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這像不像每天上班的你:

上班了半個小時,才徹底醒過來;

每天的口頭禅是:真的好累啊!

内心真實的想法是:好困好困好困,不想去工作!!!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來源:soogif)

每天吃飽睡夠,卻還是感覺很困很累的你,可能遇到了這10種問題。

01

睡得時間很長,但品質低

睡眠對我們的身體影響很大,一晚酣睡後,身體會像電力滿格一樣元氣滿滿[1,2,3]。

當你睡着時,身體會默默“修複”——釋放重要的生長激素、完成細胞的損傷修複及再生等等。一般建議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時間為7~8個小時[4]。

但很多人睡夠了,還是困,可能是睡眠品質不夠。

睡眠不是一鍵關機式的on or off,而是有曲線的波動,分為非快速眼動(NREM)睡眠和快速眼動(REM)睡眠[4]。其中NREM期又可以分為:入睡期(N1)、淺睡期(N2)、熟睡期(N3)(熟睡及深睡期)。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如果深睡期N3期和快速眼動期時間不夠,在睡醒之後,仍會感覺疲倦乏力,相當于大腦充電不足,自然白天就會腦力不夠。

平常少熬夜,養成規律作息,睡前不要吃太多等,都有助于睡眠品質的提高。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02

吃飽了,但還是“營養不良”

很多人每頓飯都吃得很飽,但真相是,也有可能營養不良。特别是當你缺乏一些關鍵元素時,也會整天感覺很困。

1、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主要來源就是皮膚[5]。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平常見不到陽光的上班族容易缺乏維生素D。

缺乏維生素D除了會導緻很多人知道的骨質軟化症、骨質疏松之外,還與心血管疾病、免疫力低下、疲倦犯困等有關。

平常宅在家、宅在辦公室的人,要記得勤去戶外曬曬太陽呀~

2、維生素B12缺乏

身體吸收B12的能力随着年齡增長而下降[6]。

在60歲以下的成年人中,有6~12%的人缺乏維生素B12;而在60歲及以上的人群衆,維生素B12缺乏症的患病率高達20%。

維生素B12可以影響到紅細胞生成、氧氣輸送和能量産生的過程,是以如果你缺乏維生素B12,身體感到疲勞。

如果你平常飲食上,能吃夠足夠的肉類,如動物肝髒腎髒、魚、禽、貝殼類及蛋類等等,一般不會缺乏維生素B12。

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也可以直接補充維生素B12,不過最好是建議咨詢醫生/營養師。

3、貧血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陸18歲及以上居民貧血患病率為8.7%,孕婦貧血率為13.6%。缺鐵性貧血是最常見的類型,約占所有貧血的60%左右[7]。

紅細胞内的血紅蛋白是人體内氧氣的運輸工,當機體供氧不足時,就好像發動機沒了燃料,很容易産生倦怠。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一般來說,女性、早産兒、素食主義者等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吃豬肉、牛肉、鴨血等富含鐵的食物,預防貧血[8]。

03

不該吃的吃太多,該吃的吃太少

1、高糖飲食攝入過多

高糖飲食攝入過多,可能導緻長期高血糖和高胰島素水準,影響人體代謝過程,導緻疲勞犯困。

2、能量和蛋白質吃太少

如果你最近節食減肥,也會容易感覺困。

這是因為當食物中的卡路裡不足以滿足人體需求時,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大量分解脂肪和肌肉以滿足機體能量需求。這讓身體脂肪和肌肉品質損失,還有可能感到疲勞[9]。

經常吃必需營養素含量低的過加工食品,比如薯條、可樂等,也可能導緻營養匮乏,讓人感覺累。

在一項對82人進行的為期28天的研究中,與高蛋白質低糖飲食相比,高糖和過加工食物更容易導緻抑郁和疲勞[10];另一項五萬餘人的大規模研究則顯示,高糖和過加工食物也與失眠風險息息相關[11]。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多吃點兒富含蛋白質和維礦的食物,比如豆類、魚肉、雞蛋、蔬菜水果等等,可能有助于減輕疲勞并促進健康的睡眠,同時為身體提供最佳營養。

04

背負着慢性壓力的成年人,更容易累

還有一種讓你感覺累的東西,就是慢性壓力。

它可能會導緻大腦的結構和功能變化,引起體内神經遞質的失衡等,在機體上表現為疲勞等[12],在情緒上表現為焦慮和抑郁。

壓力雖然無法避免,但是可以管理。選取一些适合的方式放松身心,如洗個熱水澡,冥想,音樂,散步等等,不失為調節情緒之道。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05

鼾聲越驚人,可能睡眠品質越差

打呼噜等于睡得香嗎?

