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嶺南美麗鄉村“改造家”

嶺南美麗鄉村“改造家”

牆繪已成為汕尾晨洲村别具“蚝鄉”特色文化名片。

受訪者供圖

嶺南美麗鄉村“改造家”

大象工坊“因牆施藝”再現東二社群的醒獅文化元素。

嶺南美麗鄉村“改造家”

林海銳為800年曆史嶺南古村東莞麻湧鎮新基村設計的“白房子”民宿。吳嗣銘 攝

嶺南美麗鄉村“改造家”

豎梁社為佛山順德黃龍村村民設計的竹亭,與水鄉風貌融合。仇業敏 攝

嶺南美麗鄉村“改造家”

豎梁社為開平自力村對面祖宅村設計的公廁成為“網紅”建築。吳嗣銘 攝

南方+文化頻道

推動鄉村振興,鄉村文化振興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要讓古村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保護中重獲新生,既需要向外借力,又需要激活鄉村内在文化基因。

古村落保護不是“塗脂抹粉”,而是要真正“煥活”内在。在廣東,一群擁有現代設計理念、鄉土文化情懷的年輕設計師走進嶺南鄉村,在新一輪鄉村建設浪潮中發揮創意、施展才華。他們的創作紮根嶺南鄉村土壤,與淳樸的鄉村風貌融為一體,“新”與“舊”和諧共生,讓作品融入鄉村肌理,喚醒文化記憶。

●南方日報記者 李培 楊逸 實習生 胡森銘

毗鄰世界文化遺産的“網紅”公廁

兩面弧形紅磚牆,由一個個“鐵籠”砌成,裡邊裝滿廢棄磚瓦,嵌入茶壺、杯碗等村民生活器皿,綠色藤條植物從縫隙中爬出,陽光灑下點點金斑。

如果不說,幾乎很少有人會猜到,這些“鐵籠”的真正用途——一個公廁。這個設計出自“90後”建築設計師林海銳之手,位于開平堂口鎮祖宅村。

林海銳1992年出生于廣東揭陽。從華南理工大學建築系畢業後,他加入了老師宋剛、鐘冠球創辦的豎梁社,從“橫梁”到“豎梁”,這個建築設計團隊的名字意味着打破正常,成員中一大半是“90後”。

2019年,豎梁社接到命題作業,要在世界文化遺産開平碉樓核心區自力村對面的祖宅村,建造一個旅遊公廁。林海銳和同僚們剛進村時,對村民剛剛拆除的一些廢舊磚瓦産生了興趣,因為上面留存着村民的生活痕迹。

之後,他們找來500多個鐵籠子,将這些廢棄磚瓦置入其中,再嵌入村民們使用過的瓦罐、茶壺。村裡60多歲的女村長,還自發組織村民幫建築師們征集舊物件。

為了展現對村民生活的“尊重”,年輕的建築師們打破正常,把公廁“藏”了起來,在廁所上方蓋上混凝土折闆,結合休息台階,改造成一個大的景觀平台。重修後的公廁,完全融入了周圍景觀,“就像在村裡自然‘長’出來的一樣。”林海銳說。

磚牆滿載村民記憶,嵌入建築師巧思,這個公廁不僅成了“網紅”,還獲得了WLA世界景觀建築類(小建築類)金獎等諸多國際大獎。

兩年多過去,林海銳欣喜地發現,原本已經“空心”化的村莊,因這個“網紅”建築重制生機,它成為許多旅遊團必經打卡點,居民在周邊開起了小賣部和民宿,生意紅火。

在林海銳看來,鄉村深厚的文化土壤,為建築設計人才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現場,而好的設計成果,最終會指引人們回歸鄉土,落地生根。

建在800年古村上方的“天空之城”

2016年,林海銳畢業後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是要對有800年曆史的嶺南古村東莞麻湧鎮新基村進行改造。

與諸多充滿詩情畫意的古村落不同,新基村雜糅了不同年代的建築,有始建于明代的老祠堂,也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坡屋頂嶺南大屋,還有80年代瓷磚房。

