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

已經有8位院士離我們而去。

包括張子儀、文聖常、陳敬熊、

毛用澤、朱兆良、

戴永年、潘自強、徐性初。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緬懷!

向他們緻敬!

農學天賦異禀,勵志報效祖國——張子儀

上學時的張子儀,

就顯出了農學中卓越的天賦。

在日本攻讀學位時,

正值新中國成立初期,

百廢待興,人才奇缺。

已經在日本小有名聲的張子儀,

學成後毅然決定回到祖國。

張子儀把回國當作人生最重要的起點,

“重新自我設計,

以慰或冤死敵獄或捐軀疆場的

千百萬同齡人在天之靈,

此乃人生無悔之起步。”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1979年,年逾半百的張子儀回到北京,

重新開始飼料營養的研究。

張子儀創造的體外消化實驗模式,

大大加速了基礎資料的收集,

建立了一整套消化模式,效果非常好。

張子儀還主持建設了

世界上第一套人工消化器,

是北京畜牧獸醫所一項标志性的成果。

僅這一項技術,

對大陸飼料的工業化、标準化就至關重要。

一腔愛國熱血,叩開海浪研究的大門——文聖常

文聖常小時候沒見過大海,

但他對大海充滿無限向往。

“進入大海,海浪可以把船搖來搖去。

我想,海浪能量一定很大,

能否把它轉化成一種能源?”

文聖常瞬間被大海的壯闊所吸引,

腦海中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去探索海浪能量利用問題!”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從普遍風浪譜、湧浪譜的問世,

到适合中國海域特點的海浪計算

及預報方法的創新,

再到新型混合型海浪數值模式的提出……

幾十餘載,反複求索,

文聖常一直在不懈努力。

“曾有學生問我,

這麼多年是怎樣堅持下來的。

我覺得,熱愛祖國、追求科學,

是我投身海洋研究事業的力量源泉。”

文聖常說。

給飛彈裝“眼睛”,為航天事業育英才——陳敬熊

1921年,陳敬熊出生于

浙江甯波的一個商賈之家。

從小就特别有想法的他

并沒有跟當地其他小孩一樣,

走上辍學經商之路。

陳敬熊認為:“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在父親的支援下,

他開始外出學習,渴望用知識改變命運。

由此,他開始了自己的“航天路”。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

陳敬熊累積并總結了一套

适合航天事業發展的理論和經驗,

他将這些經驗毫不保留地

傳授給年輕科技人員。

退休後的陳敬熊,

依然保持着一名科研老兵的本色——

堅持看科研簡報,

心系祖國的航天科工事業。

2008年,

他在北京大學實體系設立教育基金,

用于支援實體學院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造核盾助核電,一生緻力國防民生——毛用澤

“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因國家需要,他割舍了化工專業,

義無返顧地邁入了

核實體這個陌生的領域。

從此,他的一生與大陸防科技事業

結下了不解之緣。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他曾結合科研執行個體說:

“防化裝備的現代化,

首先應從國情出發确定目标,

而裝備現代化是建立在

科學技術現代化基礎之上的,

符合潮流的技術路線方向看準了,

就要早起步,持之以恒,不斷攀登高峰,

就有可能達到目的,

不落人後,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一心鑽研為人民,躬身大地七十載——朱兆良

作為一名土壤植物營養專家,

朱兆良在工作時,

經常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同研究、同總結。

在他的帶領下,

大陸土壤氮素研究人員踩着自己的節拍,

走向世界并獲得國際同行的贊譽。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躬身大地近七十載的朱兆良,

始終保持着對學術的熱愛與追求:

“科學研究是探索未知,

科研人員既要有嚴肅、嚴密和嚴格的學風,

又要有敢想、敢幹和敢闖的精神。

二者不可缺一。”

少年立志為民,一生都離不開“益于民”——戴永年

“立于德,就是做任何事要有品德指引;

成于學,就是人要有學知識、學做事的本領;

展于創,就是不能守舊,要敢于創新;

益于民,就是要時刻想着人民。

我向此而行,才有今天。”

戴永年鶴發白眉,因聽力不好,

他說話時總會提高音量,中氣十足。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幾十年間,

雲南的大小礦區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無數省内外冶金、能源企業得到他的指導。

科研之外,近70年來,

戴永年沒放松過教學。

他率先在國内開設“真空冶金”的

相關課程及實驗,

培育了大批專業人才及技術骨幹。

他告誡學生們,

無論是做人還是未來從事科學研究,

都應該堅持“真、正、實”。

不滿足現狀,一直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潘自強

20世紀70年代,

潘自強率先開展、參與并指導完成了

“全國環境天然放射性水準調查”,

主持完成了

“中國核工業30年輻射環境品質評價”等工作。

發表了“制訂核電站輻射防護的原則

和主要數值限”等文章,

在秦山核電站選址的環境影響審查中

起了重要作用,

從那時起步并延續至今的

“能源與環境”的系統研究,

為大陸核電環境影響評價提供了技術基礎。

他積極推動“輻射事故和應急體系”的建立,

在輻射防護法規和标準體系的建立方面

作了開拓性工作,

多次主持編制“國家輻射防護标準”。

他提出了

“放射性廢物管理應以地質處置

為中心的觀點”,

奠定了大陸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的基礎,

為培養輻射防護人才做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生前,他說:

“我們國家無論核電還是核技術應用,

各方面我感覺潛力還是很大的。”

“毫無疑問,

核科技工作者在努力推進大陸核事業發展,

但也需要想一想,

我們哪些事還可以做得更好!”

一生擇一事,希望做到完美——徐性初

徐性初長期從事

精密計量及精密量儀研制和精密加工及

超精密機床設計及制造工作,

解決了一系列實際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2022年剛過去四分之一,共和國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緬懷!

他主持研制了大陸第一台

一米縱動光電比長儀、

以雷射波長為基準的

刻制一米光栅和磁栅母機;

開發了超精密機床及超精密加工技術,

先後研制成功超精密車床、

超精密銑床及高精度圓度儀等新産品;

還主持研制了高效率超精密機床、

能輕觸定壓超精定位的刃磨鑽石裝置等,

為大陸精密加工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做出了重要貢獻。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号等。

我們卻不得不和他們告别,

這8位國士無雙的院士,

值得我們永遠銘記、追思、緬懷!

先人已逝,風骨猶存。

我們将接過你們的火炬,

繼續前行。

這個清明,

我們共同緬懷!緻敬!

來源: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