沉默寡言——這些都是她對自己的定位和評價——除了父親這個優勢,她沒有别的資本。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你看這個女孩子,到底有多自卑呢?

偏偏這麼自卑的她,後來父親又敗落了,這唯一的優勢都沒了,也就越發讓她沒了底氣,便是知道顧昕背叛婚姻,也隻能自我安慰說他這樣也好過翹辮子。多麼可憐!

可憐。

我為什麼說她可憐?這個可憐,不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那個“可憐”,而是确确實實就覺得她是值得同情的。

按理說,葛玥的出身便已經決定了她的條件勝過很多人,她不該有着這樣的自卑。她的自卑究竟來自何處呢?

我想,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她的家庭。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葛玥的父親是一個很有志氣也很硬氣的人,是以,對于這個性格軟弱的女兒,他既不滿又擔憂,總是有意無意地希望葛玥的性子能夠硬一些。

葛玥嫁給顧昕時,她的父親曾經說過這樣一番話:

“要說完全沒那個意思,我是不信的。你這樣的性格,真找個像蒸餾水一樣純的男人,我和你媽也不放心。過日子,太虛頭虛腦不行,太實打實也不行。退一萬步,還有爸替你看着呢。”

正是這番話,打消了葛玥對顧昕的最後一絲顧慮,接受了這場婚姻。而她自己心裡想的卻是:

“這跟她自身的條件有關,倘若她生得比張曼麗還美,或與顧清俞一樣能幹,父親又該是另一番說辭了。”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這就看得出來,父親這種對她性格的憂慮,讓她加深了自己的自卑感。而類似這樣的話,從小到大,她的父親是對她說過不少的,也就相當于父親在不停地暗示她,她的性格是不好的。

你想,一個孩子,如果從小不被父母認可,不管是哪一方面,無論性格也好,行為處事也罷,她自己也就接受了這樣的事實——她就是父母眼中的這個樣子。

當然,站在父母的立場上,他們的确是為女兒着想的,希望女兒能夠更好,期望她将來更幸福,可他們沒想過的是,孩子的成長,有其自己要遵循的規律。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忠告。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每個人長大以後的行為處事,都是刻有原生家庭的烙印的。你有着怎樣的成長環境,你跟父母的關系如何,你的父母給了你怎樣的教育和關愛,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你将來的人生,包括感情和婚姻。

葛玥這個女孩子,她其實完全可以有一個不錯的人生——如果她不是認為自己不會被人喜歡,如果她不是明知道顧昕對她并非真心卻依然嫁給他,如果她不是在發現顧昕背叛後選擇忍氣吞聲。

可是自卑驅使着她做出了這樣的選擇。而她的自卑,正是來源于從小到大父母的錯誤引導。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我們可以看到,葛玥的自卑,都是圍繞着自己不夠漂亮,性格不夠強硬果斷這些方面産生的,可是我們生來相貌如何,這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性格的内向或外向、強硬或柔順,也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相貌出色有出色的好,相貌平平也有相貌平平的好,性格強硬有強硬的好,性格柔順也有柔順的好。做父母的,不該按照自己的認知去評價和定性孩子的好壞。到頭來,隻會徒添孩子的自卑感,讓他失去對自己的正确評價。

看了《心居》原著,我終于明白了葛玥不跟顧昕離婚的原因,太可憐

是以,在此,我想給所有的父母們一個忠告:你真的愛孩子,就要懂得接受并喜愛孩子與生俱來的樣子,不要試圖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塑造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去看到自身的優點和價值,學會愛自己。如此,你的孩子才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人生。

我知道,每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好的。但很多時候,好或不好,隻是我們自己的看法,沒有固定的标準。是以,對于父母來說,我們隻要給孩子提供正确的三觀引導,保證他不誤入歧途即可,其他的,要學會順勢而為,給予接受與尊重。

作者簡介:相見相思,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專注于情感領域的文章創作以及情感問題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