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又一個惡婆婆毫無預警的上線了!

這人,便是施源的母親,華永瑜。

出身于高門大戶,大家閨秀,骨子裡的那份傲氣,視金錢如糞土的清高,以至于她始終都端着架子,雖然窮,但小日子過的精緻。

網絡上,對華永瑜這種,有個帶着些諷刺的稱号,叫精神貴族。

既是貴族,那人在她這裡,就有三六九等之分。

很不幸,顧清俞這位在外面風光恣意的外企高管,人人眼中的優秀女性,偏偏入不了華永瑜的眼。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顧清俞被嫌棄了!

她想不通,甚至找展翔一頓控訴,不明白華永瑜在想什麼,是什麼思維邏輯,不明白她到底哪裡看不起自己。

她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有被婆婆嫌棄,被下馬威的一天。

隻是,華永瑜不喜歡的顧清俞,真的是毫無預兆的嗎?

不是,劇中有不少劇情,都表明她對顧清俞的不喜,是有迹可循的。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01、顧清俞的出身,她看不上眼

出身,這是過不去的坎,誰也改變不了。

就像顧清俞嫌棄馮曉琴是外地人的身份一樣,華永瑜也嫌棄顧清俞是外地人。

華永瑜跟顧清俞的第一次交鋒,并不是在婆媳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而是在朋友和朋友母親第一次見面的時候。

這裡的差距在于:一個是婚前,一個是婚後。

婚後的第一次見面,已經是婆媳;婚前的第一次見面,施源跟顧清俞還隻是朋友,連男女朋友都不算。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當時,顧清俞去機場接了施源,送他回家,正巧遇見華永瑜。

施源給他母親介紹顧清俞,說的是“我是我一朋友”。這個時候,其實他們是在暧昧期,誰也沒捅破那層窗戶紙,就這麼不上不下地處着。

就連華永瑜在家裡詢問,他也隻是預設的狀态,之後才有他媽媽下一步的詢問。

“真的是你女朋友?”

“是我們以前的老鄰居,我的國中同學。”

鏡頭切換間,她突然重重地放下了手中的水杯,委婉地提了一句:“我覺得,不好。”

這裡顯然是施源已經向她解釋清楚顧清俞到底是哪個鄰居,喚起了她對顧家的記憶,也明白了顧家的出身。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接下來的一句話就更直白了。

“他們家原來呀,到了上海以後就租了我們家的房子,就租了那間朝北的,整天都曬不着太陽的,面積也是最小,隻能放一張大床。”

短短的一句話,資訊量極大。

一是透露了顧家是外來人,也是在這幾十年間才成了上海人的。

什麼意思呢?

這就跟顧清俞嫌棄馮曉琴是外地人一樣,作為上海實實在在的本地土著,顧家也是外地人。上了上海戶口,也改變不了祖籍是外地的事實。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二是透露了顧家當年的處境也很差,就連租房子都隻能租一間見不了光,面積小,一家子擠在一起的屋子。

顧家,過去也窮過。

顧清俞嫌棄馮曉琴的出身,如今,華永瑜嫌棄顧清俞的出身。

大約,這也是導演安排的巧妙之處。

幾十年間,就像風水輪流轉,施源家曾經的風光,一如顧家現在,而未來的顧家,說不準還不如創業的馮曉琴呢。

三是,施源家曾經是大戶人家,這是為下文的“黃妹妹”埋下伏筆的。

過去的高門大戶,為了確定家族之間的長久富貴和血脈的高貴,往往喜歡早早地定下娃娃親,施源家同樣也有這樣的定親約定。

許是口頭,許是有什麼紙質約定。

總之,華永瑜已經先入為主的有了兒媳婦人選,顧清俞也就成了“入侵者”, 華永瑜自然看不上了。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尤其是這種時候,施源父親火上澆油:“你幫幫忙好吧,人家現在是外企的高管,你還不滿意,你以前過的再好,可你看看我們現在過的什麼日子啦?“

“什麼叫我們現在過的什麼日子啦?人的那份傲氣總是要在的呀。”

施源父親這話,算是哪裡痛戳哪裡,雖然是實話,但卻打破了華永瑜的美夢,她很堅持,人的傲氣,不因窮而變。

華永瑜像是被踩着尾巴的貓兒一樣,張牙舞爪地就吵了起來。

許多人都知道,婆婆跟媳婦之間,就像是天然的沖突體,顧清俞出身如何不說,她還沒跟施源怎麼樣呢,就已經讓她的丈夫跟自己大吵一架。

印象分一降再降,她怎麼可能喜歡?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02、顧清俞跟施源結婚的初衷不純

