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極目新聞記者 馬浩然

視訊剪輯張恒偉

一張紅紙,以中心點為角對折,再剪出鋸齒和弧線,變化出各種圖案……。在湖北鄂州市華容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四樓,有一間夏祖康剪紙工作室,面積不大,但各種剪紙作品琳琅滿目,活潑靈動的“福”字、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每一件都讓人賞心悅目。

鄂州雕花剪紙曆史悠久,曾于201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剪紙藝術對于鄂州人來說并不陌生,作為鄂州雕花剪紙省級非遺傳承人,多年來,夏祖康身體力行傳承民間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夏祖康剪紙工作室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部分作品《雲肩花》

巧手雕剪創造藝術天地

一份提前手繪剪貼好底稿的紅色宣紙,一張不算大的蠟盤,一套手工制作、各式各樣型号不同的刀具,這就是制作雕花剪紙的裝備,也是夏祖康随身攜帶的“寶貝”,這套全部自制的裝備陪伴他走過數十個年頭。

作為制作雕花剪紙作品使用頻率較高的蠟盤,為了更好地儲存使用,其采取牛油、蜂蠟、石蠟、草木灰混合制作而成,表面的軟硬程度取決于牛油的使用數量。同樣地,十多把規格、大小不一的刻刀也适用于不同花紋圖案的剪紙。這是夏祖康數十年來制作雕花剪紙的經驗所在,也是他對剪紙藝術的匠心打磨與研究。

各式各樣的文字、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活潑靈動的“福”字圖案,鄂州市華容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四樓的夏祖康剪紙工作室内,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琳琅滿目、惟妙惟肖,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其中,名為《民族花開中華夢圓》的作品,是夏祖康數十年來雕花剪紙生涯中牽頭創作印象深刻的大幅系列剪紙,該作品高6米、寬10米,主題鮮明、氣勢恢宏。夏祖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2017年11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雕花剪紙代表性傳承人,他被推薦參加教育部在中南民族大學舉辦的研修教育訓練班學習,在結業作品展上,他牽頭創作了該幅作品。

“這幅作品是由我精心設計,全班31位學員經過2天時間完成的。作品的正中間是2個同心圓,同心圓裡還剪出一年四季中的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圖案,作品兩側的龍鳳象征吉祥。整個作品展現了實作中國夢、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偉大精神風貌。”夏祖康回憶起當時的創作曆程時仍充滿喜悅。

妙手匠心作品紙上生“花”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剪紙工作室内的《麒麟送子》、《騰飛的鄂州》、《生肖百福圖》等作品花紋結構複雜多樣、主題鮮明寓意美好。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部分作品《麒麟送子》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手工制作、各式各樣型号不同的刀具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作品《騰飛的鄂州》

據公開資料顯示,鄂州雕花剪紙藝人制作剪紙作品時,通過手繪、剪貼或熏樣,在紙上設計出底稿,将底稿與雕刻用紙疊放固定,一般為12至15張,最後放在蠟盤上雕刻。鄂州雕花剪紙采取镂空方式,通過操作各式刀具,力道時輕時重,下刀或直或曲,透過紙張,落于下方墊襯的蠟盤,精巧的圖案便躍然紙上。

雕花剪紙起源于傳統的“花樣子”,曾用白色的貢川紙作為材料進行手繪雕刻,繡娘将雕刻出來的紙樣貼在繡片上刺繡,并做成裝飾品。而雕花剪紙的藝術特點是字入畫中,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各式各樣的作品反映了人民的智慧結晶。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目前,夏祖康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鄂州雕花剪紙”項目省級代表性傳承人、“華容工匠”,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湖北省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鄂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分會理事,同時,他還兼任鄂州市老年書畫家協會華容分會會長。

多年來,夏祖康潛心于鄂州雕花剪紙的傳承和藝術創新,多次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深圳文博會、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國家和省際文化活動,作品《鄂州傳統花樣剪紙》被中央美術學院收藏并用于教學,創作的《精準扶貧·決戰小康》《鄉村振興·家鄉巨變》等優秀作品,參加全國性剪紙大賽屢獲大獎。

