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造車不是蓋房子,許家印大幹三個月,真能造出一台車?

許家印說,大幹三個月量産恒馳5。

這種感覺就像銷售公司的“大幹三個月完成1000萬業績”口号一樣響亮,但很顯然,在科研、制造項目中很難看到這種口号,因為制造業并不是建築業,不是鋼筋混凝土堆砌就能完成的工作。

造車不是蓋房子,許家印大幹三個月,真能造出一台車?

一台車的設計、試驗、采購、生産、銷售都需要時間,傳統汽車的換代周期至少要4年,足見造好一台車有多難,即便是在新能源領域中,頂流企業在擁有市場營運能力、完善團隊、成熟生産工藝以及完善的供應商配套體系下,改款一台車至少也需要1-2年的時間。

還沒有真正造出一台車的許家印,如何打算用90天時間造好一台車?

恒大在造車這件事兒上花去了至少兩年時間,卻仍然沒有量産一台電動車下線,要知道目前最晚的新勢力品牌理想汽車從宣稱造車到理想ONE落地也不過用了兩年時間。

造車不是蓋房子,許家印大幹三個月,真能造出一台車?

恒大與理想比,顯然前者的規模要遠遠大于後者,但很顯然在造車這件事兒上恒大的速度要遠遠慢于後者。

許家印的“房産思維”太明顯。

從買買買到圈圈圈,恒大造車的思路就是财大氣粗能解決一切問題,從全球搜羅大量的人才到各種買買買,雖然解決了一部分供應、人才問題,但首台電動車卻遲遲沒有落地。

恐怕從一開始,恒大的造車計劃都沒有制定出一個完整而且準确、高效的方案出來,而造車是主動出擊想要謀求企業真正的轉型,還是為了讓恒大在資本市場擁有活躍下去的動力?

造車不是蓋房子,許家印大幹三個月,真能造出一台車?

從目前來看,憑借着新能源汽車在資本市場瘋狂一年的恒大汽車,恐怕才是許家印想要的,但很可惜的是,長期迷戀資本市場,卻沒有一台新車下線,再加上沉重的債務最終讓造車成為一團迷霧。

其實造車并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在恒大的造車版圖中,許家印已經丢掉了上千億資金,雖然造車很花錢,但完全沒有達到這個高度。

一般來說,真正能拿出200億就能讓一台汽車落地。

造車不是蓋房子,許家印大幹三個月,真能造出一台車?

從恒馳目前的産品力分析,依然沒有離開新能源汽車的傳統套路,設計、三電、智能科技以及商圈銷售模式,連360都能在汽車圈瘋狂一把的現在,卻讓财大氣粗的恒大“舉步維艱”。

恒馳5本身也不是一台非常具有颠覆能力的車型,抛開外形設計不談,三電架構目前師出何方不得而知,而科技感到底如何也沒有媒體真正測試過,同時廣州生産基地是否真正運轉造車也不得而知。

嚴格意義上來說,造車不是一件特别難的事情,如果有錢又有工廠,更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造新能源汽車,因為一切都能采購而來。

造車不是蓋房子,許家印大幹三個月,真能造出一台車?

驅動電機、控制器、電池甚至雷達、攝像頭、車機系統隻要有錢就能買到,一個設計班子以及一套生産模具,造車的邏輯本質上就是如此,但卻難倒了曾經的樓市大王許家印。

讓我說不是許家印不懂,而是許家印還有更重要的“房地産産業”,在他看來, 造車是一個辛苦的事情,晚一天是一天,畢竟造車真的不賺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