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孩子有這7個症狀,要高度懷疑自閉症!

點 擊 邵 逸 夫 醫 院 星 标 我 們

有一群孩子

他們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他們是孤獨的自閉症患者

2022年4月2日

是第15個世界自閉症日

自閉症離我們很遠嗎?

你對自閉症的認識是不是也有很多誤區?

你是否認為

自閉症就是性格内向?

事實上,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類起病于嬰幼兒時期的神經發育障礙,以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局限的興趣及刻闆重複的行為方式為主要臨床表現,多數患者伴有智力障礙,與單純的性格内向完全不同。

沒有自閉症家族史的兒童

就不會發生自閉症?

并不是。

自閉症由環境因素、生物和遺傳因素等共同作用引起,但緻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遺傳因素大約能夠解釋10%~30%的自閉症成因。

但研究發現,重金屬及生物異源物質(如農藥、防腐劑等)、孕期接觸化學物質、腸道異常、腸道微生物異常、飲食及營養習慣不良、代謝異常、免疫異常均與自閉症的發生有關。

自閉症的緻病因素

1

生物異源物質/重金屬

殺蟲劑、農藥、添加劑和防腐劑;砷、鉛、汞、镉、銻和錳等重金屬。

2

懷孕期

子宮感染、孕期并發症、化學物質、環境污染、圍産期和産後健康狀況、營養攝入、年齡、藥物。

3

腸道

腸道的發炎、破損和潰瘍,腸漏。

4

腸道微生物

梭菌屬(Clastndlum)

脫硫弧菌屬(Desulfovibrio)

薩特菌屬(Sutterella)

瘤胃球菌屬(Ruminocaccus)

酵母菌(Yeast)

厚壁菌門(Firmicules)

和拟杆菌門(Bacteroidetes)

5

飲食和健康

偏食,挑食;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必需不飽和脂肪酸。

6

代謝

吲哚 、糞臭素、酪氨酸、色氨酸、谷胱甘肽、多巴胺、五羟色胺,去甲腎上腺素、硫酸鹽、脂肪酸、短鍊脂肪酸。

7

過敏和自體免疫

自體抗體,免疫細胞因子,衛生假說。

8

基因,染色體異常等

CNTNAP2,SHANKs, NLGN4X,NRXN1和TOP1等基因以及脆性X染色體,智力遲鈍相關蛋白基因等。

自閉症很罕見或離自己很遙遠?

自閉症在大陸的發病率約為1%,這并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數字。

2019年《中國自閉症教育康複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0~14歲的孤獨症兒童人數可能已超過200萬,并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Sun et al., 2019)。

自閉症是個傷财又磨人的疾病?

對于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來說,确實是這樣。

有調查證明自閉症兒童主要照顧者的生活品質受顯著影響,這可能是由于自閉症患者的預後并不理想,需要照料者長期陪伴,并且長期治療。有報道稱美國自閉症人群每年的經濟支出高達1370億美金。

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自閉症呢?

這裡,我們提出了一些自閉症的核心症狀,如果您的孩子(18~24月大)有以下表現,需要提高警惕:

●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玩耍;

● 不喜歡玩假想遊戲(如過家家);

● 不會用手指指感興趣的東西;

● 不會拿東西給你看;

● 不會模仿你的動作或表情;

● 當你指向另一邊的玩具時他(她)卻不會朝那邊看;

● 當他(她)接觸新事物時不會看你的表情或留意你的反應。

當您觀察後認為您的孩子滿足上述2項及以上時,他(她)患有自閉症的可能性較高,建議盡早就醫。

若您的孩子月齡超過18~24月,但曾在此月齡階段或目前有上述表現中的2項及以上,我們仍建議您帶孩子至醫院兒童科或精神衛生中心進行就診評估。

自閉症的分級篩查流程

下面為您提供推薦的分級篩查流程:2020年美國兒科學會釋出的臨床報告建議在18個月和24個月大時對ASD進行标準化篩查,并進行持續的發育監測。

國内研究者拟定了一套在社群兒童中進行自閉症篩查的流程:幼兒在18個月進行預防接種或正常體檢時,在社群醫院用《幼兒自閉症篩查表(中文版)》(CHAT-23)A部分問卷來做初步篩查;篩查為陽性的需轉至二級或三級醫院用CHAT-23的B部分做進一步篩查;初篩陽性者以及任何通過篩查,但被非專科醫生、教師或家長懷疑為ASD的孩子由三級醫院專科醫生進行評估、診斷,評估異常者建立專科病史,列為随訪幹預對象。

自閉症是不治之症嗎?