不,其實它可能還有一個名字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此起彼伏的鼾聲下,打鼾者的身體可能正在發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結構紊亂等,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在大陸人群中每10個人就會有一個有這種“打鼾病”[13]。

高齡、男性、肥胖、鼾症家族史等的人,都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夜間打鼾,不僅僅是影響伴侶睡眠那麼簡單,還可能導緻失眠、頭痛、白天嗜睡、疲勞、記憶力下降、心律失常等[14]。嚴重者還可以導緻睡眠中猝死。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如果自己晚上睡覺鼾聲如雷,白天昏昏沉沉,建議去醫院做睡眠呼吸暫停監測進一步明确自己的睡眠情況。

06

咖啡太多?陷入“困但睡不着”的惡性循環

有的人,早上起來困,會喝大量咖啡,雖然會讓人一時精神百倍,但過度依賴它們可能會讓你第二天更加疲憊。

喝咖啡一時爽,一直喝咖啡“火葬場”。

過多的咖啡因會損害睡眠周期,破壞睡眠品質,會進一步導緻日間的疲勞[15]。

睡眠不佳——疲勞——咖啡因——睡眠周期損害——睡眠不佳,惡性循環就誕生了。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過度攝入咖啡因與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夢中驚醒、睡眠不足和白日做夢都有關系[16]。

具體每個人最适合的量不一樣,以不打亂自己的睡眠節奏為準。

07

水分不夠,疲勞來湊

人體的一大半都是由水構成的。

水在成年男性中所占體重平均比例為60%,女性中所占平均比例為50%。

失水時,人就會有一些不适的反應。

當失水達到體重的2%~4%時,為輕度脫水,會口渴、尿少;當失水量達到4%~8%,為中度脫水,可出現皮膚幹燥、口舌幹燥、全身軟弱;當失水量達到8%以上,為重度脫水,會有煩躁、高熱、精神恍惚等,甚至危及生命[19]。

那些天天喊累的人,究竟怎麼了?(不是懶)

成年人每天正常需求2000~2500毫升的水,其中須保證有至少1500毫升(女性)與1700毫升(男性)的白開水,其餘水分可從其他食物以及體内代謝中擷取。

是以記得勤喝水,溫開水,請勿口渴再喝水。

08

肥胖&失眠,相輔相成

一胖百病生,一胖悔所有。

肥胖不僅與許多慢性疾病的風險顯着相關,而且還可能增加慢性疲勞的風險[20]。

肥胖會顯著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風險,直接影響睡眠周期和睡眠品質;增加抑郁症、2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而這些慢病都可能會讓人感覺困。

低品質睡眠反過來也可能導緻肥胖[21],這樣就會又進入了惡性循環。

為了讓自己每天元氣滿滿,也要控制在合理的體重哦~

09

甲減甲減,無精打采

身體的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低時,人就有可能感到全身乏力、疲憊消沉[22]。

甲狀腺功能減低的症狀通常不太特異,如乏力、水腫、反應遲鈍、神情淡漠等,如果不注意,很難發現。

這時候就需要結合體檢結果進行判斷,看看犯困的罪魁禍首究竟是不是甲狀腺。

是以你定期去體檢了嗎?

10

這些看看有沒有你?

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會讓人更容易困:

酗酒:酗酒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勞[23]。

上夜班:上夜班時,人的睡眠節律可能會被打亂,晚上容易失眠,白天容易昏睡[24]。

長期久坐。長期久坐也不運動的人,更容易出現白天疲勞[25]。

在吃一些藥。我們說是藥三分毒,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中久包括嗜睡,比如解熱鎮痛類藥物、抗抑郁藥等[26]。

上面這10條,你中了哪一條呢?

其實好好照顧自己

不是吃飽睡夠那麼簡單

而是随時傾聽自己内心和身體的需要

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和睡眠

從今天開始

為什麼不嘗試着:

每一頓飯中都少一點精緻澱粉

多一些營養的蛋白質

工作的時候全情投入,喝咖啡不過量

學會給自己解壓,享受當下

……

我們說,生活在當下

而健康、精力充沛

才是一切美好的基礎呀!

