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該講“又”部的三個漢字:“右、厷、叉”。這三個字,“右”字在171課已經詳細講過,本課不再詳說,“厷”是“肱”的本字,也并不常用,而“叉”是現代漢語常用漢字,收錄在1988年國家語委頒布的《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是以,本課的重點漢字是“叉”,關于标題中提到的簪和钗的差別,詳見文末最後一段。三個字解說如下:

1、右。讀yòu。《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手口相助也。從又,從口。”注意,“右”字在前面的“口”部已經出現過,這裡是重出,但解釋稍異,許慎認為“右”是會意字,本義是幫助,既從口,又從手,是以,我們在“口”和“又”部都見到這個字。關于右的六書分類,李學勤《字源》中,“口”部的“右”歸為形聲字,“又”部的“右”歸為會意字。是因為這兩部的學術分管人不同導緻的分歧。實際上,右的本字是“又”(甲骨文中沒有“右”),即右手的象形,後來出現“右”字後,具體構字原因很可能就是許慎說的“會意”,幫助,可以從口,也可以從“又”。我們暫不改變舊說,仍然沿用許慎的說法(之前的171課,我們并沒有對右進行六書歸類):“右”是會意字,本義是幫助(佑助)。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幫助)

“右”本義之外的用法,請見171課。

“右”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右的小篆寫法)

2、厷。讀音有兩個:

(一)gōng。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臂上也。從又,從古文厶。厶,古文厷,象形。肱,厷或從肉。”會意字。本義是臂的上部,就是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實際上就是“肱”。厶是厷的古文寫法,象曲臂之形。“肱”是厷的或體。從肉。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肱)

《漢書·王莽傳中》:“日德元厷右,司徒典緻文瑞,考圜合規。”顔師古注:“厷,古肱字。”太陽象征德政,好像皇帝的右臂,即大司徒,負責實作文治,要注意融和,合乎圓規。《敦煌變文集·前漢劉家太子傳》:“漢哀帝愛賢,與之日卧于殿上,以手厷枕賢頭。”就是讓頭放在臂上。

(二)hóng。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同“宏”。大通。《集韻·耕韻》:“厷,大通也。通作宏。”

厷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厷的小篆寫法)

3、叉。讀音有五個:

(一)chā。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叉,手指相錯也。從又,象叉之形。”指事字。本義是手指相交錯、交叉。因為我們無法查到叉字的古文字字形(最早的字形就是小篆),我們仍沿用許慎的解說。《玉篇·又部》:“叉,指相交也。”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手指交叉)

“叉”在本義之外還有很多用法:

(1)歧頭的器具或兵器。比如:鋼叉;飯叉。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謂手指與物相錯也。凡布指錯物間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頭皆曰叉。”蘇轼《答秦太虛書》:“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錢斷為三十塊,挂屋梁上,平旦用畫叉挑取一塊,即藏去叉。”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鋼叉)

(2)叉形符号。形狀是“X”,一般用來标志錯誤的或廢棄的事物。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二章:“我親眼見他在我的名字上打了一個叉。”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打叉扣分)

(3)刺。《後漢書·儒林傳·楊政》:“旄頭又以戟叉政,傷胸,政猶不退。”旄頭又用戟去刺楊政,把楊政的胸部刺傷了,楊政仍然不退。

(4)用叉取東西。《正字通·又部》:“叉,取也。”唐代李群玉《仙明洲口号》:“半浦夜歌聞湯槳,一星幽火照叉魚。”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叉魚)

(5)用手或器具卡住向外推。《儒林外史》第三回:“一聲吩咐過了,兩傍走過幾個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着膊子,一路跟頭,叉到了大門外。”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叉住歹徒)

(6)插。湯顯祖《牡丹亭·勸農》:“竹籬茅舍酒旗叉,雨過炊煙一縷斜。”方志敏《可愛的中國》:“兩手叉在褲袋裡,臉上浮露出一種毒惡的微笑。”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酒旗叉)

(7)玩(麻将)。《官場現行記》第二十一回:“他自己愛的是賭,時常邀幾個相好朋友到家叉麻雀(将)。”

(8)夜叉。佛教中傳說的一種吃人的惡鬼。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夜叉圖)

(二)chá。這個讀音出現在方言中。擋;堵塞。比如:路口讓車輛叉住了;叉住山谷,修築水庫。

(三)chǎ。分開;張開。比如:叉着腿。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叉開腿的貓)

(四)chà。用法有二:

(1)用同“岔”。宋惠洪《夏日》:“三叉路口炊煙起,白瓦青旗一兩家。”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三岔口)

(2)同“杈”。樹幹歧出的枝。《廣雅·釋木》:“叉,股枝也。”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枝杈)

(五)chāi。讀音出自《洪武正韻》。古代婦女的首飾。形似叉。後作“钗”。《洪武正韻·皆韻》:“钗,婦人歧笄。《說文》本作叉。”實際上,“簪”與“钗”的差別正在于此,“簪”是單股,而“钗”是由兩股簪子交叉組合成的一種首飾,像是一枝“簪”分了“叉”。在古代,“簪”男女都可以使用,但“钗”更多的是女子使用,且“钗”在文化含義上多用于定情信物或守約信物(因為它是兩股并行的首飾,有代表雙方并行、共同的象征意義),《紅樓夢》裡寶钗的名字,可能也源于此。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蝴蝶钗)

“叉”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546課:簪和钗的差別,钗為什麼常常拿來“定情”?

(叉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546,部分圖檔源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