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

已经有8位院士离我们而去。

包括张子仪、文圣常、陈敬熊、

毛用泽、朱兆良、

戴永年、潘自强、徐性初。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缅怀!

向他们致敬!

农学天赋异禀,励志报效祖国——张子仪

上学时的张子仪,

就显出了农学中卓越的天赋。

在日本攻读学位时,

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

百废待兴,人才奇缺。

已经在日本小有名声的张子仪,

学成后毅然决定回到祖国。

张子仪把回国当作人生最重要的起点,

“重新自我设计,

以慰或冤死敌狱或捐躯疆场的

千百万同龄人在天之灵,

此乃人生无悔之起步。”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1979年,年逾半百的张子仪回到北京,

重新开始饲料营养的研究。

张子仪创造的体外消化实验模式,

大大加速了基础数据的收集,

建立了一整套消化模式,效果非常好。

张子仪还主持建设了

世界上第一套人工消化器,

是北京畜牧兽医所一项标志性的成果。

仅这一项技术,

对大陆饲料的工业化、标准化就至关重要。

一腔爱国热血,叩开海浪研究的大门——文圣常

文圣常小时候没见过大海,

但他对大海充满无限向往。

“进入大海,海浪可以把船摇来摇去。

我想,海浪能量一定很大,

能否把它转化成一种能源?”

文圣常瞬间被大海的壮阔所吸引,

脑海中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去探索海浪能量利用问题!”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从普遍风浪谱、涌浪谱的问世,

到适合中国海域特点的海浪计算

及预报方法的创新,

再到新型混合型海浪数值模式的提出……

几十余载,反复求索,

文圣常一直在不懈努力。

“曾有学生问我,

这么多年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觉得,热爱祖国、追求科学,

是我投身海洋研究事业的力量源泉。”

文圣常说。

给导弹装“眼睛”,为航天事业育英才——陈敬熊

1921年,陈敬熊出生于

浙江宁波的一个商贾之家。

从小就特别有想法的他

并没有跟当地其他小孩一样,

走上辍学经商之路。

陈敬熊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在父亲的支持下,

他开始外出学习,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

由此,他开始了自己的“航天路”。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

陈敬熊累积并总结了一套

适合航天事业发展的理论和经验,

他将这些经验毫不保留地

传授给年轻科技人员。

退休后的陈敬熊,

依然保持着一名科研老兵的本色——

坚持看科研简报,

心系祖国的航天科工事业。

2008年,

他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设立教育基金,

用于支持物理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造核盾助核电,一生致力国防民生——毛用泽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因国家需要,他割舍了化工专业,

义无返顾地迈入了

核物理这个陌生的领域。

从此,他的一生与大陆防科技事业

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他曾结合科研实例说:

“防化装备的现代化,

首先应从国情出发确定目标,

而装备现代化是建立在

科学技术现代化基础之上的,

符合潮流的技术路线方向看准了,

就要早起步,持之以恒,不断攀登高峰,

就有可能达到目的,

不落人后,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一心钻研为人民,躬身大地七十载——朱兆良

作为一名土壤植物营养专家,

朱兆良在工作时,

经常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同研究、同总结。

在他的带领下,

大陆土壤氮素研究人员踩着自己的节拍,

走向世界并获得国际同行的赞誉。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躬身大地近七十载的朱兆良,

始终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与追求: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

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

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

二者不可缺一。”

少年立志为民,一生都离不开“益于民”——戴永年

“立于德,就是做任何事要有品德指引;

成于学,就是人要有学知识、学做事的本领;

展于创,就是不能守旧,要敢于创新;

益于民,就是要时刻想着人民。

我向此而行,才有今天。”

戴永年鹤发白眉,因听力不好,

他说话时总会提高音量,中气十足。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几十年间,

云南的大小矿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无数省内外冶金、能源企业得到他的指导。

科研之外,近70年来,

戴永年没放松过教学。

他率先在国内开设“真空冶金”的

相关课程及实验,

培育了大批专业人才及技术骨干。

他告诫学生们,

无论是做人还是未来从事科学研究,

都应该坚持“真、正、实”。

不满足现状,一直想把事情做得更好——潘自强

20世纪70年代,

潘自强率先开展、参与并指导完成了

“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

主持完成了

“中国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

发表了“制订核电站辐射防护的原则

和主要数值限”等文章,

在秦山核电站选址的环境影响审查中

起了重要作用,

从那时起步并延续至今的

“能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

为大陆核电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基础。

他积极推动“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

在辐射防护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立方面

作了开拓性工作,

多次主持编制“国家辐射防护标准”。

他提出了

“放射性废物管理应以地质处置

为中心的观点”,

奠定了大陆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

为培养辐射防护人才做了大量、

卓有成效的工作。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生前,他说:

“我们国家无论核电还是核技术应用,

各方面我感觉潜力还是很大的。”

“毫无疑问,

核科技工作者在努力推进大陆核事业发展,

但也需要想一想,

我们哪些事还可以做得更好!”

一生择一事,希望做到完美——徐性初

徐性初长期从事

精密计量及精密量仪研制和精密加工及

超精密机床设计及制造工作,

解决了一系列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2022年刚过去四分之一,共和国已痛失8位院士……追思,缅怀!

他主持研制了大陆第一台

一米纵动光电比长仪、

以激光波长为基准的

刻制一米光栅和磁栅母机;

开发了超精密机床及超精密加工技术,

先后研制成功超精密车床、

超精密铣床及高精度圆度仪等新产品;

还主持研制了高效率超精密机床、

能轻触定压超精定位的刃磨钻石设备等,

为大陆精密加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做出了重要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

我们却不得不和他们告别,

这8位国士无双的院士,

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追思、缅怀!

先人已逝,风骨犹存。

我们将接过你们的火炬,

继续前行。

这个清明,

我们共同缅怀!致敬!

来源:光明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