顧清俞求婚被拒後,拉着展翔演了一出戲。

施源受了刺激,一個沖動,跟顧清俞求了婚,之後兩個人的領證看似順理成章,其實是為華永瑜不喜歡她這件事又埋了一個雷。

其實我們從華永瑜的思想和日常就能看得出來,這是一個特别注重傳統,幾乎活在過去精神高貴,卻又妥協于現實生活的女人。

普通家庭兒女結婚,尚且會雙方家長見面,何況是這麼一個傳統女人。

可他們卻隐婚了,沒正式見家長,更沒征求家長的意見,在她的傳統理念裡,這就跟私奔沒多大差距。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施源是以簽證到期為由,拿到了戶口本,領的結婚證。

就在黃妹妹來電說要回國,華永瑜滿心歡喜,憧憬着娃娃親要兌現的同一天,也是這天晚上,施源曾經假結婚的事實被鄰居莉莉揭穿。

但莉莉話,卻又不僅僅是揭穿假結婚,還提到了顧清俞結婚的初衷。

“你不是說,你有一客戶在浦東,要買房子,限購,是以要跟你假結婚嗎,這不是假結婚是什麼啦?”

之後,一家三口坐在家裡,施源向華永瑜坦白了自己假結婚的全部事實。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其實,這場教訓兒子的戲很有意思。

彈幕區都是指責華永瑜拖累兒子,幹脆死了算了,卻很少有人認真去品味華永瑜對施源的失望。

“是從大前年開始的,一共兩次,都是朋友介紹的”

“什麼朋友?肯定不是什麼正經朋友,正經朋友會介紹你做這種事的?”

她失望兒子結交不正經的朋友,失望兒子賺錢的方式不對,更失望兒子第三次結婚,找的還是一個初始意圖不純,想假結婚的女人。

不論是為了買房假結婚,還是為了賺錢跟人假結婚,這都是華永瑜接受不了的。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從道德上講,這是烏七八糟的賺錢手段,是下三爛的事情。

“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你的身上了,我把你培養成一個正直、善良,有格調、有尊嚴的人,你今天可倒好,給我幹出這種下三爛的事情。”

從法律上講,這是違法犯罪,一旦被抓到,是要處罰的。

“賺錢就要用那烏七八糟的手段啊,你你你,你腦子壞掉了你,弄不好要進去了了呀,你進去了以後,你是要有案底的,你有前科了。”

所謂君子愛财,取之有道。

今天施源為了還債就可以去假結婚,明天他是不是就會為了錢去打劫銀行了?

施源的做法,很顯然觸及了華永瑜的底線。

華永瑜其實有一點是做的不錯的,她的的确确耗費了不少心力,把兒子培養成了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隻不過,施源在被高額債務的壓迫下,漸漸地壓彎了自己的腰杆子,把自己的尊嚴踩進了泥裡。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華永瑜像極了那種,“沒有尊嚴吾甯死”的人,可施源不是,同樣,顧清俞在華永瑜眼裡,也不是。

華永瑜是個聰慧的女人。

有了莉莉的話,有了兒子的坦白,有了自己對假結婚這件事的了解,她顯然已經清楚,為了買房,透過“不正經朋友”找陌生男人假結婚的客戶,就是顧清俞。

這個假結婚的陌生男人,不是施源,就會是别的男人。

隻不過正好是施源而已。

也就是說,在她的眼裡,顧清俞跟她兒子同樣是一個會結交“不正經朋友”,會做下三爛的事情,會為了賺錢(買房投資)使用烏七八糟手段的女人。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一個會為了買房假結婚女人,自然不是好女人。

這是華永瑜的偏見,但也是部分事實。

跟自己兒子隐婚,招呼都不打一聲,這是不尊重,不把家長放在眼裡;

為了買房找陌生男人假結婚,這是不把自己的婚姻當回事;

假結婚這樣烏七八糟的手段,顯然讓華永瑜對顧清俞的處事格調十分不滿。

如果一開始,華永瑜是看不上顧清俞的出身,那麼到這個時候,她看不上的,已經不是顧清俞的出身,而是她的為人了。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03、顧清俞這人表裡不一,城府太深

其實,這不僅僅是華永瑜一個人的想法,觀衆同樣也是這樣看的。

顧清俞的手段如何,其實我們在看到她的職場戲,以及回到顧家跟顧家人的相處,都能看得出來。

她這個人,就跟笑面虎似的。

跟誰都能樂呵樂呵地說話,可轉過身來,她心底裡的想法太深了。

站在旁人的角度,施源娶了顧清俞,簡直是上輩子燒高香了,既是初戀,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新時代女性,要什麼有什麼,心地也不壞。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可作為一個自帶濾鏡的母親,華永瑜覺得自己的兒子是最好的,當然隻有最好的女人才能配得上。

