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00元以上就是高端手機?雷軍能否帶領小米擊破的“階層壁壘”

對于小米而言,海外市場和高端市場“長坡厚雪”,前者已經讓小米嘗到了甜頭,而後者卻像是有一層無形的“階層壁壘”阻擋着小米,“屌絲神器”能否實作雞婆“階層壁壘”?

對小米而言,手機高端化戰略必須成功,但不是必然成功。

小米集團(HK:01810)2021年财報的輿論呈現兩極化趨勢。

一部分人認為,在2021年的宏觀環境之下,小米的收入、淨利潤增速十分優秀;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小米的手機高端化戰略在2021年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取得成功,比如它将定價3000元以上的手機就定為高端手機。

前者看的是目前的數字,後者看的是未來的預期。

小米生态最核心的一環是智能手機,而與智能手機毛利相當的是網際網路服務,

以至于在幾年前的招股書中,小米赫然将自己定位成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無論是智能手機還是網際網路服務,要保持高增速,都必須以智能手機高端化戰略為抓手,擊破“階層壁壘”。

路漫漫其修遠兮。

1、網際網路的潛力,藏在高端化戰略裡

2018年,小米在招股書中将自己定位成以“手機、智能硬體、IoT平台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一時之間輿論嘩然,“你明明是一個賣手機的,怎麼能說自己是網際網路公司呢?”

但若是細看小米2015~2017年業績,就不難了解它的定位。

2015年、2016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分部貢獻毛利占據絕對大頭,2017年智能手機分部毛利首次超過網際網路服務,但在2018年一季度又被反超,時至今日網際網路服務分部和智能手機分部的毛利依然在伯仲之間。故而,從财務資料的角度講,小米是網際網路公司這個定位雖然有些反常理,卻也能自圓其說。

3000元以上就是高端手機?雷軍能否帶領小米擊破的“階層壁壘”

從商業邏輯上看,小米的智能手機、智能硬體、IoT平台完全可以看做是為網際網路服務建構的護城河,如果使用者要使用小米手機就要使用小米内置的視訊、音樂、遊戲、浏覽器以及應用市場等諸多軟體和服務。手機等硬體完全可以看做是網際網路公司能夠自盈利的獲客、留客手段,就像京東做物流、美團做外賣。

2021年,小米在網際網路世界一片哀嚎之時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績:總收入達到3283億元,同比增長33.5%;經調整淨利潤達到220億元,同比增長69.5%。

但小米網際網路的定位卻越發不穩了。

2021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分部的毛利率創下曆史新高,達到 76.1%,但該分部收入同比增長僅 18.8%,遠低于其他分部,同時網際網路服務為小米貢獻的毛利再次被智能手機業務反超。

網際網路服務分部在2021年的高毛利率,除了财報中披露的“廣告業務貢獻增高”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小米将其金融科技業務中的消費金融業務轉移給了小米消費金融(小米占股50%)。

消費金融為啥要分隔出去?消費金融不香嗎?螞蟻集團可是靠消費金融一年賺幾百億啊!對于小米來說,消費金融可能真的不香。

2020年是疫情最為嚴重的一年,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都面臨逾期增加的風險,小米自然不能例外,2020年末小米的應收貸款信貸虧損撥備增長至17.57億元,這對于應收貸款餘額僅89億元的小米而言,無疑是個天文數字,直接拉低了2020年小米整個網際網路服務分部的毛利率,消費金融變得很雞肋。

今年2月,媒體報道稱:原天星數科旗下主打的個人消費貸款産品——“随星借”已經由小米小貸公司變為小米消費金融營運。

2021年末,小米的應收貸款信貸虧損撥備從17.58億元直接下降到0.21億元,給網際網路服務分部的毛利率打了一個漂亮的助攻。

但剝離消費金融資産明顯是不可持續的操作,未來小米消費金融毛利率是否還會繼續提升?空間不大。

2015~2017年,廣告服務和網際網路增值服務(包括金融科技)構成了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分部,其中廣告服務的毛利率曾一度高達91.1%,随後下降到81.8%,即使今天以及未來小米的廣告業務均可以保持81.8%的毛利率,也很難将整個分部的毛利率從76.1%的水準再拉升多少。