耳濡目染自幼拜師學藝

如此喜愛癡迷雕花剪紙藝術,和夏祖康所處環境及成長經曆息息相關。夏祖康出生在華容鎮楊田村,在其年幼時,村裡有20多位剪紙藝人,其父親夏耀威是鎮繡花廠花樣設計師,在傳統書畫、雕刻等藝術上頗有造詣,伯父夏玉庭是鄂州雕花剪紙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夏祖康展示作品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夏祖康與作品《民族花開中華夢圓》合影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創作作品

受到家中環境熏陶和長輩們的耳濡目染,夏祖康對剪紙藝術産生了濃厚興趣,年少時的他纏着伯父講村裡老人們身背花樣箱、手搖花樣鼓,走村串戶出售花樣的故事。同時,村裡的老奶奶、繡娘們制作帽花、鞋花、枕花,他坐在旁邊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漸漸地,夏祖康學着自己剪花樣,親戚們見了都誇他手巧。

7歲那年,夏祖康拜夏玉庭為師學習花樣雕刻技藝,從此便與雕花剪紙結下了不解之緣,之後,他醉心于雕花剪紙,樂此不疲。2000年,夏祖康慕名前往甯夏,拜“西部第一剪”伏兆娥為師,吸取了北方剪紙粗犷、樸實等風格,并将其融入個人創作中,最後逐漸形成個人的風格。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部分作品展示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鄂州雕花剪紙

“16歲那年的一個星期天,當時剛進入冬天有點冷,我搬出一大摞雕花剪紙作品,在離家不遠處,正在跟伯父夏玉庭學習剪紙。當作品剪到一半時,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顧不了那麼多,連忙脫掉外套,迅速将剪紙作品包好,快步跑回家,剪紙作品雖然沒有淋到雨,但自己卻凍感冒了。”夏祖康回憶起此前經曆并說道。

在父輩們的言傳身教下,夏祖康從好奇到興趣,從模仿到創作,技藝日臻成熟,逐漸成長為省級非遺傳承人。

學藝先學德,這是夏祖康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從事剪紙40多年來,夏祖康始終把尊師重教放在首位,他非常尊重師傅夏玉庭和伏兆娥,視民間藝人如手足,還與國内剪紙界多名前輩成為朋友。

非遺傳承身體力行實踐

夏祖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從事雕花剪紙藝術40多年來,他已創作了上百幅作品,每幅作品都有獨特的寓意,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而雕花剪紙是夏祖康的家傳技藝,他是家族第四代傳承人,其兒子夏義淇受到父親和家族熏陶,也逐漸走上雕花剪紙藝術之路,目前已成長為市級雕花剪紙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也是其家族第五代傳承人。

有趣的是,受夏祖康的影響,如今,他的夫妻、兒子和女兒都會剪紙,甚至連孫女和孫子也會剪五角星等。“目前,2個小家夥還會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不僅逼真,而且剪紙速度快得連我都吃驚。”夏祖康說。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自制的裝備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夏祖康雕刻剪紙

身邊的巧匠:走進省級非遺傳承人夏祖康的雕剪人生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和喜愛剪紙,夏祖康和兒子一起創辦了剪紙家庭工作室,手把手教街坊鄰居,同時,他還走遍周邊鄉村,長期免費教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學習雕花剪紙。多年來,夏祖康身體力行傳承民間藝術,弘揚傳統文化。

“從2012年開始,在區文化館的安排下,夏祖康在紅蓮湖民俗陳列館和涼亭社群開設了雕花剪紙興趣班,每周義務給學生和居民上課,深受歡迎。”華容區文化館負責人介紹。如今,在夏祖康的熱心支援下,華容中學、華容實驗國小、涼亭國小、蒲團橫山國小、郭垱國小等中國小都開設了剪紙興趣班,目前已教育訓練上萬人次。夏祖康甚至還利用業餘時間,義務在其所在的工作機關,為同僚們傳授剪紙技藝。

“作為土生土長的鄂州人,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盡自己的力量,讓剪紙藝術在鄂州遍地開花,在鄂州得到發揚,讓更多的人能夠用剪紙這門古老的藝術來定格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