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經濟|劉外婆:賈府的富裕清單

作者系中國中小企業研究院研究員。本文有部分删改。

作者

張麒

曹雪芹是惜墨如金的文學巨匠,但《紅樓夢》卻用了近三回半的章節,寫鄉下村婦劉外婆到賈府“打秋風”的情節。如果你認為這些描寫是遊離于賈府興衰變遷的閑筆,那就把劉外婆這個人物的價值和意義看得太膚淺了。

從文學手法上講,這是賈府和鄉村的一個對比,是“朱門大戶”和“柴門陋室”的對比,是公子王孫和田疇野老的對比,大大拓展了小說的容量和縱深。從經濟生活的角度來看,這一情節寫出了賈府的富貴及其富貴的土壤和根源。

富貴和奢華如果沒有參照系,則難以凸顯。《紅樓夢》找到了一個與榮國府有些淵源和攀扯的城郊鄉下“芥豆之微”的上了年紀的老妪劉外婆來,對我們認識清初底層群眾生活狀況以及貧富差别很有幫助。

劉外婆膝下無子嗣,靠女婿接到其家中過活。而女婿家中也隻有兩畝薄地。窮怕了的劉外婆,為了不拖累女婿,才苦思冥想,尋摸到去曾與女婿家有些瓜葛的高門大戶——榮國府攀攀親戚,走動一番,名為走動,實為“打秋風”。

劉外婆第一回到榮國府,是認了門,識了人,尤其是認得了榮國府的大管家王熙鳳(王熙鳳的祖父曾認過劉外婆女婿的祖父為侄兒,連為同宗)。

臨走時,王熙鳳送了她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錢。禮不輕也不重,算是給久不行走的上輩老親戚一點見面禮。按照王熙鳳的話,不要看府上外表轟轟烈烈,其實大有大的難處。但劉外婆心裡思忖:賈府拔一根汗毛也比自己的大腿還粗。這一點東西其實也算不得什麼,離自己的預期尚有些距離哩!

劉外婆二度來榮國府,是秋收季節。她領着外孫子闆兒,帶了一些自家田園子裡出産的瓜果菜蔬——尤其是那一個大倭瓜(即現今人們經常食用的南瓜)——叫賈府裡的姑娘小姐們看傻了眼。

這次進賈府,劉外婆花三日工夫,逛遍了大觀園。而大觀園對她來說,猶如皇帝住的金銮殿。

在賈府,最令劉外婆難忘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什麼呢?是在賈母張羅的宴席上吃到的一道菜,那是用十幾個雞的湯汁腌制、晾曬而成的“茄子鲞”,有多少人力物力依附在這上面啊。

劉外婆想不通,賈府的人難道就想得通嗎?這就是當時富貴人家的經濟生活,也是許多富貴人家經濟生活中最怪誕的地方!

關于“茄子鲞”這道菜炮制的繁雜以及成本的昂貴,書中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有詳細的記述。

那頓接待劉外婆的宴席,從禮儀上說,應該是賈府最高人物賈母請客,王熙鳳隻是主陪和襄理的角色而已。面對席間的劉外婆對“茄子鲞”食而不知其味,一臉疑惑,王熙鳳做了仔細的解釋和說明:

“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籤了,隻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并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幹、各色幹果子,都切成釘子,拿雞湯煨幹,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鄉下老妪劉外婆從來聽也沒聽過,見也沒見過原來茄子還有這樣做法、吃法,于是:

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隻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劉外婆進賈府的情節安排,别具匠心。除了“窮”和“富”的對比、“尊貴”和“卑微”的對比,更深度挖掘出“窮”和“富”的由來和變遷,“尊貴”和“卑微”的辯證統一關系,即“尊貴”之中有“卑微”的一面,“卑微”之人也自有其“尊貴”之處。