在進行大量田野勘測後,林海銳從村民口中聆聽了許多老房子的故事。“這些房子看起來高矮不一、雜亂無章,但卻像大樹的年輪一樣,珍藏着古村的歲月肌理。”

為了保護好這些老房子,他和團隊決定在屋頂露台上做文章,在上面搭建出一個個白色閣樓作為民宿,以連橋、梯道連接配接。星空下,整片燈火通明的白房子,猶如附着在古村肌理之上的“天空之城”,熠熠發光。

“在這裡,新房子和老房子産生了一種化學反應,通過它們,你能看到,新舊兩種生活之間,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張力。”林海銳說。

2019年,“豎梁社”又接手對佛山著名的嶺南古村落蘆苞鎮長岐古村進行景觀設計。在一幢幢镬耳山牆民居之間遊走時,林海銳感受到一股曆史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心生敬畏。

經過一番調查走訪,他發現古村背靠的文筆山上毛竹成林,村裡老輩人一直流傳着一種竹編手藝。幾位年輕的設計師一商量,決定就地取材,在村裡的舊籃球場旁邊,用這種竹編手藝為村民們搭建“涼亭”。最終,“涼亭”由村民、志願者與設計師一起完成。

千根竹條伫立,萬屢篾影斑駁,八個曲面傘形竹廊,好像喚醒了“沉睡”已久的記憶,一下子成為古村新貌的“點睛之筆”。

但面對鄉村“網紅”建築師這樣的稱号,林海銳卻并不認可。“鄉村建築設計不僅要給人們帶來新的美學體驗,更要有根植于鄉土的文化内涵,喚起人們對這片土地的真實情感”。

奇妙“牆繪”為嶺南水鄉“變裝”

無獨有偶,青年壁畫設計師陳旭南也将目光投向了嶺南鄉村。

3月的嶺南,鄉間潮濕的泥土裡散發着燠熱的氣息。記者随這位皮膚黢黑,身材結實的“85後”藝術家,來到廣州南沙大嶺界村。在街市的喧嚣聲中,他與工作室成員們一起心無旁骛地描摹着牆上的圖案,深巷裡傳來聲聲悠揚的粵劇音韻。

2012年,還在廣州美術學院壁畫專業攻讀碩士期間,陳旭南就成立了工作室“大象工坊”。随着鄉村振興成為熱點,過去四年來,團隊為許多嶺南古村名鎮量身定制牆繪,總計創作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

在佛山桂城西北角的茶基村,古色古香的祠堂,縱橫交織的河湧,見證着600年滄桑歲月;鷹爪拳、十番鑼鼓、龍船漂移、敬老宴會等活色生香的民俗活動,訴說着村民世世代代倚水而生的鄉愁。

經過陳旭南團隊的創意轉化,原本枯燥無味的紅磚牆“變”成了馬賽克獅頭塗鴉;飛钹、沙鼓、雲鼓、蘇鑼等“茶基十番”傳統樂器,“躍上”斑駁的牆頭,悄然演繹傳統與時尚的交響樂……

“每條古村落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基因。”陳旭南說,之是以要“因牆施藝”,是出于珍視和敬畏。為此,他們每到一處,都要走街串巷、細緻調研,尋找到每個村子獨一無二的個性符号。

60多年前,著名作家歐陽山曾在佛山桂城東二社群采風,後來根據這段經曆創作出小說《前途似錦》。陳旭南得知後,便用畫筆還原了當年大作家與村民一起插秧的情形,得到了歐陽山之子歐陽燕星的認可。

在順德左灘村,沿着村道綿延數百米的土牆,成為展現村民“威水史”的舞台。從元代先民圍海造田的場景,到榮獲全國科學大獎的甘竹灘洪潮發電站,再到新時代新農村的幸福生活,每一段珍貴的歲月剪影,都在牆上閃爍着金燦燦的榮光。

同為大象工坊的一員,來自惠州的“95後”張舒惠感歎道:“藝術讓我們更能讀懂鄉村,更好地守護心中的鄉愁。”

傳統潮州嵌瓷再現梵高式“點彩”