對于自閉症的治療,當代的治療方法集中在三大方面:行為矯正治療、特教教育訓練、藥物治療。行為矯正與特教教育訓練均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是以與家庭的經濟狀況及父母的态度息息相關。而藥物方面,目前也沒有被準許治療自閉症的特效藥物。

雖然目前自閉症沒有能明确治愈的方式,但這不代表自閉症無法改善。

研究發現,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與催産素幹預在治療自閉症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是一種利用脈沖磁場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通過快速變化的顱外磁場誘發足夠大的局部顱内電流,引起大腦皮層神經元的短期功能性重組,并造成互相連接配接的大腦皮層之間結構和功能的暫時性改變,進而産生治療效果。

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者認為大腦的功能柱以及細胞内GABA的病變或畸形可能是造成自閉症的原因。在此基礎上,研究者發現rTMS刺激适合幹預大腦功能柱,且較低頻率的rTMS更為敏感。國外研究發現rTMS幹預後,自閉症個體典型的行為症狀如高活動性、易激惹性、刻闆以及強迫行為等症狀明顯減少,腦功能以及自主神經系統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國内也有相關研究發現在rTMS幹預之後,自閉症兒童的行為以及睡眠狀況有明顯好轉。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的

安全性如何?

rTMS具有無創、安全、療效明确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腦卒中後康複、抑郁症、強迫症等各類神經精神疾病的治療。

rTMS治療的副作用多為一些輕微的不适症狀如頭痛、瞌睡、面部不适等,癫痫可能是rTMS引起的最嚴重的副作用,主要由高頻rTMS誘發,但低頻的rTMS反而可以抑制癫痫的發作。

總而言之,低頻的rTMS是一種相對安全的顱内刺激技術,在兒童青少年患者的治療中具有較好的耐受性和較高的安全性,适用于兒童青少年等較低年齡段的自閉症患者。

催産素(oxytocin)

催産素(oxytocin)是一種由下丘腦合成并由垂體後葉釋放的神經肽類激素,人和動物體内普遍存在,男女均有。

顧名思義,催産素有催産、催乳作用,但在此之外,催産素還有助于建立個體間的信任和社交關系,是以也被稱為“社交激素”。

催産素水準在自閉症兒童與健康兒童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低催産素的兒童更多地表現出社會障礙。

有研究證明外源性和誘發性催産素可恢複自閉症小鼠模型的社會行為,國外多項臨床研究表明鼻内催産素噴霧給藥對于自閉症的社交能力、執行能力有改善作用,治療前血液催産素濃度還可能預測治療反應。催産素治療的耐受性良好,對治療自閉症具有很大的研究前景。

邵逸夫醫院精神衛生科研究團隊正在進行一項研究,創新性地采用基于靜息态功能磁共振定位的rTMS新技術,結合催産素治療自閉症,旨在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改善自閉症患者的大腦功能和臨床症狀,促進患者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

臨床試驗招募資訊

入組标準

年齡9歲以上自閉症患者;

男性或女性均可;

符合美國《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第5版(DSM-5)自閉症譜系障礙的診斷,韋氏智力量表評分>70分,兒童孤獨症評定量表(CARS)>30分。

患者獲益

免費的多項孤獨症專業綜合評估和專科醫師的治療指導;

免費的頭顱核磁共振檢查;

根據個體情況,有機會獲得免費的連續4周的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或連續4周的催産素治療。

來源:邵逸夫醫院

作者:精神衛生科 唐勁松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及出處

警惕!孩子有這7個症狀,要高度懷疑自閉症!
警惕!孩子有這7個症狀,要高度懷疑自閉症!
警惕!孩子有這7個症狀,要高度懷疑自閉症!
警惕!孩子有這7個症狀,要高度懷疑自閉症!
警惕!孩子有這7個症狀,要高度懷疑自閉症!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