更為重要的是,它為賈府所處的社會階層确立了坐标立面,對賈府所對應的各種經濟關系,安插了标有具體方位的“探頭”。

劉外婆和賈母年齡相仿,都是“積古”之人。兩人都是兒孫滿面,三代、四代同堂之人,但她們在世俗眼裡,一個是大富大貴,福壽無比,一個卻是豆微草芥,苦不堪言。

可哪裡知道,那位養尊處優的老封君,卻常常對“茄子鲞”之類的菜肴食不甘味,卻總想“地裡現摘的瓜兒菜兒吃”。那位總嫌牽着自己衣角來賈府的外孫闆兒怯怯生生、羞羞答答、沒有出息,殊不知另一位老祖母,也不知多少回為滿園的孫兒、孫女們的膽大妄為、“不肖種種”之事添憂犯愁,進而連“不是冤家不聚頭”這樣的話都說了出來。

是的,賈府是大祭宗祠、大擺宴席。堂前台面是不乏有頭有臉的達官貴人,女流賓客,可那是靠“錢”交出來的,是“銀子”的你來和我往,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有多少“交換”和“交易”,稍有不慎,就會輸得精光,甚至家毀人亡……這就是劉外婆們所不知道的,也體會不出的了。

就好比盡管賈母平日裡聽慣了亂耳的絲竹,看慣了炫目的豔舞,其實她老人家最愛的,還是青山綠水的鄉土俚音,譬如那句“花兒結了個大倭瓜”她就百聽不厭。

這就是“尊貴”和“卑微”的互不相讓,互不滿足。

還有,賈母死後,府中男男女女,一幹衆人,死的死,瘋的瘋,發配的發配,坐牢的坐牢,大廈傾塌,風流雲散。可那時,劉外婆呢,還在她的莊裡,插禾種菜,點豆收瓜,手頭也不那麼緊了,一個小家族,和和美美,一派興旺。

當斯時,賈府大管家王熙鳳亡故,留下無依無靠的愛女——巧姐兒。還是劉外婆把巧姐兒接回自己的莊裡,給她吃,給她穿,免得“苦命的”巧姐兒被“人牙子”賣進窯子裡去。

這豈不是 “富” 和“窮”的輪回和流轉,現世的報應和補償?

還是回到劉外婆二進大觀園情節本身吧,這次劉外婆比上一次斬獲更大。賈母、王夫人、王熙鳳等六人,共饋贈給她白銀一百零八兩及禮品、衣物、藥品等,折合銀子大緻在三百兩以上(筆者按康熙、雍正年間物價推算)。

這三百兩銀子,劉外婆如果用來置地,可置良田四五十畝。當時一個普通百姓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一年隻需五兩銀子。這三百兩銀子,足夠保劉外婆全家四口十年的生活呢。

最令人意外的是,劉外婆還無意中得到了栊翠庵的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鐘茶杯。這個小茶杯可是價值連城呢。在大明本朝,一對成窯杯的價格已是十萬錢。何況這件小蓋鐘茶杯式樣獨特,色彩清麗,還帶泥金真色。到了清朝,世間已很是罕見,唯有皇家才少量遺存,其價值真的不可估量!

妙玉送劉外婆這個茶杯,是因為劉外婆用它喝過幾口茶,她覺得這鄉下老太婆用過的東西太髒了。寶玉建議,把這個妙玉不想再要的珍貴的小茶杯送給劉外婆,多少有些同情底層窮苦出身的人的意識。寶玉說:

“不如就送給那貧婆子罷,她賣了也可以度日。”

寶玉還是有些眼光的。這價值連城的成窯小茶杯,倘若王狗兒善于鑽營,恐怕皇城根下的半條街也能買得下。

有權勢的富貴人,隻要把剩下來的東西趁着新鮮的時候賞給我們,我們就會認為他們是出于人道之心來救活我們;可是在他們看來,我們都不是值得救活的;我們的痛苦饑寒,我們的枯瘦憔悴,就像是列載着他們的富裕的一張清單;我們的受難就是他們的享福。

這是莎士比亞戲劇《科利奧蘭納斯》裡的一段台詞,在這裡加以引用,說明走進賈府攀親戚的鄉村老妪劉外婆的價值。

曹雪芹為什麼要寫劉外婆進賈府的這一情節?《紅樓夢》為什麼要将劉外婆列入賈府富裕的“清單”?

