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1歲女性,在機關例行體檢中,胸部CT發現8mm結節。從圖像看,這個結節有毛刺、分葉,有胸膜牽拉。由于是實性結節,且靠近胸膜,如果是惡性的話,可能會發展較快。但這個結節太小,無法穿刺,故當地醫院醫生建議直接手術切除。然而,病理結果出來,患者又喜又憂,喜的是,病理是炎性假瘤,不是肺癌。憂的是,因為良性結節而切除了一部分肺,似乎有點得不償失。

炎性假瘤這個疾病以前也講過多次了,顧名思義就是因發炎形成的一個惡性良性腫瘤形狀的結節或腫塊,不是真的惡性良性腫瘤。它隻能算是良性疾病,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增殖性的發炎,是以連良性惡性良性腫瘤都算不上。當肺部出現發炎感染時,有的可以完全吸收,有的吸收不了就形成疤痕組織,表現為纖維條索影,鈣化竈。有的慢性發炎逐漸産生肉芽腫和慢性化增殖,在肺部形成一個結節或腫塊形狀,這就是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男女均可出現,40歲以上比較多見,通常右肺居多,大部分炎性假瘤是沒有症狀的。少數病人炎性假瘤較大且位置不好靠近肺門的話,會有低熱、胸痛、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等類似肺癌的表現。
為何炎性假瘤會被誤認為是肺癌而進行手術?
主要原因是影像學上有的炎性假瘤與肺癌非常相似。在CT上,炎性假瘤也可表現為軟組織密度影,也有分葉、毛刺、血管相連、空洞等惡性征象,甚至增強掃描會出現強化。有些炎性假瘤病竈位于肺門周圍,與中央型肺癌相似,是以有時候單憑CT難以區分和鑒别。
理論上,對于高度懷疑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的病竈,建議正常做肺穿刺或氣管鏡,明确病理。然而,有的病竈太小無法穿刺,有的患者心急如焚,要求盡快手術了卻心病,各種原因導緻每年都會有極少數患者懷疑惡性但手術病理是良性疾病的情況發生。
炎性假瘤為慢性發炎形成的增殖竈,一般來說,一旦假瘤形成,通過抗炎治療完全消失的可能性極小。炎性假瘤發生惡變的機率也是極低,可以忽略不計的。是以,患者如果沒有症狀,病竈比較小,随訪中形态也沒有發生改變,此時可以不需要治療,繼續長期随訪即可。對于存在發燒、咳嗽、咳痰等症狀,或者病竈較大,對周圍肺組織産生壓迫,此時主張進行手術切除。
當CT影像懷疑惡性惡性良性腫瘤,但無法判斷是炎性假瘤還是肺癌時,建議先進行肺穿刺或支氣管鏡取活檢,明确病理。如果病理檢查結果确認為肺炎性假瘤,應盡量保留多的肺部正常組織,而不需要做肺葉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