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再見,燃油車!

舊時代的謝幕,就是新時代的開始。

4月3日,比亞迪汽車正式宣布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産,未來比亞迪汽車闆塊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

作為全球首家宣布停産燃油汽車的車企,屬于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時代已經全面開啟。

比亞迪:再見,燃油車!

舊世界的倒塌,不是轟然一聲,而是唏噓一聲。

這邊廂,絕大多數的合資品牌依然是燃油車當家,95%以上的燃油車産銷占比讓它們的新能源轉型步履蹒跚。

那邊廂,是合資品牌們不同版本、不同聲量的新能源ALL IN故事。

丘吉爾在《The Second World War》一書中寫道:說“我們盡力了”沒有用,你要在必須做的事情上成功。

西方哲人的箴言,在遙遠的東方有了不一樣的注腳。

信念

為什麼又是比亞迪?

支援比亞迪的朋友一定會有這樣一個感覺,這幾年,比亞迪已經赢麻了,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汽車市場。

停産燃油車,全面擁抱新能源,對今天的比亞迪來說,這個決定既有底氣,也很務實。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28.5萬輛。特别是DM車型的大獲全勝,完全兌現了當初“颠覆”傳統燃油車的使命。

當然,光鮮的背後是心酸、堅忍和汗水的集合。

當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月銷僅有幾百輛時,比亞迪依然堅信未來全線量産新能源産品是終極目标。

當比亞迪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各占比一半時,比亞迪毫不避諱地表示,生産燃油車就是為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

當合資品牌在國内市場躺着掙錢時,比亞迪正在經曆從垂直整合到全面開放的蛻變……

在質疑聲中,在困難面前,人們傳頌的比亞迪造車故事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反轉。

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比亞迪一直有,是以它一直勇往無前。

一方面,比亞迪的信念既是對于人類集體命運的遠見卓識。

比亞迪圍繞國家“雙碳”戰略目标,堅持“創新”、“綠色”的新發展理念,以科技創新動力,引領汽車行業變革;以綠色低碳循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這是比亞迪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初代DM技術的動因,并沿着這條技術路線,将插混産品的全面性能帶到了全球一線高度。

另一方面,比亞迪的信念也是對核心技術的執着和進取。

化石燃料緊缺,油價持續上漲,發展新能源汽車不能依賴鎳、钴,解決能源安全問題。是以,比亞迪創造了更高效、更安全的刀片電池。

代表智能、高效、安全、美學的e平台3.0應運而生,比亞迪下一個十年的戰略航母誕生了。

比亞迪的全體量成功轉型基于一個完整的邏輯閉環:信念支撐技術研發,技術研發催生科技産品,科技産品刺激市場正向回報,市場正向回報讓信念更堅定。

希望

用市場的寬度,技術的厚度,支撐品牌的高度,這才是比亞迪徐徐展開的多位一體化的發展宏圖。

未來比亞迪将沿着怎樣的軌迹發展,同樣成為不可回避的話題。

站在現在看未來。3月比亞迪銷量104338輛,成為首個新能源汽車月銷破十萬的自主品牌。其中EV純電車型銷售53664輛,DM插混銷售50674輛。

事實上,EV與DM五五分的銷量格局,從去年下半年就逐漸确立。“兩條腿、齊步走”的市場主政策已經水到渠成。

EV代表未來,DM代表從現在到未來,比亞迪之是以能夠不冒進,不突兀地快人一大步,就在于既成功解決了汽車産業必然存在的從油到電的漫長過渡,又徹底擁抱了電力革命的美好未來。

3月,比亞迪“停燃”的同時,也就停售了10萬元以下的所有車型。講了多年的自主向上,比亞迪正以更進階的方式全面實作。

“時間是精彩事業的朋友,但卻是平庸事業的敵人。”92歲的巴菲特對時間總是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

他和比亞迪在資本市場的故事,因時間而續寫傳奇。比亞迪與這個世界之間,同樣以時間為紐帶,過去的不再留戀,未來的已經近在眼前。

顯然,比亞迪的這次徹底轉型,注定被寫進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史。

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将是比亞迪與特斯拉的紫禁之戰,二者之間的勝者就是全球銷量的王者,這一點,毋庸置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