特約作者:

曹馨元

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博士生

付子垚

審稿專家:

王春雪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主任

李園園

注冊營養師

參考文獻

[1]Chaput J P, Dutil C, Sampasa-Kanyinga H. Sleeping hours: what is the ideal number and how does age impact this? [J]. Nat Sci Sleep, 2018,10: 421-430.

[2]Watson N F, Badr M S, Belenky G, et al. Recommended Amount of Sleep for a Healthy Adult: A Joint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and Sleep Research Society [J]. Sleep, 2015,38: 843-844.

[3]Schmidt M H. Sleep-related erection neurophysiology: a journey of discovery [J]. Sleep Med, 2018,49: 24-27.

[4]《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 [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20,v.24;No.929: 5905.

[5]Saraff V, Shaw N. Sunshine and vitamin D [J]. Arch Dis Child, 2016,101: 190-192.

[6]Gana W, De Luca A, Debacq C, et 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elected Vitamins Deficiencies on the Risk of Disability in Older People [J]. Nutrients, 2021,13.

[7]李莉娟,張連生.缺鐵性貧血規範化診治的若幹問題.中華醫學雜志. 2021,101(40)

[8]Camaschella C. Iron-deficiency anemia [J]. N Engl J Med, 2015,372: 1832-1843.

[9]Azzolino D, Arosio B, Marzetti E, et al. Nutritional Status as a Mediator of Fatigue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Older People [J]. Nutrients, 2020,12.

[10]Breymeyer K L, Lampe J W, McGregor B A, et al. Subjective mood and energy levels of healthy weight and overweight/obese healthy adults on high-and low-glycemic load experimental diets [J]. Appetite, 2016,107: 253-259.

[11]Gangwisch J E, Hale L, St-Onge M P, et al. High glycemic index and glycemic load diets as risk factors for insomnia: analyses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J]. Am J Clin Nutr, 2020,111: 429-439.

[12]Mariotti A. The effects of chronic stress on health: new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brain-body communication [J]. Future Sci OA, 2015,1: Fso23.

[13]蘇小鳳, 劉霖, 仲琳, et al. 中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病率的Meta分析 [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21,21: 1187-1194.

[14]Bhadriraju S, Kemp C R, Jr., Cheruvu M, et al. Sleep apnea syndrome: implication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J]. Crit Pathw Cardiol, 2008,7: 248-253.

[15]O'Callaghan F, Muurlink O, Reid N. Effects of caffeine on sleep quality and daytime functioning [J]. Risk Manag Healthc Policy, 2018,11: 263-271.

[16]Chaudhary N S, Grandner M A, Jackson N J, et al. Caffeine consumption, insomnia, and sleep duration: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J]. Nutrition, 2016,32: 1193-1199.

[17]Erblang M, Drogou C, Gomez-Merino D, et al. The Impact of Genetic Variations in ADORA2A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affeine Consumption and Sleep [J]. Genes (Basel), 2019,10.

[18]Al-Shaar L, Vercammen K, Lu C, et al. Health Effects and Public Health Concerns of Energy Drink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 Mini-Review [J]. Front Public Health, 2017,5: 225.

[19]楊月欣,葛可佑.中國營養科學全書.第2版(上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9

[20]Hruby A, Hu F B. The Epidemiology of Obesity: A Big Picture [J]. Pharmacoeconomics, 2015,33: 673-689.

[21]Cooper C B, Neufeld E V, Dolezal B A, et al. Sleep deprivation and obesity in adults: a brief narrative review [J]. BMJ Open Sport Exerc Med, 2018,4: e000392.

[22]Chaker L, Bianco A C, Jonklaas J, et al. Hypothyroidism [J]. Lancet, 2017,390: 1550-1562.

[23]Aichmüller C, Soyka M. Fatigue in substance abuse disorders [J]. Rev Med Suisse, 2015,11: 927-930.

[24]Boivin D B, Boudreau P. Impacts of shift work on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J]. Pathol Biol (Paris), 2014,62: 292-301.

[25]Razazian N, Kazeminia M, Moayedi H, et al. The impact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fatigu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BMC Neurol, 2020,20: 93.

[26]Van Gastel A. Drug-Induced Insomnia and Excessive Sleepiness [J]. Sleep Med Clin, 2018,13: 147-159.

編輯:張小乙、帝豪、張傑

排版:韓甯甯 | 校對:武宜和

營運:李永敏 | 統籌:吳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