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實習記者 顔科興

每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前後,春風和煦的日子,一場關于悅讀的盛會——春風悅讀榜頒獎典禮,在杭州舉行。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來自全國的作家、翻譯家、評論家彙聚到杭州,盤點過去一年的優質圖書,和讀者們一起,揭曉一張全面且高品質的“春風悅讀榜”。

從2012年開始,春風悅讀榜已經頒發了九屆。它實作了最初設定的目标,成為長三角獨樹一幟的閱讀盛會。

曆屆評委、獲獎作家、頒獎嘉賓與春風悅讀榜結下了友誼,在杭州留下了故事。春風悅讀榜連接配接他們與讀者,為文學的程序記錄一個個裡程碑。

又到了春天,在第十屆春風悅讀榜揭曉之際,我們回訪了這些老朋友們,聽他們講與春風悅讀榜的故事。對于即将揭曉的第十屆春風悅讀榜,他們又有什麼期待。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付秀瑩

【人物名片】

付秀瑩:第五屆春風悅讀榜“年度新人獎”得主/《中國作家》副主編

獲獎作品:《陌上》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在北京朝陽區農展館裡10号的大樓上,我們見到了作家付秀瑩。

這棟大樓的建設可以追溯到1979年10月30日全國第四次文代會。會後,中國文聯黨組和中國作協黨組聯合呈送了關于興建中國文聯大樓的報告,報告很快就得到批複,1986年底落成。

今天,中國文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以及《詩刊》《小說選刊》《人民文學》《文藝報》《中國作家》以及中國作家網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機構、文學刊物,都還在這裡。

付秀瑩是《中國作家》副主編,她在9樓的辦公室接待了我們。

2017年春,她以長篇小說處女作《陌上》獲第五屆春風悅讀榜“年度新人獎”,當時她在《長篇小說選刊》任主編。花三年的時間,她寫下了往返北京和河北老家的路上,心頭郁結的感觸。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2017年4月23日錢江晚報專訪獲獎作家付秀瑩

【春風問答】

小時新聞:能否講講您與春風悅讀榜遇見的故事?

付秀瑩: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陌上》,獲得了春風悅讀榜的年度新人獎,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特别高興。

《陌上》是我第一部長篇小說,非常珍貴,意義非凡,“陌上”“春風”相遇,也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當時出版方陪我去杭州領獎,4月的杭州萬物花開,是非常美好的季節。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的老總韓敬群老師,當時在台上朗誦了一句詩,蘇轼的“春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陌上”和“春風”實在是太相配了,非常美好!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嘉賓合影,左四為付秀瑩

當時遇到了很多同代人,彼此的相遇和激勵彌足珍貴。

希望春風悅讀榜越辦越好,春風萬裡,浩浩蕩蕩。

小時新聞:能否講講最近的創作曆程?

付秀瑩:《陌上》之後,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面,我有一個新的突破。我的第二部長篇《他鄉》在2019年出版。

從陌上到《他鄉》,開拓了更寬闊的審美空間,對我個人來說,是極大的豐富和拓展,收獲了很多的讀者,也收獲了很多重要的啟示。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很多讀者談到《他鄉》的時候,都會談到《陌上》。《陌上》是我的起點,是我的出發地,從《陌上》到《他鄉》,從故鄉的大地到遠方的城市,對一個遊子或者對任何一個時代的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典型的人生經曆和精神曆程。

我的創作這些年也日益豐富,我的第三部長篇小說也即将出版。

付秀瑩:80後的孫頻,90後的宋阿曼,非常新,非常能代表這一代年輕作者的所思所想,給我們帶來清新之風。

去年我讀長篇小說多一些,東西的《回響》非常有影響力;邵麗的《金枝》寫女性命運家族故事,非常繁複、綿密;

春風十年丨付秀瑩:“陌上”和“春風”相遇,是一種很深的緣分

林白的《北流》,其中特别熟悉的林白的纏繞的、富有個人氣息的叙事,寫家鄉記憶、女性命運、青春、情感、故土,包含了非常豐富的主題,我也非常喜歡;

朱秀海的《遠去的白馬》,寫革命曆史叙事;

我印象中,這些是去年非常出色的一些作品。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