因為,“劉外婆進大觀園”具有标本價值。它不但具有深刻的社會政治喻意,而且具有深刻的經濟批判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情節,為我們認識賈府的敗落和清代的經濟衰亡,提供了一把“鑰匙”。

當然,一部《紅樓夢》,絕不僅僅隻劉外婆幾進大觀園這一個情節。衆多微芥小民及底層人事,都猶如文章裡的括弧,注解和描摹了賈府的經濟基礎和生存空間。

賈府是大戶人家,四時八節裡要祈求平安吉祥。第二十九回,就寫賈母領一幹衆人到清虛觀打平安谯,事畢還不忘“馓錢”給清虛觀四周的“窮人”。賈母和張道士都深深地懂得:沒有身邊這些窮人,他們的富貴将無從談起;沒有賈府以外千家萬戶草民的平安,一府的平安就難以維系,難以長久。這就是《紅樓夢》為何穿插記述賈府“舍豆結緣”(第七十一回)、“撒錢祈福”(第五十三回)的原因了。

賈府不是生活在真空,和社會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賈府的主子和奴仆所對應的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都在《紅樓夢》大關節、大回目裡得到記錄和描摹。

秦可卿喪殁移靈鐵檻寺,寶玉随熙鳳寄宿離鐵檻寺不遠的饅頭庵。書中記載:

(寶玉)帶着小厮們各處遊頑。凡莊農動用之物,皆不曾見過。寶玉一見了鍬、镢、鋤、犁等物,皆以為奇,不知何項所使,其名為何。小厮在旁一一的告訴了名色,說明原委。寶玉聽了,因點頭歎道:“怪道古人詩上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為此也。”一面說,一面又至一間房屋前,隻見炕上有個紡車,寶玉又問小厮們:“這又是什麼?"小厮們又告訴他原委。寶玉聽說,便上來擰轉作耍,自為有趣。隻見一個約有十七八歲的村莊丫頭跑了來亂嚷:“别動壞了!"衆小厮忙斷喝攔阻,寶玉忙丢開手,陪笑說道:“我因為沒見過這個,是以試他一試。”那丫頭道:“你們那裡會弄這個,站開了,我紡與你瞧。”

第十五回

這一回還寫:

(随鳳姐同來的家奴)旺兒預備下賞封,賞了那本村主人,莊婦等來叩賞。鳳姐并不在意,寶玉卻留心看時,内中并沒有二丫頭(即是那位為寶玉示範紡績的丫頭,筆者注)。一時上了車,出來走不多遠,隻見迎頭二丫頭懷裡抱着他小兄弟,同着幾個小女孩子說笑而來。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料是衆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

這一情節,細緻地描寫了賈府貴公子寶玉的心态。他很少有機會接觸農家人、農家事。他對農具和紡績的好奇和癡迷,有着深刻的寓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家子弟,如寶玉他們,雖然也知道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之類的警言名句,但隻有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躬身實踐方體會益深!

其實,這正是賈府公子哥兒們所缺失的,也是賈政、賈赦、賈敬這些“祿蠹”們在對子弟們所謂“教育”上所缺失的。

此外,書中還有,寶玉突然造訪自己的貼身丫鬟(實際上是府上為寶玉早早儲備的妾,寶玉自己也心知肚明)襲人的家門;寶玉騎快馬出賈府去祭奠北靜王水溶的愛妾;寶玉支派自己的書童去鄉下查證劉外婆信口唠叨的那個“神廟”;以及莊主烏進孝來府上進貢交租;鴛鴦哥嫂在金陵老宅看樓護院,收取房租……

諸多情節,都極大地拓展了賈府社會生存的空間,注解了清初官紳階級經濟結構土壤的墒情,也深刻揭示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複雜的社會和經濟原因。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衆号立場無關。部分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