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商青銅爵裡的秘密:甲骨文中的爵字,不是商朝人所造?

漢字的造字和使用方式有六種類型,總稱六書,即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注,排在第一位的是象形。如今,經過隸變、楷變之後,很多漢字已看不出象形痕迹,但如果追根溯源到甲骨文的話就會一目了然。

青銅爵始于二裡頭文化遺址,是流行于夏商周時期的飲酒器和禮器,相當于如今的酒杯,青銅尊相當于酒壺。青銅爵的基本特征是:圓腹(個别方腹),一側的口部前端有流——倒酒的流槽,後部尖狀尾,流與口之間或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個錐狀長足。

甲骨文中的爵字,就是青銅爵的象形,但鮮為人知的是,青銅爵與“爵”字之間并非象形模仿這麼簡單,裡面還蘊含了中國文字起源的一些秘密。(下圖,商代中晚期青銅爵)

01:夏商青銅爵的變化

所謂“時移世易”,随着時代的變化,技術的進步,審美的變化,青銅爵造型也會出現細微的變化,這就給甲骨文中的爵字起源留下了線索。

迄今為止,夏商青銅爵主要出土于三個文化遺址,即二裡頭文化遺址(公元前1800年—前1500年)、二裡崗文化遺址(又稱鄭州商城遺址,公元前1600—前1300年)、安陽殷墟(公元前1300—商亡)。二裡頭遺址是不是夏墟,還存在很大的争議,本文暫且認為是夏墟。從二裡頭遺址到商朝滅亡,中間曆經了800餘年,夏商青銅爵出現了諸多變化。

首先,從技術上看,夏代青銅爵胎體輕薄,制作粗糙,三足輕細;商晚期後,青銅爵的爵體厚重,制作精美,三足粗實且棱角分明,器身加厚。

其次,從紋飾上看,夏代青銅爵的身上一般沒有銘文和花紋,偶爾才有連珠紋;商晚期後,青銅爵的身上有饕餮、雲雷、蕉葉等精美的紋飾,甚至一些細小部件之處還飾有動物形象。

其三,從造型上看,夏代青銅爵呈橢圓形器身,流長而狹,短尾,流口間多不設柱;商代中後期的青銅爵,演變為圓身、圓底,流口增高,多設一柱或二柱,柱身加長并向後移。

其中,以二裡頭為代表的夏代青銅爵,流口之間普遍不設短柱,不過著名的乳釘紋青銅爵(見上圖)上設有短柱,但流長而狹表現得非常明顯。以二裡崗文化為代表的商代早期青銅爵,大緻承繼了二裡頭文化式樣,一律為扁體平底,流甚狹而長,流口之間設有短柱,之後商代基本都有短柱,下腹部中空,有的透镂有圓孔,以便溫酒加火時透風。

下圖是二裡頭青銅爵的正常形态,表現為“橢圓形器身”、“流口之間無柱”、“流長而狹”,青銅爵身上沒有紋飾。與本文第一張圖中的商代中晚期青銅爵相比,二者造型差别可謂一目了然。

02:爵字或是夏人創造

大緻了解商周青銅爵造型變化之後,再來看一看甲骨文中的爵字。

甲骨文中的爵字(見下圖),是一個标準的象形字,就是“爵”的實物描摹,畫得完全像古代的一個酒器形狀,它的下面有兩個或三個“足”,中間是用來酒或者盛酒的容器(腹),小方塊像手提的把手,又叫“鋬(pàn)”,上面的箭頭符号“”表示“柱”。

圖1與圖3沒有柱子(圖6是因為設計了蓋子而不好再設立柱子),圖3表現為“流長而狹”。尤為重要的是,圖3幾乎就是二裡頭文化普遍使用的青銅爵的縮影。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杜金鵬指出:商代甲骨文中有的“爵”字,所摹形制的爵,顯然應是二裡頭文化或至遲是二裡崗期商文化的爵,而在商代晚期已不可見。

是以“藝術源于生活”,造字過程也一樣,都以實際事物或當時社會認知為基礎。假如商朝中晚期才創造“爵”字,那麼應該是按照本文第一張圖的形狀造字,絕不會拿幾乎已經不再使用早期版本的青銅爵為摹本。否則,造出來的爵字,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群衆基礎,大家普遍會覺得“不像”。是以,這個“爵”字很可能是在二裡頭文化時期就已經創造出來了,一直沿用到了商代晚期。

與甲骨文中的爵字一樣,商代甲骨文和金文中還有一些古器物的象形字,其中有的顯然是當時流行器物的象形字,有的在當時已經找不到相應的器物,都表明很多甲骨文應該不是商朝人創造的文字。

最後,再聊一個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字——酉,可以讓我們更進一步地明白中國文字出現的時間,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早。

“酉”是十二地支之一,本義是酒器,屬于上古禮儀活動時的盛酒器,相當于夏商周時期的“尊器”,其地位從尊、奠等文字中都有酉部可見一斑,另外酉與三點水組成的是酒字。甲骨文中的酉字,就是一尖底瓶,圖1圖2應該是因為用刀刻寫不太友善,是以文字有些變形,圖3顯得極為正規。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圖3與仰韶文化的甘肅省定西馬家窯遺址尖底瓶(見下圖,該遺址此類尖底瓶數量很多)幾乎一模一樣。

問題在于,在距今5000年時,傳承了2000餘年的仰韶文化衰亡,原本在仰韶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尖底瓶的地位應該也會随之下降,距今4500餘年時龍山文化崛起,此時尖底瓶已經大變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龍山文化尖底瓶”,就會看到兩者造型有很大的差别。到夏商時期,馬家窯遺址的尖底瓶更是早已難覓蹤影,即便偶有存在也不是流行風格,也就不可能成為“酉”字的造字依據。

文字源于生活,通過“酉”字與馬家窯遺址尖底瓶的關系不難看到,“酉”字出現的曆史大約已有5000餘年。在一定程度上,這可與文獻記載互相印證了,相傳距今4700餘年時黃帝崛起,其史官倉颉造字或整理文字,當時馬家窯遺址的尖底瓶可能還在黃帝部落流行,于是倉颉據此造字;或許,之前已有“酉”字,倉颉将包括“酉”在内的很多文字一一加以整理、規範,最終一直傳承至今。

可見,夏朝時期必有文字,極有可能已成系統,隻是文字數量或許不如甲骨文豐富罷了,如今的夏朝有無文字之争,應該畫上句号。既然已有文字,青銅爵又如此重要,夏朝人會不給青銅爵取一個名、造一個字嗎?

參考資料:《甲骨文從何而來?比它更老的文字有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