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導語

奔馳AMG的标簽就是大排量、高性能和一人一機(如今隻剩下63和45)。

近年來,這樣的發展之路有些尴尬。

作為應對,如今AMG車型開啟了發動機向下相容之路。

眼前這輛車透着一股桀骜不馴的,還有些許矜持和“孤芳自賞”的印象。在中國,他的官方的名字特别長,像是俄羅斯方塊,整整湊了一大堆“零件”,簡直是一種“組合式進化”。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梅賽德斯-AMG GLE 53 4MATIC+ 轎跑 SUV”

簡直是性能和個性完美的結合。AMG的身世加上53的動力水準,補充一些四驅基因,配以轎跑(Coupe)的個性化特征,最後就跳脫出這位既美又狠的角色。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應該承認,這台美國産的SUV車身形碩大,三維達到了4961mm、2018mm和1716mm。軸距更有2935mm。這為車内的空間留出了足夠的想象空間。但是抱歉,如果你仔細觀察,車身的設計都是束緊的,坐在車内,運動座椅束身明顯。如果後排乘客高大,那坐在座椅上就要産生一些頭部的緊張感,完全沒有軸距2935mm能帶來的寬敞。後備廂到時挺大,但是底面很高,裝載笨重行李,需要有把力氣先擡上車。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坐在駕駛座上,如果不是奔馳的老車主,閃閃發光的金屬飾件和滿眼的金屬質感按鈕需要時間适應一下。尤其是車門上柏林之聲的金屬揚聲器,透着一股奢侈的味道。再加上碳纖維、麂皮和紅色的安全帶,又多加了寫戰鬥氣息。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這裡關于方向盤多說幾句。它底部齊平,3點和9點位置也是直的。上端中央是紅色回正标緻。這完全是跑車的操作。此外,選裝AMG運動套件後,方向盤下方左右各有一個精緻的旋鈕,幾乎和駕駛相關的設定都可從這裡進入。

天色漸暗,車内的氛圍燈光韻柔和,并有多種組合可供選擇。線條背光絕對是頂流制作,夠得上100萬的車價和三叉星的身份。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駕駛模式選項可以提供舒适C、運動S和運動加S+模式。需要注意,車主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選擇,包括方向盤下方的圓形撥鈕、觸摸中央顯示器和右手中央控制通道後方的撥鈕。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在觸摸中控屏上幾乎可完成所有車輛功能操作,特别是在地圖與導航子產品中,采用了我們熟悉的高德地圖。而且效果自然是經過驗證的,無需贅述。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漢斯-維爾讷·奧弗雷希特(Hans Werner Aufrecht)及埃哈德·梅爾切(Erhard Melcher)兩位AMG的創始人一向以高超的發動機制造技術為榮,而且認為大排量的發動機是“王道”。但是,現在的潮流有些讓他們尴尬。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3.0升直列6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代号M256。它是奔馳放棄3升V6發動機後的推出的産品。這台發動機加入了48V系統,可直接驅動博格華納的渦輪,最高可達7萬轉/分。作用非常明顯,渦輪遲滞幾乎感覺不到。發動機也參數很漂亮:435馬力,520牛·米,外帶額外來自于EQ Boost輕混系統的22馬力和250牛·米的能量。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何為EQ Boost?根據戴姆勒-奔馳最新的新能源戰略,未來旗下将在 EQ 的基礎上衍生出三個分支,分别為 EQ Boost、EQ Power 以及 EQ,這三大分支分别對應 48V 輕混、插電式混動以及純電動車型。此外,氫燃料電池車以及充電/氫站建設也在同步全力推進中。

加速淩厲是AMG起碼的及格線。這台車在實際駕駛中輕松及格,但起步貌似不猛,待初段提速後,噴薄而出的動力源源不斷,讓你對他們動力極限搞不清楚,心生疑惑:這車到底能有多快?

資料顯示,5.5秒破百。雖然不能和超跑比,但這個2.2噸的大塊頭能達到這個成績也算是對得起AMG的名号。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運動座椅紅黑相間,透着一股殺氣

AMG SPEEDSHIFT TCT 9速自動變速箱在整個加速過程中功不可沒。如果在S或S+模式下,變速箱可以配合發動機,在收油或是減速過程中加空油,通過尾喉放出“铛铛铛”的爆響。如今這動靜就讓電動車主羨慕去吧……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還有一項秘籍,那便是4MATIC+。這是AMG單獨的4MATIC系統。控制子產品根據路況和駕駛員的操作實時精确計算,決定這套以後驅為基礎的系統在多大程度上向前軸輸出動力。4MATIC+還可打破四驅車型漂移困難的固有觀念,并配合駕駛員,做出完美的漂移動作。

空氣懸挂系統(AIRMATIC)元件保證了在S或是S+模式下的運動特質。這要歸功于AMG行駛控制增強版(AMG RIDE CONTROL+)懸挂,在彎道或是變線過程中,四條大車輪緊緊抓住地面,提供了相當好的 動态性能和很高的突破極限門檻值。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下面來說說開這車所要付出的油耗。首先,需要明确,整備品質很大,其次,如果很溫柔地開這車,雖然交警不管,但是讓性能車迷“暴跳如雷”。如此兩個先決條件墊底,你對百公裡的油耗期待是多少?由于我們的駕駛裡程不長,是以我無權斷下結論,大概在12升左右。豐儉由人,您各取所需吧。如果跑長途102升的郵箱還是讓你少進幾次加油站的。

買梅賽德斯-AMG GLE 53 4MATIC+ 轎跑 SUV指導價101.93萬元。目前市場上的直接競争産品有三款,且價格更貴,分明是沖着更高階的AMG GLE 63 Coupe車型去的,但遺憾的是此車已經停止在中國售賣了,相信這是大勢所趨。

禦車|不再執著于“一人一機”,奔馳AMG進行組合式進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