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最經典的七副對聯:道盡人生甘苦事

有人說:“《紅樓夢》是一生一世都要看下去的書。”人生不同的年齡階段,總能讀出不同的感悟。年少時讀到《紅樓夢》中的幾副對聯,隻道是老生常談。如今才明白,那些對聯裡的一字一句,都是人生。

01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記得有一位作家說過:一般人看不透是非真假,人雲亦雲,以訛傳訛;聰明人看透了是非真假,卻自以為聰明,到處嚷嚷;有智慧的人看透了是非真假,卻不輕易說透,給人留有餘地。

世間之事,真真假假,看透不說透,知人不評人,是一種高明的處世智慧。人生在世,真真假假。我們的一生好像一直都是活在一個不斷探索真相、破除假象的過程中。而随着年齡和心智的愈發成熟,如何撕下虛僞的假面,讓内心變得真實、淡定才是人生正道。

02

身後有餘忘縮手

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副對聯,是對那些在名利場中貪婪不已的人一種譏刺和棒喝。

明明已經擁有了很多,卻還是不想停下來,繼續被貪念所控制,結果一錯再錯,直到泥足深陷,才發現早已經無路可走。

賈雨村是這樣,而賈赦、賈琏、王熙鳳等又何嘗不是呢?然而,想要浪子回頭,何嘗容易?往往當你想回頭時,為時已晚。

而欲望是孕育貪婪的溫床,欲望越大,貪念愈甚。如何把握好心中欲望的“度”,是困擾很多人一輩子的命題,解決不好,遺患無窮。

《紅樓夢》最經典的七副對聯:道盡人生甘苦事

03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世間的萬事萬物,如果你能深入洞見,能明了個中究竟,就能成為有學問的人。而學問之道,不在死讀古書,搬弄知識,而在于明了世理。

做人,是一生的學問。

人是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有複雜的利益關系,還有各種很微妙的感情關系,如親情、愛情、友情等等。

如何處理這些關系,關乎于人的智商與情商。

《紅樓夢》中最懂得“世事洞明”和“人情練達”的莫過于劉外婆了。

劉外婆進大觀園,衆人拿劉外婆取樂,劉外婆也不惱,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擡頭”,逗得賈府上下一片歡聲笑語。

生活,無非是别人笑笑你,你笑笑别人。

心胸寬大,樂觀豁達,萬事不萦于懷,是做人的智慧。

劉外婆沒什麼學問,誰又能說她不是智者呢?

04

縱有千年鐵門檻

終須一個土饅頭

在古代,富貴人家把門檻做得很高,以顯示氣派,并用鐵皮包住,一千年也踏不壞。

然而,就算你有千年鐵門檻,也擋不住生死的自然法則,大限一到,隻須一個土饅頭。古人以“土饅頭”為喻,既巧妙又嘲諷,人都去了,“土饅頭”再大又能怎樣呢?

《紅樓夢》中四大家族可謂極富極貴。可最終,一損俱損,樹倒猢狲散,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人,赤條條來,赤條條去,貧也罷,富也罷,終究什麼也帶不走,富貴榮華,不過是過眼雲煙。

認真過好每個朝朝暮暮,做好手中的事,努力成為想要成為的人,便不枉此生了。

05

玉在椟中求善價

钗于奁内待時飛

賈雨村這句聯語的意思是:我有了不起的才能等待人們來賞識。

我們期待在工作生活中遇到能幫助、提攜自己的貴人,然而卻忘掉了與待價而沽相對的還有挑戰與困難。

機遇與挑戰總是并行存在的兩種力量,互相牽制、互相呼應。

隻有當你擁有了足以克服挑戰和困難的才能時,機遇才會在不經意間如期而至,也才能抓得住。

06

喜笑悲哀都是假

貪求思慕總因癡

人生的喜怒哀樂都是假象,而貪婪、渴望、思慕等等總是起于一顆癡心。人活一輩子,為名、利、情,然而到了最後都是一場空。因為這些都是假象、都是虛無。

勾起名、利、情等虛無欲望的是一顆癡心,而這顆癡心是很不容易被覺察到的。

是以,看到癡心是關鍵,如果一直執念于世間的争名逐利、歌舞升平,那麼根本無法走向逍遙灑脫和靈魂升華的那個瞬間。

07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為誰妍

人生喜怒哀樂,其實無關外物,都是自尋自找的。你的心态,決定你眼中的風景。

林黛玉和史湘雲身世差不多,同樣是父母雙亡,沒有兄弟姐妹,都寄人籬下。

林黛玉寄居在外婆舅舅家,史湘雲寄居在叔叔嬸嬸家,但兩人卻活出截然不同的氣象。

林黛玉敏感悲觀。她常常因别人的一句話想不開,自尋煩惱地生起閑氣來,終日以淚洗面。

史湘雲曠達樂觀,什麼都看得開。

她在叔叔嬸嬸家每天都要做針線活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依然灑脫地大說大笑,有她在的地方,處處充滿歡聲笑語。

樂觀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悲觀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快樂的鑰匙一定要放在自己手裡,一個心靈成熟的人不僅能夠自得其樂,而且還能夠将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感染到周圍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