這個“最好”的标準,自然是按照她自己的經驗和認知來确定的。

華永瑜覺得自己兒子吃虧,這本身并沒有什麼大錯。

錯就錯在,她拎不清,沒有真正明白,她的兒子不是什麼蓋世英雄,而是一個想過得好一點都困難的工薪族。

“我隻是個工薪族,每個月就賺這麼點錢,沒房沒車啥都沒有,我也想有尊嚴,我也想高貴的活着……你兒子,不是個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真不是,我隻是一個差勁的家夥,全世界都知道,隻有你不知道。”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因為不知道,不接受,是以她的内心世界,還活在過去風光高貴的年代。

有了前文所說的偏見,再去看顧清俞,自然哪哪都不對。

她接受不了顧清俞,也就不想見她。

可施源着急,父子倆輪番勸說,她妥協,同意見面,不是真的想見面,而是想給顧清俞一個下馬威。

因為她的病,也因為舊時的她,出身太好,被捧着太久了,以至于接受不了有哪一天,兒子丈夫都跟自己對着幹。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為了顧清俞,他們不是第一次跟自己唱反調,顧清俞要再融入這個家,那她自己倒成了外人了,這怎麼可以呢?

是以,後續雞飛狗跳的會面,黃妹妹帶着女兒出現,不是偶然,是她特地安排的。

目的很顯然,她想壓顧清俞一頭。

“我就是想讓她知道,我們施源娶了她,是她占了便宜,讓她心裡好有點數呀,我把人家黃妹妹請來,也就是想讓她看看,我們施源原先要娶的是什麼樣的人,免得她拎不清,還以為我們占了她多少便宜。”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人沒有相處,最容易按照自己所聽所聞對一個人産生不好的印象。

尤其是顧清俞還有找人假結婚的“前科”。

想給她一個下馬威,我想,這大概是這世界上大多數“惡婆婆”都共有的想法,很多媽媽都害怕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都害怕兒媳婦把自己兒子給搶走了。

我們能說她們錯了嗎?

自然不能。

隻能說是她們的腦子轉不過彎來,想不到那不是多一個人跟自己搶兒子,而是多一個人心疼自己,孝順自己。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顧清俞跟她第一次見面,兩人匆匆打了聲招呼,沒正面交鋒的機會。

可正式的第一次見面卻不同了。

她端着,故意泡茶,講述家族故事,以此來顯擺自己出身,顧清俞心裡明白,卻不動聲色,小嘴甜甜地一句一句好聽的話往外蹦。

這情商,簡直不要太高。

觀衆看着,也挑不出錯來,甚至還要說一句,顧清俞是真的不錯。

可華永瑜是當局者,是個容易鑽牛角尖的躁郁症患者,還是個固執己見,看不上顧清俞的婆婆。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這個時候想要她理性地看待第一次上門的兒媳婦,給她重新打分,顯然不太可能。

“這長相啊也就一般,你說長了一副沒有福氣的臉,她那眼神嘛,很有内容的呀,明明心裡感覺很不好,嘴上說的,讓你覺得很舒服的,感覺怎麼比我們家施源要大幾歲,别人說什麼都是好好好,對對對。”

華永瑜看似是個不太正常的病人,但她有一點沒說錯。

“她那眼神嘛,很有内容的呀。”

普通人,大多都喜歡單純一點的人,而不是城府深,滿腹心機的那種。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顧清俞不喜馮曉琴心思深沉,華永瑜同樣也會害怕顧清俞有所算計,盡管我們都知道,施源壓根沒什麼好讓人算計的,可華永瑜不知道啊。

這是一場鴻門宴,華永瑜想給顧清俞的下馬威沒實作,反倒又一次在兒子、丈夫甚至閨蜜面前落了面子。

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她對顧清俞的印象隻會越來越差,而不是扭轉偏見。

從某種角度看,她完全有可能會将顧清俞視為她們一家三口不和的源頭,沒法了解顧清俞的好,隻看她的“壞”,就跟顧清俞隻看到馮曉琴的“不好”一樣。

《心居》施源媽媽是惡婆婆不錯,但她不喜歡顧清俞卻是有迹可循的

結尾

人是感性的動物,尤其是女人。

顧清俞的假結婚“前科”,悶聲不響偷結婚的事實,放到普通家庭裡,當婆婆的都會有想法,會需要時間接受。

更别說要讓華永瑜這樣的去理智思考,體諒了解顧清俞了。

顧清俞和施源太着急了。