2021年12月,全球MIUI月活躍使用者數達到5.09億,同比增長28.4%,其中大陸MIUI月活躍使用者數為1.3億,同比增長17.0%。

什麼人在用MIUI系統?當然是小米手機的使用者。

故而,在目前市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分部的未來,藏在小米的手機高端化戰略裡。

2、小米曲折的手機高端化戰略

你認為多少錢的手機是高端機?小米的答案是定價3000元以上,此處的“定價”二字需要格外注意。

這個答案多多少少有些狗血。

2011年,小米1的定價是1999元,主打成本效益;十年之後,3000元的定價就成了高端的分水嶺?這十年的CPI對小米來說是白漲了。

雖然狗血,不得不承認小米在其自身定義的“高端”上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小米财報指出:“2021年,大陸地區定價在人民币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300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2400萬台,遠超2020年全年約1000萬台的水準。”此外,小米智能手機分部的毛利率也從上年的8.7%大幅飙升至11.9%,這也讓小米的智能手機分部再次超過網際網路服務分部成為毛利貢獻最高的業務。

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小米2021年的手機高端化程序似乎并不被看好。

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美炳在“看懂”小程式發起的分享會上指出了四個小米高端化不算成功的理由:首先,小米所謂的高端手機是通過降價來去實作銷量的提升,一些機型在上市幾個月就開始降價;從均價上看,2021年小米手機均價1097.5元,同比僅增加了52元,而去年的各種不利影響,比如晶片、物料漲價,可能都不止52元;從增量的均價去看,小米手機2021年銷量同比增加約4400萬台,營收增加是5576億元,增量的均價同樣不算高;最後小米2021年的研發費用雖然很高,但高端機型的品質并沒有那麼高,比如小米11去年出現了發熱的現象。

“ 2015年以來,小米一直想沖擊高端市場,但是受管道限制,産品力不足,一直沒有成功,隻是突破3000元價位,離真正的高端手機市場還有一段距離。同樣,榮耀和OPPO、vivo也很難實作高端化,特别在蘋果價格壓制下,缺乏核心創新力的公司隻能維持在中低端市場。”林美炳表示。

此外,小米高端化戰略難走的另外一個次元的評估是單品價格,小米12PRO最高配價格不過5399元,而曾經與紅米對标的榮耀magic4pro起步就是5499元,最高配則是6499元,而Magic4 至臻版價格更是達到了7999元。

這簡直是對小米高端戰略上的降維打擊。

雖然質疑很多且前路艱難,但在手機高端化戰略小米必須成功,就好像幾年前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必須成功一樣,二者都是讓小米保持高增速的必由之路。

高端化戰略如果成功,則意味着小米的智能手機分部可以獲得更高的毛利率提升空間,此外高端手機使用者往往具備高商業價值,這些使用者可以為小米的網際網路服務分部貢獻更多的收入和毛利,這對于小米來說不是量變,是質變。

今年2月,雷軍釋出的全員信中稱:“小米集團正式組建高端化戰略工作組,在“三年手機銷量全球第一”戰略牽引下,清晰了高端化戰略目标:産品和體驗要全面對标 iPhone, 三年内拿下國産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第一。”

這個目标很高、很難,但不代表不能實作。

作者手記:小米從下至上都缺乏高端的基因。

2021年,一個選題需要了解“什麼品牌的手機支援微信刷臉支付?”、“為何同一品牌的手機支援支付寶刷臉支付,卻不支援微信刷臉支付?”等問題。

筆者和同僚打遍了所有主流手機品牌的客服,華為、榮耀給出的答案是“出于支付安全的考慮,隻有支援3D人臉識别功能的手機,才支援刷臉支付。”此外,他們的客服還給出了很多專業術語來解釋3D人臉識别,并把這些術語翻譯成了人話。

這一度讓筆者以為接電話的是一位研發人員,再三确認後得知,他們就是普通客服。

其他品牌客服給出的答案和專業度不一,但都沒有華為、榮耀那般确定和專業,最low就是小米客服,要麼是“不知道”,要麼是“我們的手機都支援呀。”

做一點小小科普,硬體的人臉識别分2D和3D,3D人臉識别的攝像頭更貴,也更準确。手機層面若要支援人臉支付,必須有3D人臉識别的能力,目前隻有蘋果、華為、榮耀的旗艦機具備,其他品牌如OPPO、VIVO、小米的所有手機型号,均不支援這一功能。

這一次求證之旅,讓筆者真正的開始認同華為、榮耀的科技能力,畢竟人家一個客服都具備工程師的專業感;同時也對小米大感失望,無論是服務還是專業性都顯得太low。

為什麼說小米從下至上都缺乏高端的基因?因為相比于企業家,雷軍似乎更喜歡做一個網紅,這兩個身份雖然他都做得很成功,但總覺得這雙重身份放在一起,就少了一點高端的感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