除了壁畫設計師的頭銜,陳旭南還有一個“隐藏身份”——嵌瓷藝術家。

潮州嵌瓷是潮汕地區特有的建築手工技藝。陳旭南的老家汕頭鮀東村始建于宋代。潮諺有雲:“厝角頭,有戲出。”家鄉祠堂、廟宇的屋脊上,五彩紛呈的瓷片砌成了各色珍奇異獸,經曆雨打風吹而鮮明如初。

大學大學期間,陳旭南加入了傳統工藝社團“昌文社”,結識嵌瓷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盧芝高,從此對嵌瓷的執迷變得一發不可收拾。9年間,他走遍潮汕各地,探尋嵌瓷藝術的吉光片羽,途中,多次聽到傳統匠人無奈的喟歎,為這門散落鄉間的工藝美術後繼乏人而憂心。

而他卻選擇相信當代嵌瓷的生命力,“回歸公共空間,是嵌瓷發展的最好出路” 。

工作室裡,铿锵有力的敲擊聲不絕于耳,陳旭南專心緻志地反複拼貼着手中的瓷片。2014年,他的第一幅嵌瓷作品《海·魂》面世,梵高式的點彩“筆觸”頓時驚豔了所有觀衆。

《海·魂》獲得了廣東省高校陶藝作品學院展一等獎、第八屆廣東民間工藝精品展創新獎。然而,陳旭南認為,能為城鄉公共空間帶來改變的作品,才稱得上真正優秀的藝術作品。

畢業後,陳旭南頻頻回到潮汕農村尋找靈感。2018年,在汕尾紅草鎮晨洲村,他終于讓自己的創意在這裡紮了根。晨洲村是粵東聞名遐迩的“蚝鄉”,如今,在村子裡,人們能看到一隻用蚝殼砌成的“白鹭”,從牆壁上翩然“飛”出。而這,正是陳旭南的嵌瓷藝術得意之作,成了晨洲村最生動的一張“産業名片”。

陳旭南的夢想還在延續,他想用一幅幅塗鴉、嵌瓷作品,串聯起時間、情感和記憶,把祖祖輩輩的故事講給下一代,讓村裡的年輕人也能像他一樣,從中找回故鄉帶來的那份恒久的感動。

專家點評

廣東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建築學博士曹勁:

莫讓“網紅”設計“昙花一現”

在我看來,豎梁社的成功之處在于,他們沒有破壞原來的村落肌理,而是利用既有的鄉村空間進行“織補式”創作,這種“繡花功夫”對村子原貌幹預很小。同時他們擅長就地取材,作品往往能夠很好地融入周圍環境,同時對原有空間進行提升。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銳設計力量進入鄉村尋求靈感,他們的創作實踐,為村莊引入了新業态,注入了新的活力。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所謂的“網紅化”傾向。設計的最根本目的,是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而不僅僅是捧紅一個拍照打卡點。如果一味追求“網紅化”,可能導緻村落空間同質化、模式化。比如,千篇一律地修建咖啡館、網紅小店,反而讓鄉村原有的早餐店、雜貨鋪、修理店失去了原來的味道。好的鄉村建築設計,要在帶動流量紅利的同時,還能在村落裡發揮自身價值,真正成為村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山大學中國區域協調發展與鄉村建設研究院教授李郇:

藝術構思讓“鄉愁”更加觸動人心

牆繪作為一種公共藝術形式,通過當代藝術與“鄉愁”的有機結合,以藝術力量介入鄉村振興,既為美好人居環境建設提供了手段,又拉動了旅遊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更為重要的是,牆繪不應僅僅停留在畫面上,更要成為遊客與村民交流的媒介。作品要展現當地文化特色,獲得本地人的認同,進而更好地發揮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其積極性。

以陳旭南“大象工坊”的作品為例,他們結合當地的人文曆史,通過文化元素的疊加,讓“鄉愁”更加意蘊悠長、觸動人心。富有動感的3D效果,讓“人畫互動”變得順其自然。接下來,他們還可以嘗試與當地的民間藝術能人合作,進一步激發藝術潛能,為牆繪發展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廣州美術學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沈康:

美化改造有助于提升幸福感

設計力量的介入并非單純的“美化”鄉村,更重要的是與當地人建立起對話機制,發掘當地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解決鄉村振興面臨的現實問題。

廣州美院建築藝術設計學院曾以工作坊的形式,為珠海桂山島設計民宿。在此期間,我們發現,村民不但能從我們的設計中獲得幸福感,還能提升他們對鄉村的文化自信,讓他們真切地意識到:鄉村自身也有值得驕傲的文化傳統。

美術院校力量的參與還能較好地保證項目不至于過度商業化與庸俗化。公共藝術介入鄉村振興屬于“微改造”,成本低廉,本身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至于它能否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未來需要地方政府給予更多的合理引導,尤其是讓項目更加貼近村民的實際需求,推動當地自然與人文生态的和諧發展。

中山大學傳播設計學院教授、中山大學視覺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馮原:

藝術介入鄉村以融入生活為依歸

藝術介入鄉村存在兩個驅動力,也帶來兩種不同的模式:第一種模式是鄉村文旅開發,為鄉村帶來收益;第二種模式則是民間自發的建設改造,包括藝術家或策展人發起的各類“文化置入行動”。兩者各有所長,都為探索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經驗。

鄉村的文化和曆史資源,不應被視為一種靜态的、不變的存在。鄉村有着自身的曆史積澱和環境氛圍,藝術家則為當代鄉村賦予更多公共文化審美價值。這些藝術介入鄉村的生動實踐能否持續下去,在于它能否成為村民自身的生活方式。藝術家與設計師也需要和村民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讓彼此成為鄉村振興的同路人。

一周文藝 亮點

廣州海珠考古新發現印證紅色革命史

3月22日上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經過一年多的考古勘探,該院在海珠區南石路28号地塊清理出清代炮台和民國監獄等重要遺存。

經考證,此處民國監獄遺迹系民國時期廣州南石頭監獄相關遺存。民國二年(1913),廣東省城警察廳在位于清代鎮南炮台故址的南石頭村建立監獄,故而得名南石頭監獄。

遺址發掘出土的牢房、鐵鐐、子彈殼等遺迹、遺物,為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在廣州關押、迫害、槍殺共産黨員和進步人士的曆史提供了有力佐證,更是廣大共産黨員和革命志士為謀求自由解放艱苦鬥争的鮮活物證,對于研究中國共産黨曆史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各大劇場轉戰線上應對疫情

疫情給線下文娛産業造成巨大沖擊。廣東各大劇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疫”中求變,推出多種形式的線上節目,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廣州大劇院推出“慢直播|漫遊經典”線上藝術分享欄目,截止3月,欄目播出超過100期。星海音樂廳持續推出“無限音樂會”等線上演藝,将舞台延伸至雲端,以音樂溫暖人心。深圳音樂廳推出“線上音樂聽”等系列主題活動,引領觀衆線上重溫經典演出。

粵博推出“絲路光華——

粵隴文物精品聯展”

3月24日,廣東省博物館推出“絲路光華——粵隴文物精品聯展”。本展覽以甘肅和廣東的文物作切入點,以時間順序作脈絡,介紹甘肅河西走廊與廣州通海夷道的重要作用。展覽彙聚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甘肅簡牍博物館、敦煌研究院、麥積山石窟研究所、天水市博物館、敦煌市博物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博物院等十多家機關逾300件文物,運用宏觀視野解讀粵隴兩地思想技術傳播和交融互鑒的文化曆史,深度诠釋絲路變遷對中華民族的深刻影響。

“冰墩墩”亮相迪拜中華文化館

由廣州美術學院、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藝術與設計委員會主辦的“廣州美術學院走進迪拜世博會”主題活動日前在阿聯酋迪拜中華文化館正式舉行,這是廣州美術學院首次以學校整體形象亮相世博會舞台。

活動分“藝齊抗疫”作品圖檔展、“冰墩墩”設計成果展、優秀教學成果展三大闆塊,參展優秀作品彰顯了廣美人“為時代造型,為社會設計”的高度自覺,這也是“冰墩墩”在北京冬奧會期間成為“新晉頂流”後又一次亮相重大國際舞台。

南方日報記者 徐子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